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陳剛 文葉飛
銅仁市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組織春耕生產,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時令催人耕種忙,不誤田間一季春。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銅仁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全力組織春耕生產,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堅決打贏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連日來,記者行走在銅仁市廣袤鄉村,看到的是一幅幅防疫春耕兩不誤、耕耘希望的春日農忙圖景。
仲春時節,德江縣煎茶鎮川巖壩區蔬菜種植基地內,川巖村村民劉朝英早早下地為蔬菜施肥。
“忙在地里,心里踏實。”劉朝英說,在基地干活每天能掙到80元工錢,與她一樣的工友還有數十名。
“我們基地從2月17日開始,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同步抓好春耕生產。”川巖壩區蔬菜種植基地負責人王旭飛介紹,基地對前來務工的群眾采取定時測量體溫、不聚集勞作等措施,確保防疫、春耕兩不誤。
川巖壩區蔬菜種植面積達1000余畝,以“國有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果蔬產業,就地解決300余名群眾就業。
200公里外的松桃自治縣大坪場鎮甘泉村生態種養產業基地,62歲的張宏洲同樣閑不住,走出家門到村里的基地務工。
“農村人哪能閑著,要做到防護干活兩不誤。”張宏洲說,女兒在外求學等著用錢,村里基地正好用人,家門口能掙錢,這個機會哪里找。
自從家里的房子沒了以后,溫衡一想起陶小西就覺得自己還不算孤苦無依,可是現在她連去找他,在他身邊待一會兒的勇氣都沒有了,她也從心里明白。
銅仁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市,“三農”工作是重中之重。疫情防控期間,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深入春耕一線,引導村民和各類經營主體有序下田,把耽誤的農事追回來。
截至目前,全市農作物在田面積225.75萬畝;糧食作物面積28.89萬畝,春耕化肥已備量7.71萬噸、農藥已備量354.42噸、水稻種子已備量546.62噸。
春日的陽光灑滿田疇,在碧江區燈塔街道辦事處寨桂蔬菜壩區,農技專家忙著對種植的蔬菜進行上市前的檢測。
壩區里不僅有農技專家,還有其他黨員干部,一起幫著當地村民搶春耕。
“這批大白菜一收割,辣椒、茄子、四季豆就下苗了。”寨桂村村民委員會主任鐘廣文說,“搶春耕、搶時節就是搶收入,有大家的幫忙,我們準能搶贏。”
寨桂村依托壩區全年無霜期290天,日照好、雨水充足、土質適宜的優勢,今年計劃發展蔬菜種植600余畝,為群眾增收帶來新希望。
在2月26日召開的銅仁市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陳昌旭提出要扎實抓好春耕備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確保做大規模、提升效益。從中可看出銅仁市做大做強各區縣優勢產業,全力打造特色產業、特色品牌、特色基地的農業產業化路徑。
重研培、再優化、增規模、深加工、創品牌、強配套、拓市場、抓入統24字農業工作思路,字字有含金量,從中更能看到銅仁市超常規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做好農產品加工轉化大文章,打好春季農業生產主動仗的底氣和信心。

沿河自治縣曉景鄉貴州韻茗春茶業有限公司茶園基地內,茶農忙著采摘春茶。(黃慶松 攝)
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要求,銅仁堅持優勢產業優先發展、優勢品種優先突破原則,有序推動農業產業發展實現點、線、面深度融合。
今年,銅仁市將重點推進壩區產業結構調整,調減低效玉米種植面積22.5萬畝,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壩區低效玉米零種植。
“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錯、一天也不能耽誤。”既要防疫,更要戰貧,銅仁市嚴格落實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要求,及時查缺補漏已退出區縣存在的短板,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穩住農業,就是穩住農村、農民,既要不誤農時搶抓生產,也要著眼長遠補齊短板。銅仁市各級各部門始終聚焦產業發展“八要素”,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推動農業產業實現6個轉變:
注重規模化,聚焦低效玉米調減、壩區結構調整,扎實抓好春耕備耕,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優勢產業,提高農業加工轉化率,確保做大規模、提升效益。注重標準化,抓好技術研發,開展全員培訓,通過制定標準和實施標準,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注重特色化,因地制宜發展6大主導產業、因勢利導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做大做強各區縣單品產業,全力打造特色產業、特色品牌、特色基地。注重產業化,完善組織方式,開展精深加工,推進農工、農旅深度融合,推動農業產業“接二連三”立體化發展。注重市場化,強化產銷對接,暢通流通環節,完善利益聯結,帶動農村群眾特別是貧困人口穩定增收。注重品牌化,抓好品牌創建、培育、推廣,全面打響“梵凈山珍·健康養生”“梵凈抹茶·香溢天下”等公共品牌,助推銅貨出山、風行天下。
近年來,銅仁市精準在生態茶、中藥材、生態畜牧業、蔬果、食用菌、油茶6大主導產業和一縣一業上發力。沙子空心李、玉屏黃桃、江口蘿卜豬、思南黃牛、德江天麻等“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優勢產業,成為廣大山區群眾增收脫貧的富民產業。
今年,銅仁市將繼續發力6大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實現投產茶園面積128萬畝、中藥材面積64萬畝、油茶面積110萬畝、果園面積100萬畝、蔬菜播種面積230萬畝、食用菌種植規模4.5億棒的目標。眼下,犁土整地、規范搭棚、起壟上肥、有序覆膜、緊張下種……在全市廣大鄉村的原野上,一片片翻新的土地散發清香、一粒粒希望的種子撒入大地。
戰疫又戰貧,搶抓時令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春季農業生產全面推進。銅仁市廣大干部群眾信心滿滿,努力將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以昂揚奮發的姿態,演繹著春耕春播的精彩樂章;以更嚴更實更細更緊的作風抓好各項工作,確保圓滿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大考之年交出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