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燕
如今醫院雖然加強器械管理,通過建立消毒供應中心獨立完成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裝,但未能夠依據消毒供應中心特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多個環節出現質量問題[1]。醫院為保證器械管理質量及器械使用安全性,應加強先進管理理念學習,落實可靠的管理模式,提高器械消毒滅菌質量,降低醫院病原菌感染情況[2]。目視管理模式在多個領域中得到應用,其將管理以“看得見”方式落實,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具有簡潔、高效特征,應用在消毒供應中心器械管理中可將各個工作環節以更加直觀、標準進行管理,提高整體工作水平[3]。為此,本次研究針對目視管理對消毒供應中心器械管理中的應用價值進行了探討,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消毒供應中心分別開展常規管理模式、目視管理模式,護理人員均為同一批,包含男性2例,女性28例,共30例;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為(29.14±3.42)歲;工作經驗1~15年,平均(6.15±0.82)年;學歷:大專及以下24例,本科6例。
1.2 管理方法醫院消毒供應中心于2018年3月開始落實目視管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①組建目視管理流程小組,成員均學習目視管理流程及落實方法,依據消毒供應中心工作內容進行區分,明確工作環節及管理重點,將感染控制、儀器設備管理、器械包裝管理等進行分類整理,并制作出流程圖;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依據制作的目視管理流程圖和自身工作性質實施相關工作,均需接受相關流程的教育培訓,全面認識目視管理的理念及落實[4]。②環境管理,消毒供應中心工作性質特殊,對環境要求較高,可實施分區管理模式,采用不同顏色進行標記,如地面、滅菌區及包裝區選擇淡藍色,無菌物品存儲區選擇淡綠色,地面去污區選擇淡黃色,并配合顯眼文字提示;針對清潔物品和污染物還需標識方向。安全管理極為重要,需在消毒設備標識醒目提示。③流程管理,設置責任看板,板上需明確工作區責任人員、器械及設備信息,并張貼作業指導書,規范工作流程及標準,指導工作人員嚴格遵從流程展開工作,穿戴防護用品加強自我保護,再生器械需嚴格遵從回收、分類、清洗等步驟,完成清洗后需注意干燥及保養;核查無菌包及一次性物品需落實專人負責制度,定期核查器械使用時間;消毒供應中心設備較多,需在設備旁張貼流程及注意事項,工作人員每次操作均可清楚操作流程,執行操作;針對新添加的設備需通告,確保均掌握新設備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項。④物品管理,針對特殊及昂貴儀器設備需設置專業的作業指導書及注意事項,便于工作人員嚴格遵循作業指導書操作;化學物品需依據種類進行區分,并張貼不同顏色標簽;定期核查各個種類物品,清理超過有效期物品,其他物品按照有效期先后順序應用。⑤消毒管理,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工作人員需加強自身管理,必須更換專用衣物后才可進入清潔區;標明清潔物品的使用區域及擺放位置,避免混用;標明洗滌劑、消毒液等配置方法;核查器械質量及數量,驗收合格后分類,若發現不合格器械需重新清洗,并分析導致不合格的原因及環節[5]。
1.3 觀察指標評價器械管理效果,從器械回收、器械清洗、物品包裝、衛生學檢查、滅菌、物品發放等方面進行合格評價,不同時間段各選擇1500批次器械核查;評價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從物品標識、消毒質量、廢棄物分類處理質量、文書記錄、檢查管理質量及科室滿意度等方面打分,各評價項目滿分均為100分。測定消毒供應中心無菌區空氣細菌數量、物體表面細菌數量及工作人員手細菌數量,每月1次,共計12次。

2.1 不同時間段器械管理效果比較目視管理階段器械回收、器械清洗、物品包裝、衛生學檢查、滅菌、物品發放等合格率均顯著高于常規管理階段,P<0.05。見表1。

表1 不同時間段器械管理效果比較 (次,%)
2.2 不同時間段工作人員整體水平評分分析目視管理階段工作人員在物品標識、消毒質量、廢棄物分類處理質量、文書記錄、檢查管理質量及科室滿意度等工作水平方面評價均顯著高于常規管理階段,P<0.05。見表2。

表2 不同時間段工作人員整體水平評分分析 (例,
2.3 不同階段細菌監測結果分析目視管理階段消毒供應中心空氣、物體表面及工作人員手細菌監測結果顯著低于常規管理,P<0.05。見表3。
醫院作為收治傷病患者的主要場所,如今我國對醫療領域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越來越重視,尤其醫療質量和服務為核心問題[6]。感染作為醫院常見不良事件,不僅與治療、護理及環境關系密切,且與器械設備關聯較大,需借助消毒供應中心加強器械設備管理[7-9]。目視管理遵循結合《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標準》進行工作人員專業能力培訓,落實崗位責任制度,定期考核,實施工作人員道德教育及培訓,認識到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與患者健康的密切關系,樹立崇高的思想,主動學習專業知識、管理知識,明確工作流程及規范,嚴格遵從制度展開工作[10]。消毒供應中心管理物品較多,可采用標識牌進行標注,顯示物品名稱、滅菌日期及固定基數,依據物品類型分區擺放,使用遵循先入先出原則,如一次性物品應單獨擺放在一次性物品貨架上,并依據種類劃分。目視管理通過借助看板和標注,促使工作人員能夠清楚認識各個環節及標準,提高工作效率及質量。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目視管理階段器械回收、器械清洗、物品包裝、衛生學檢查、滅菌、物品發放等合格率99.73%、99.67%、99.47%、99.67%、99.47%、99.60%均顯著高于常規管理階段98.53%、98.80%、98.67%、98.20%、98.13%、98.00%,P<0.05;目視管理階段工作人員工作水平方面評價均顯著高于常規管理階段,P<0.05;目視管理階段消毒供應中心細菌監測結果顯著低于常規管理,P<0.05,提示實施目視管理模式可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工作質量及工作人員整體水平,控制細菌數量處于合理范圍,預防感染發生。

表3 不同階段細菌監測結果分析 (次,
綜上所述,目視管理對消毒供應中心器械管理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