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胡麗華
程華恩:紫云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7.12%以上,高于全市、全省的平均水平。我們著力將資源優勢有效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發展林下菌、林下雞、林下蜂短平快主導產業,同步推進中藥材、精品水果和其它林下種植養殖等特色產業發展。在發展中,我們堅持系統化布局、組織化生產、市場化營銷,以縣為單位全面系統推進林下經濟,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實現林下產業的提質擴模。同時緊盯縣內縣外、線上線下,著力構建內外銷聯動、上下線暢通的全方位銷售網絡,規避滯銷風險,確保群眾受益。目前,全縣累計完成林下菌種植2000畝、林下雞養殖70萬羽、林下蜂養殖2萬群,林下產業產值6.5億元,覆蓋聯結貧困戶1.2萬余戶5萬余人,戶均增收5000余元。

紫云自治縣委書記程華恩(右一)到紫云松山街道了解產業結構調整情況。(田湘林 攝)
程華恩:去年下半年重點在3個方面下足功夫,扎實打牢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基礎。一是深入開展大排查、大調研、大走訪活動,徹底準確摸清底數。二是全力補齊基礎設施和“兩不愁三保障”短板弱項。三是全面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通過不斷夯實共建基礎和產業發展帶動,截止到去年底,全縣累計減貧人口10.4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2.37%下降到3.58%,尚有未出列貧困村21個,剩余貧困人口3975戶12940人。
在脫貧攻堅最后沖刺階段,我們一是堅決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堅決執行年初在省委誓師大會上立下的軍令狀,持續推進縣級干部下沉到部門和鄉鎮、部門干部下沉到項目點、鄉鎮干部下沉到村到組“三下沉”活動,切實把脫貧攻堅重大政治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實干踐行忠誠,以實績兌現承諾。
二是堅決做到脫貧攻堅盡銳出戰。在選派162名優秀干部擔任第一書記、1200余名業務骨干駐村蹲點幫扶、6000余名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的基礎上,我們將持續開展好幫扶干部到貧困戶家吃一餐飯、做一次家務、理清一條門路“三到家”活動,推動干部用心用情用力幫扶。
三是堅決落實掛牌督戰。在省、市對我縣掛牌督戰的基礎上,組織縣、鄉兩級領導干部對162個行政村實行到村、到戶、到人全覆蓋掛牌督戰,每天一督戰,每周一調度,確保督得緊、戰得實。
四是堅決扎實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我們按照省委農村產業發展“八要素”要求,按照提升茶葉、紅薯、水果三大優勢產業和壯大蔬菜經濟、林下經濟“三提升兩壯大”產業發展思路,扎實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夯實村級集體經濟,確保脫貧攻堅成效穩定鞏固。
五是堅決夯實脫貧攻堅堡壘作用。我們持續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充分展現基層黨組織建設成效,一如既往把發展產業、組織就業作為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徑,堅定不移地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六是堅決聚焦問題靶向施策。針對目前我縣未出列的21個村、3975戶12940人,我們通過開展地毯式大排查,實行一村一方案,因戶因人施策,全面梳理存在的問題,補齊短板弱項,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