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簡介
湛婧,女,大學本科,泌陽縣銅山鄉銅峰小學數學教師。自2017年起,先后在泌陽縣泌陽縣碧水江南實驗小學、泌陽縣銅山鄉銅峰小學任教,秉承把一切知識交給一切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是好學生的教學理念,五年來堅持扎根基層、奉獻社會,努力將相對枯燥刻板的數學知識以新穎生動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充分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推動基層農村學子成長、成材。
本人認為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的支柱學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既要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還要兼顧小學生思維心理規律。從生活經驗出發,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本人靈活地使用周圍既有的事物讓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倡導創造熟悉情景,激發學生興趣。一節課的好壞在于有沒有一個精彩的開始,新課導入應創建學生熟悉的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的思考,引入新課知識。小學數學課本中有很多情景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喜愛的場景,因此本人基于日常生活開展教學活動,以一系列學校生活內容為素材,讓抽象枯燥的數學理論知識生動豐富起來。并且靈活使用生活周圍事物,改善學生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借助學生課桌上的書本、文具盒、教室里面的粉筆盒、包裝盒等讓學生對比總結這種立體六面體,具有哪些類似的特征,總結不同事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把課堂知識在討論探究中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對于課下練習要切合實際,從學生日常生活中去找題目,確保學生理解題意,然后展開練習。在處理生活問題時,尊重學生的個性,體現算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在乘法學習中,可以借助學生座位分布或者學生體育課上學生隊列,統計學生總人數的問題,用加法和乘法兩種算法,讓學生感受兩種運算的特點,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展開交流、比較,讓學生在學會乘法解決問題的同時,鼓勵學生嘗試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根據義務教育階段教學特點,將知識應用于生活,讓教材素材更貼近生活,豐富數學課堂,更便于學生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思維靈活運轉,從而打造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