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長勛
肥胖性閉經多由熱量攝入過高、機體脂肪積累所致,近年來隨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其發病率呈快速增長趨勢,嚴重影響女性正常工作與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尚無治療肥胖性閉經特效藥物,多以雙胍類等西藥為主,但其存在一定局限性,具有反彈率高、不良反應多等缺陷,可增加機體耐藥性,降低患者接受度。中醫認為,肥胖性閉經歸屬于痰濕型閉經范疇,病理機制在于精血不足、胞脈受阻不通致使肝腎虛損,血瘀氣滯,痰瘀阻滯[2]。因此治療肥胖性閉經(腎虛痰瘀型)應從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方面入手。基于此,本研究選取62例肥胖性閉經(腎虛痰瘀型)患者,探究溫腎化痰調經方聯合雙胍類藥物對癥狀緩解、性激素的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肥胖性閉經(腎虛痰瘀型)患者62例(2017年10月—2018年12月),簡單隨機法分組。參照組(31例):年齡19~38歲,平均年齡(28.37±4.33)歲;病程0.3~2.2年,平均病程(1.58±0.39)年;體質量指數25.3~28.9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7.52±0.49) kg/m2。聯合組(31例):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27.92±3.76)歲;病程0.4~2.5年,平均病程(1.60±0.42)年;體質量指數25.0~28.6 kg/m2,平均體質量指數(27.49±0.50) kg/m2。2組基本資料(年齡、病程、體質量指數)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診斷標準①西醫標準:均符合《婦產科學》[3]中肥胖性閉經診斷標準;②中醫標準:均參照《中醫婦科學》[4]中肥胖性閉經診斷標準:屬腎虛痰瘀型,證見形體肥胖、月經量少、色暗淡、納少痰多,苔白膩,脈沉澀。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均符合以上診斷標準,且體質量>正常標準的10%;臨床資料完整;患者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既往有雙胍類等藥物過敏史者;先天性生殖器官發育異常者;合并結核、染色體異常或惡性腫瘤者;肝腎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病變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繼發性或原發性認知障礙、意識不清或精神行為異常,無法主動配合研究者。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參照組:餐后口服250 mg二甲雙胍片(湖南爾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3020277),3次/d,治療7 d后,增加劑量至500 mg/次,12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1個療程。基于參照組,聯合組加用溫腎化痰調經方,藥方組成:生甘草10 g,生山楂15 g,紅花10 g,當歸10 g,山藥20 g,茯苓10 g,法半夏10 g,熟地黃10 g,菟絲子20 g,仙茅10 g,雞血藤15 g,香附10 g,桃仁10 g,薏苡仁15 g,生白術15 g,枳殼10 g,炒蒼術10 g,山萸肉15 g,淫羊藿10 g。300 ml水煎,取汁150 ml,早晚空腹服用,2次/d,1劑/d。月經復潮后,繼續服用3 d,待月經干凈后再次服用。12周為一個療程,連續治療1個療程。
1.4.2 觀察指標①療效。②以3分法評估對比2組癥狀(閉經、帶下量多、形體肥胖、納少痰多等)緩解情況,每項0~6分,分值越高,癥狀緩解越差。③對比2組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后血清T、LH水平。空腹取3 ml靜脈血,離心10 min,2500 r/min,分離取血清,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促黃體生成素(LH)、睪酮(T)、LH/促卵泡生長激素(FSH)水平,儀器購自濟南漢方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
1.4.3 療效判定標準治療1個療程后,月經恢復正常,形體肥胖、納少痰多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性激素水平恢復正常,且停藥后維持>3個月經周期為臨床痊愈;治療1個療程后,月經逐漸正常,上述癥狀顯著緩解,性激素水平得到極大改善為顯著好轉;治療1個療程后,月經復潮>1次,上述癥狀得到有效控制為減輕;治療1個療程后,未達到臨床痊愈、顯著好轉、減輕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臨床痊愈例數+顯著好轉例數+減輕例數)/總例數×100%。

2.1 療效治療1個療程后,2組總有效率比較,聯合組90.32%(28/31)高于參照組64.52%(20/31)(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比較 (例,%)
2.2 癥狀緩解2組治療前閉經、帶下量多、形體肥胖、納少痰多評分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聯合組治療1個療程后閉經、帶下量多、形體肥胖、納少痰多評分較參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癥狀緩解評分比較 (例,
2.3 性激素水平2組治療前血清LH、T、LH/FSH水平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聯合組治療1個療程后血清LH、T、LH/FSH水平較參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較 (例,
肥胖性閉經發病機制在于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障礙致使成熟卵泡無法排出、小卵泡滯留,加之肝臟清除胰島素功能低下、胰島β細胞功能對刺激敏感度上升,從而引發月經失調,嚴重影響患者生育需求[5]。二甲雙胍片作為臨床常用雙胍類藥物,能顯著調節機體內胰島素抵抗狀態,維持脂肪代謝平衡,同時其在抑制卵巢雄激素、促黃體生成素分泌方面作用突出[6]。但肥胖性閉經患者僅單純應用二甲雙胍片治療,整體療效欠佳,需與其他藥物聯合,以增強性激素調節作用,達到臨床預期效果。
中醫學認為,肥胖性閉經(腎虛痰瘀型)與腎脾等臟腑功能紊亂密切相關,可致使水液運行障礙,痰濕內停,胞脈瘀滯,肥胖加重,或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能升發陽氣,暢調三焦氣機,若肝郁日久,氣機升降出入紊亂,易致其疏泄太過或不及;或疏泄太過,脾之運化則加劇,水谷精微攝入過多,超過機體正常所需,多余者則易化生為痰脂聚于體內[7]。此外,《臨證指南醫案·痰飲》記載:“總之痰飲之作,必有元氣虧乏及陰盛陽衰而起,以致津液凝滯,不能輸布……水之清者,悉變為濁,水積陰則為飲,飲凝陽則為痰……陽盛陰虛則水氣凝而為痰,陰盛陽虛則水氣溢而為飲。”《景岳全書》亦曰:“痰之化,無不在脾,而痰之本,無不在腎。”可見,脾、腎兩臟在運化水濕及痰濕生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故治療肥胖性閉經(腎虛痰瘀型)關鍵在于活血化痰、補氣益血、通經舒絡。溫腎化痰調經方中仙茅歸肝、腎經,味辛,能溫腎助陽、散結消癰、強筋益精;淫羊藿能祛風散寒、溫腎補陽;菟絲子有補腎養血、益精補陽;山萸肉能補肝益腎、收斂固澀;熟地黃有滋陰補血、益髓填精之功;炒蒼術可燥濕驅寒、辟穢化濁;法半夏能散結消痞、化痰祛濕;枳殼能祛痰行積;茯苓可化痰滲水、健脾寧心;山藥有固腎益精、健脾益氣之效;當歸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紅花可活血祛瘀、通經止痛;香附能疏肝解郁,理氣調經;雞血藤有補血行血、調經之功。諸藥合用,具有溫腎助陽、燥濕化痰、活血調經的功效。本研究針對肥胖性閉經(腎虛痰瘀型)患者實施溫腎化痰調經方聯合雙胍類藥物治療,結果顯示,聯合組治療1個療程后閉經、帶下量多、形體肥胖、納少痰多評分較參照組低,且總有效率90.32%高于參照組64.52%(P<0.05)。提示二者聯合能顯著增強治療效果,緩解癥狀。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溫腎化痰調經方中含有豐富香附、紅花、仙靈脾、雞血藤等成分,能發揮輕度雌激素樣、抗肥胖作用,抑制子宮較強收縮,降低子宮平滑肌肌張力,延長凝血時間,有利于提高卵巢血流量,調節卵巢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卵泡發育,調節機體性激素水平,且其還能降低血糖,改善糖代謝及胰島功能,增強機體免疫,防止閉經復發[8]。此外,本研究數據還發現,聯合組治療1個療程后血清LH、T、LH/FSH水平較參照組低(P<0.05)。說明溫腎化痰調經方聯合雙胍類藥物治療肥胖性閉經(腎虛痰瘀型),能顯著調節性激素水平。
綜上可知,溫腎化痰調經方聯合雙胍類藥物治療肥胖性閉經(腎虛痰瘀型),能顯著增強治療效果,緩解癥狀,調節性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