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坤,周宇航
一個國家的國民體質水平直接與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緊密相連。因此,作為每一位公民,都應當自覺的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通過堅持不懈的體育鍛煉來強健身體,為國家和社會造福,也為家人和自己造福。一般來講,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體育鍛煉的意識就越強,身體素質越好。而我國恰恰相反,知識分子接受了較多的學校教育,反而成為了參加體育鍛煉較少的人群。原因在于學校體育教育過程中對終身體育思想的培育是缺失的。羽毛球運動是我國普及較好且易于從事的體育運動。中學生除了爭執身體發育的關鍵期,同時也正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期。鼓勵中學生通過參與羽毛球運動來提高體質水平,培養終身體育思想,是學校體育工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以長春市部分中學的部分學生和教師為調查對象,以此了解目前中學羽毛球運動的開展情況以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現狀。
1.2.1 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檢索“終身體育思想”、“中學體育”、“羽毛球”、“中學生羽毛球”等關鍵詞,檢索與論文選題有關期刊和學位論文20余篇,以獲取相關研究結果;閱讀相關書籍6本,為研究奠定理論基礎,作為參考依據。
1.2.2 專家訪談法
對長春部分中學的管理者、專業教師和相關人員進行訪談,了解學校各方對開展羽毛球運動的態度情況。
1.2.3 問卷調查法
對長春市56中、8中、97中、6中、108中和52中進行實地走訪,向學生隨機發放調查問卷60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4 數據統計法
對考察過程中獲得的部分數據資料進行統計,經過分析,得出有效結論。
2.1.1 終身體育思想概述
終身體育思想是現代體育觀指導下,終身從事體育運動,把體育運動作為生活的一部分的一種生活觀念和方式。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結構不斷發生著變化,人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依賴于智力投入,生產生活的方式和手段越來越多的依靠計算機等自動化設備,任何人的交往方式也越來越多的體現在文化交往和精神交流層面。因此,增強體育意識,將體育鍛煉融入生活,才是具有高質量、高格調的文明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2.1.2 中學體育發展方向
當下的中學體育,正逐漸意識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的重要性,并通過多種方式豐富中學生的體育生活。然而受到應試教育體制的制約,多數中學生難以協調嚴酷的升學率和素質教育之間的各種矛盾。中學生正處在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如何培養中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使其樹立起現代體育價值觀,進而讓學生終身受益,乃至國家和社會受益,是體育教育不容改變的發展方向。
2.2.1 羽毛球運動代表著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
中學生正處在人生的關鍵時期。此時的他們,一方面在身體上也就是生理上經歷著重大的轉變,正逐步從稚嫩轉向成熟;另一方面,心理上的變化也是不容忽視的,不但要克服學業上的壓力,還有應對家長、老師、學校乃至社會投來的關注的目光。健康的體質是一切的保障,而積極向上的心態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學生急需樹立一種健康的價值觀和生活觀,來指引他們順利前行。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競技體育運動,既有強身健體的作用,又有競爭拼搏內涵。從事羽毛球運動,能夠通過提高有氧適能水平、肌肉力量素質、柔韌適能水平、維持形體美等方式增進中學生體質健康,與此同時,還能夠減輕心理負擔,舒緩心情,排解壓力,進而促進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在羽毛球運動中,中學生可以學會通過運動的方式來調節心情、釋放和緩解壓力,時刻以一種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面對生活。
2.2.2 羽毛球運動深受大眾群體的廣泛認知和喜愛
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和保持,需要一項令人著迷的運動項目作為載體。在我國,不論是公園里、馬路邊還是社區里,隨處可見人們在玩羽毛球,有青年男女,有老年長者,有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有十幾歲的小學生……這些足以說明喜愛羽毛球運動的人群之廣泛。

表1 中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認知程度調查表(N=60)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中學生對于羽毛球運動具備一定程度的認知和喜愛,說明中學開展羽毛球運動具有學生基礎。

表2 中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喜好程度調查表(N=60)
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需要以內在驅動力的基礎上,給予外在的條件和環境的配合,通過主觀意識和客觀環境的共同作用,而產生的一種體育運動觀。通過交流發現,學生對于羽毛球運動的健身性和娛樂性幾乎都有一定的認知,相關知識的傳授和掌握較為容易,更重要的是,這十分有利于學生將羽毛球運動作為終身從事的體育項目。
2.2.3 羽毛球運動代表著終身參與的文化內涵
選擇一項體育運動作為自己一生健康的伙伴,就要選擇一種適宜終身從事的運動項目。開展學校體育運動的最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健康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而在體育項目的選擇上,除了要考慮到項目對于學生諸多能力和品質的促進作用,其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也是必不可少的考慮因素。
羽毛球運動就是這樣一種適合于各年齡段從事的運動。不論是年邁老人,幾歲孩童,是各年齡段人群均可參與的一項運動。羽毛球運動參與者隔網相對,沒有肢體上的接觸乃至碰撞,避免了很多傷害和沖突的發生。羽毛球的球拍和球體分量較輕,不會給參與者帶來體力上的負擔,更避免了很多損傷的發生。羽毛球運動技能比較容易學習和掌握,不需要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和訓練。中學生學習負擔較重,課余時間十分寶貴,更加不能在求學的關鍵時刻發生不必要的傷害。基于以上特點,中學開展羽毛球運動是非常適宜的。
學校教育觀念中終身體育思想的缺失,導致了在學生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不利,致使羽毛球運動難以在中學開展。其發展困境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通過對中學領導和管理人員的走訪了解到,由于受到升學率的壓力以及社會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較高期望,因此,在培養目標的設立上,缺少了對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內容。學校也希望能夠通過體育課和大課間的形式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但是在中學體育教育改革方面還有所欠缺。
(2)在體育課程設置方面,幾乎都是沿襲了傳統的一周2-3次體育課,課上進行隊列、仰臥起坐、跑跳投等達標練習的內容。但實際上一些學校的體育課常常被占用或者作為學生自由活動的放松時間,很難實現增強體質的目的,更不要說學習一個體育項目,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
(3)在學校的基礎建設中忽視了專業體育設施的建設。調查中發現一些中學建了羽毛球館,但并沒有對學生開放。一些學校將大片的體育場館用于籃球和排球場,卻沒有對學生開設相關課程。這些都是場館使用不夠科學的表現。
2.4.1 充分認識羽毛球運動對培養終身體育思想的作用
終身體育思想的培育,需要學校自上而下的貫穿和實踐才能得以實現。學校在頂層設計和培養目標設置的時候,如果能夠充分認識到羽毛球運動作為一項集健身、娛樂、促進人際交往、提高精神品質等文化于一身的體育運動,對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具有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就會在課程設置、教師配備和場館利用等方面進行相應的改革和創新。
2.4.2 采用多種形式開展羽毛球運動以創造體育教育氛圍
終身體育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逐漸形成的一種學習生活方式??梢酝ㄟ^以下途徑來營造羽毛球教育氛圍:1)可以把羽毛球作為中學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教學內容、課時和教學方法的設計和安排,能夠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提升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使體育課不再枯燥和乏味。 2)組建業余羽毛球隊,能夠讓羽毛球愛好者們通過羽毛球運動,提升技能、相互交流、切磋技藝、共同提高。團隊的凝聚力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責任意識,對于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意義重大。3)開展校內、校際羽毛球比賽,能夠很好的促進學生的技能提高和學習熱情,緩解學習帶來的身體和精神壓力。
2.4.3 通過場館建設及合理利用為羽毛球運動創造硬件條件
場館等硬件設施的不足,是造成羽毛球運動無法在中學得到很好開展的重要客觀因素。學校應當在羽毛球場地的使用上多動腦筋,既不要過度使用,盲目的對外承包以賺取高額收入,也不能閑置荒廢,要把場地資源真正用到學生的教育教學上面。在沒有羽毛球場館的學校,領導和管理者要根據學生的意愿,加大對場館的資金投入力度進行羽毛球館建設。或結合學校體育場館的綜合使用情況,適當的進行合理改造與整合,提高體育場館的實際利用效率,讓場館資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2.4.4 加強羽毛球專業人才引進以保障羽毛球教學的師資力量
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容忽視。專業素養高的教師對于學生體育思想的建立和發展至關重要。羽毛球專業教師能夠從運動技能、歷史文化和發展趨勢等方面給予學生以專業引導,能夠激發學生對于項目的熱愛。中學體育羽毛球運動的一大困境在于師資力量的不足。但羽毛球專業師資的缺乏是任人體制造成的。學校體育教師的招聘和選拔,一定要符合學校體育的開展需求。要發展學校羽毛球運動,就必須引進具有較強羽毛球專項技能,又懂教學的體育老師。
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對于人的發展、國家與社會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國國民體質存在的問題在于學校體育教育環節對于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缺失。中學生是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對于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也是十分重要的時期。中學傳統體育課程單純傳授體質健康的知識、進行達標測試,這樣的內容和形式勢必影響學生對于體育的理解和熱情。讓羽毛球運動這些深受學生喜愛的項目進入課堂、融入學校生活之中,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終身體育思想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可以通過學生勇攀高峰、力爭上游、團隊配合、集體榮譽感等方面體現出來。這才是體育教育的價值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