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峰
高校教師是高校科研教學的主體,他們肩負著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任,是國家最寶貴的財富之一,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各學校的辦學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常年陸續的擴招給高校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他們的身體狀況如何,對于能否更好地適應高校的教學任務有著重要的影響,只有健壯的體魄,充沛的精力,才能承擔起教學和科研重任。在此情況下,對南陽市高校教師體育鍛煉行為特征進行調查研究,是我們了解高校教師的體育鍛煉狀況,認識高校教師的身體健康,這對一個學校的發展和教學任務的完成程度,以及了解到高校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和形式,有著其極重要的作用,大部分教師都缺乏鍛煉,其主要原因是時間不足,體育設施不全,教師工作壓力過大等原因,通過調查進一步推動教師體育活動的開展,加強高校教師參與體育鍛煉,只有經常參與鍛煉才能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為教育事業做更大的貢獻。
本文選取研究對象為南陽理工學院、南陽師范學院、南陽醫科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四所高校教師作為研究對象,調查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形式和存在的問題。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査閱中國知網,熟悉掌握有關體育健身方面的知識和理論,清楚國家頒布的高校教師關于體育鍛煉方面的政策,從而掌握前沿的學術研究成果和最前沿的學術狀況。
1.2.2 問卷調查法
本次調查所采用的問卷是在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特征調查問卷的基礎上,經過日常生活體驗、觀察發現及對有關文獻及論文資料的查閱,并通過對部分教師的訪談,制定策略并修改后形成的《體育鍛煉行為特征調查問卷》。共對南陽市四所高校的教師發放問卷調查230份,回收213份,其中有效問卷205份,有效率達89%。通過對問卷數據的整理分析,對采集的數據經過效度檢驗和重測信度檢驗,其結果有較好的可信度,可以作為調查研究的可信數據。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電子表格將所采集的數據進行了數據比對和處理,數據結果清晰明了。
從表1中可以看出,由于鍛煉者身體、生理條件上存在的差異,男女教師在體育鍛煉項目的選擇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
教師參加的體育活動項目主要是散步、快走、羽毛球、乒乓球、籃排足等,一般根據性別、年齡、興趣、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在調查問卷中問到運動項目的選擇上,青年男教師多選擇球類等競技性項目,女教師則選擇交誼舞、健美操等傳統的項目,高校教師參加的體育運動項目多種多樣,既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又體現了新時期的時代特征,既有國際流行的體育比賽項目,又有我國傳統的健身、養生之法。

表1 教師參加體育鍛煉主要項目(可多選)

表2 南陽市高校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場所調查統計
調查發現,南陽市高校教師主要運動場所選擇在學校內部的體育場、校外的收費體育場館、健身房、有體育設施的公園等進行身體鍛煉。校內的體育設施和運動場館滿足不了在校學生的運動需求,因此,在學校進行身體鍛煉所需的場地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也只有在早上或者周末,大學生沒課的時候,或者參與活動較少的情況下,教師才可以進行身體鍛煉。在問卷中調查到教師主要活動場所以及滿意度,有70%的教師對此種現象表示不滿。

表3 高校教師每周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的次數

表4 高校教師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
調查表明南陽市高校教師體育運動量未達到基本要求,見表 3表4, 2次以下占大多數,每次健身在30分鐘以下的占43.5%,研究表明,每周最少鍛煉3次。每次鍛煉30-60分鐘為適宜,說明南陽市高校教師體育鍛煉時間和頻率還不盡合理。調查發現,教師空閑時間很少,從事教學、進行科研、適時進修、網上學習等,閑暇時間的嚴重不足,影響了南陽市高校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表5 教師體育鍛煉組織形式
通過表5看出,南陽市高校教師主要是與朋友一起參加體育鍛煉,個人自行參加體育鍛煉和其它形式的鍛煉占比例不高。

表6 教師體育鍛煉動機調查(可多選)
從表6可以看出,體育動機是直接推動體育活動以達到鍛煉目的的內部動力,從表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師參加體育鍛煉主要是為了強身健體,一些教師還兼帶有疾病治療的目的,說明高校教師對體育鍛煉和健康的關系還是比較了解的,還有一些教師以減緩緊張,改善情緒為體育鍛煉的動機,有的為提高適應能力為動機,而真正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的人太少,從上述分析可見,南陽市高校教師的體育動機大致分為四類,即:身體方面的(為了增強體力和健康)心理方面(為了散心解悶,消遣娛樂)社會方面(為了和朋友,家人改善氣氛)可見教師體育動機具有多方面、全方位的特點。
調查表明:影響南陽市高校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教師工作壓力大,沒有充足的閑暇時間進行體育健身。現在各個高校實行了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對教師的工作、科研成果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師不僅要認真備課、上好課,而且還要積極地投入到科研中,作為高校教師,感覺工作壓力非常大;另一方面,高校之間創名牌大學的意識和彼此之間形成的教育教學、科研成果之間的競爭也與日俱增,這些因素給學校老師帶來了很重的負擔。場地器材缺乏,健身空間不足也是影響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又一因素,據調查數據顯示,參加體育鍛煉的教師中,有55.2%的教師會把學校作為主要健身場所,但事實上,高校學生人數都比較多,學校體育場地器材設施有限,況且學生鍛煉都會受到制約,教師健身沒有場地就很正常了,可見,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缺少也是影響教師參加運動健身的重要因素,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原本學校就很緊張的體育器材設施將會無一閑置,高校教師進行健身鍛煉將會受到阻礙。健身人群離健身場地遠,來回路途不方便,同時也會影響教師的體育健身鍛煉,南陽市的高校教師大多數都在校外居住,教師從居住地到鍛煉場地也會花費很長時間,從而影響教師的有效鍛煉時間。健身教師所掌握的體育專業知識有限,缺乏專業技術的指導,對自己的鍛煉效果不能夠制定一個詳細的鍛煉計劃。這些因素是影響教師進行體育健身鍛煉的重要因素,據調查,只有11.2% 的南陽市高校教師能很好地掌握體育技能煉,80%的教師只是掌握一些,還有8% 的高校教師對體育健身技能基本上是一竅不通,自己掌握的體育專業知識太少,必定會導致一些參與鍛煉的教師思想上存在懈怠心理,想起什么時候鍛煉就什么時候鍛煉,無計劃、無組織、更沒有科學的鍛煉目的。即使參加體育鍛煉,但有時是過度的、采取了錯誤的鍛煉方法,選擇不適合自己體能的運動項目,從而使自己身體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沒有起到健身鍛煉的效果。

表7 影響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因素(可多選)
通過調查研究可以發現,目前南陽市高校教師體育鍛煉行為特征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南陽市高校教師閑暇時間不足,體育鍛煉意識較弱。教師工作之余想鍛煉身體,減輕情緒壓力,消遣空閑時間,但是因為學校體育設施供應不足,加上收費價格也較高,使教師無地鍛煉、無錢消費,引起了教師對學校體育建設的嚴重不滿。
1.加強全民健身工作的宣傳力度,增強全民健身的意識。
2.高校領導應適當減輕教師負擔,使他們能從繁重的工作中抽出有限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高校領導加大學校體育器材場地的投入,引導教師進行身體鍛煉。
3.要求教師進一步更新觀念,不斷完善自我的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結構,同時發揮學校和政府的協調組織作用,多組織教職工參加內容豐富的體育活動。
4.加大社區體育建設的力度,積極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對教師的體育鍛煉進行指導,開辦各種形式的健身學習和健身倶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