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沁 周力
摘 要:藝術類本科院校相比一般本科院校來說,具有更強的專業性。盡管一般本科院校也設置藝術類課程,但是其專業性相比藝術類院校較差,這就促使藝術類本科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學校需要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這樣才能保證整體教學效果。因此,本文主要闡述藝術類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內涵,分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并探究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為藝術類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關鍵詞:藝術類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體系架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0)11-00-04
0 引言
教學質量是本科院校辦學、發展的基本和關鍵。教學成果是教學質量的一種體現,不僅體現在學生的成績上,更體現在學生的就業情況、教學反饋、人格塑造中。只有教學質量得到保障,才能促進學校各方面取得良好的發展。在時代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如何提升藝術類本科的教學質量,構建良好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是每一個藝術類本科院校需要研究的方向[1]。
1 藝術類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內涵
為了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完成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由此產生。在藝術類本科院校中,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主要是整合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促使其形成能夠保證學校教學質量并實現質量提升的有機整體。通常藝術類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由兩部分構成,分別為內部保障體系和外部保障體系,這兩部分能夠對學校整體教學系統進行全面、嚴格的監督和管理,進而完成預定好的教學目標[2]。其中,內部保障主要是深入藝術類本科院校實際教學中進行分析,分析影響教學質量提升的因素,并開展內部教學質量保障措施。外部保障主要是保障藝術類本科院校學生就業情況、個性發展、綜合能力等。學生的表現是教學質量的最大體現,加強對學生質量的管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證教學質量。
2 藝術類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面臨的問題
2.1 共性問題
基本所有藝術類本科院校在構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過程中都面臨著一些共性問題。比如,教學質量保障組織構建缺乏完善性,未明確各崗位職責和責任目標,體系構建沒有覆蓋在教學全過程中,質量標準只根據規章制度開展,注重形式,標準并不完善,體系構建沒有激勵效果等。
2.2 重視藝術教育個性培養
藝術類本科教育自身具有較強的特殊性。院校中的師生長期開展藝術創造、設計等,思維較為活躍,而且感情色彩較為豐富,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呈現出特立獨行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注重提升學生創造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個性發展,卻忽視了高等教育呈現出來的共性問題。一些藝術類本科院校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和自由發展,出現一些制度規范管理形式化較強,執行難度較大的情況,導致教學質量很難得到保障。
2.3 教學方式多樣化,教學監控難度加大
通常藝術類本科院校在教學和管理方面過分關注學生的創作成果,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師徒指導和傳承方式,導致教學過程監控難度加大,而且也沒有設置良好的評價機制。再加上藝術類本科自身教育藝術性較強,也呈現出一定的專業性和復雜性,對教學過程監控和評價的要求會更高。
2.4 缺乏質量分析
藝術類本科院校構建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能夠實現對教學質量的分析,通過質量分析,能夠科學合理地對判斷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但是,一些藝術類本科院校并沒有提高對質量分析的重視程度,教學質量保障機構設置不合理,職能較為分散,缺乏關聯性,導致一些數據資料無法得到合理利用或實現共享。同時,現有數據資源依舊是資源類數據,沒有將學校教學質量呈現出來,影響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功能。
3 藝術類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3.1 確定教學質量目標
教學質量目標的確定是藝術類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整體方向,也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能夠助推教學質量取得預期的效果。藝術類本科院校需要嚴格根據高等教育辦學標準、基本要求和教學規律,建立符合院校實際情況的教學目標[3]。首先,要根據學校的辦學理念,將學院設置、專業設置等結合起來,確定符合藝術類本科院校的藝術個性發展鮮明、知識面領域寬闊、綜合素質全面、創新創造能力較強等藝術人才培養目標。其次,結合教學成果,制訂完善的人才培養方案以及藝術教育課程體系設置等,根據方案開展教學活動。最后,以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為基礎開展教學活動,開展效果作為教學質量目標,進而開展質量保障工作。
3.2 制定教學質量標準
藝術類本科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中教學質量標準的制定,需要根據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教學質量標準的內容,以學生能力和素質發展為根本,促使藝術類本科教育從教師教學轉變為學生學習,并建立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實現日常監管和定期評價的有機結合。在具體制定教學質量標準的過程中,要結合專業培養方案,對課程大綱進行優化,從理論知識教學、藝術實踐、考試考核、畢業展示等環節,制定科學合理的標準,將藝術類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教育質量的價值發揮出來[4]。同時,還需要結合藝術類本科學科專業、教學方式多樣化等特點,開展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例如,實施課堂教學和展示表演結合的方式,這適用于舞蹈、戲曲、音樂、小品、表演等專業;實施名師和工作室開展結合的方式,這適用于書法、現代畫、雕塑、中國畫等美術類專業中;實施產業、學習、研發、實用相結合的方式,這適用于藝術設計專業。另外,要根據不同的人才培養模式,制定不同的教學質量標準,實現分類別管理,并有效掌握不同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點,增強教育效果。
3.3 教學資源保障
針對藝術類本科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需要重點對教學資源進行保障,結合院校各個專業的特點、優勢、資源需求等,全面分析和準確把握。第一,建立完善的師資隊伍,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綜合素養的培養,重點提升專業教師的專業素養,采用學術研究、定期培訓、教師評選等方式,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和藝術創造能力。還可以充分掌握各藝術專業教師的特點,采用激勵和約束的方式,提升師資隊伍質量。第二,不斷優化并完善教學資源的薄弱環節,采用科學統籌規劃的方式,合理分配學校現有資源,將教學資源的價值發揮出來,并利用專業優勢,實現社會資源有效拓展,為藝術類人才培養奠定基礎[5]。
3.4 教學質量監控
藝術類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在于課堂教學效果,因此,課堂教學監控質量會直接決定院校整體教學質量的評估。對于藝術類本科院校來說,要想保證教學監控結果具有真實性和可行性,就需要結合專業、學科特點,掌握藝術類人才培養的規律和要求,重點對藝術類教學的過程進行監控,并在監控過程中不斷研究適合院校專業發展的教學質量監控方式,從而建立一套具有完整性、合理性的藝術類人才培養監控模式。同時,為了避免藝術類院校重點對結果進行監控評價,就需要對教學質量監控增加即時性監控評價以及階段性監控評價。其中,即時性監控評價是由專業課教師發起,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能夠方便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改進自身教學方式。階段性監控評價主要是由學校管理人員在一學期結束時,開展全校范圍內的教學監控和評價,學生之間、教師之間進行互相評價,而且學校領導干部可以采用聽課的方式,對教學評價的真實性進行考證。具體教學質量監控構建從以下方面入手:
3.4.1 不同專業教學實施分類監控
第一,只有保證藝術專業教學具有秩序性,才能確保藝術類本科教學質量和效益。因此,學??梢酝ㄟ^建立教學集中監控中心的方式,利用視頻監控,對各個校區、教室教學情況進行動態性的監控。這樣能夠實時了解課堂教學情況,掌握課堂教學秩序。第二,結合不同專業、不同學科的特點,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監控,并在教學過程中嚴格對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大綱的落實情況進行監控和管理。以目前社會對藝術類人才的需求為標準,調整藝術類課程安排情況,確保課程設置能滿足專業知識、技能以及實踐的要求。第三,采用課堂總結的方式,將教學檢測推廣到各個專業教學中。例如,針對音樂、舞蹈、影視表演等專業,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可以采用實戰演出匯報的方式;針對美術繪畫、藝術設計類專業,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可以采用作品展示、設計展示的方式進行。利用展示促進教學,進而提升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通和交流頻率,實現對各類專業課程的有效監控,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3.4.2 畢業環節監控
藝術類本科院校在畢業環節的監控考核,不僅要求學生能夠獨立完成畢業論文的寫作,還要能夠結合專業要求獨立完成畢業設計創造和畢業設計展示等。畢業環節是學生學習生涯的成果展示,能夠有效將學校藝術類人才培養的質量呈現出來。因此,藝術類本科院校需要提高對畢業環節監控的重視程度,制定具有專業特點的教學質量監控制度,監控內容要符合專業特點,由師生共同記錄,并進行指導,定期開展總結和匯報,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學術交流。同時,在長達一年的畢業設計指導過程中,要對學習過程中進行總結,通過畢業環節帶動教學質量的提升,進而促使學生能夠高質量地完成畢業創造、設計以及論文寫作等[6]。
3.5 教學質量反饋
教學質量反饋是藝術類本科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最后環節,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通常在實施教學之后,質量反饋重點體現在師生座談反饋、學生科研獲獎、畢業升學和畢業就業、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反饋等幾個方面中。
3.5.1 師生座談反饋
師生座談反饋主要是邀請教師和學生一同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和思考。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提出的建議,對教學手段、內容等進行更新,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3.5.2 學生科研獲獎反饋
學生的科研獲獎情況能夠直觀地將學校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效果反饋出來。近些年來,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為了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社會上逐漸舉辦了各種專業比賽和科研活動等。藝術類本科院校逐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這些比賽和活動,這樣能夠有效將學生的專業興趣激發出來,并促使學生在參與和實踐中得到成長[7]。
3.5.3 畢業升學和畢業就業反饋
學生畢業后的升學和就業情況,是藝術類本科院校教學質量和效果反饋的重要體現?,F階段,一些藝術類本科院校堅持采用產學研結合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最新的理論知識和技術,在課外實踐中也緊緊結合社會發展要求,通過教育改革和創新,不斷提升畢業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
3.5.4 社會和用人單位反饋
藝術類本科院校學生在畢業后通常會進入和專業相關的行業工作,有些學生會成為行業的骨干精英,還有些學生能夠成為企業領導,在自身專業領域取得良好的成效。因此,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反饋,正是藝術類本科院校教學質量的另一種體現。在構建質量保障體系的過程中,要加強對畢業學生就業情況的跟蹤調查,及時獲取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學生能力的反饋,進而將這種反饋應用于教學改革中,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8]。
4 結語
藝術類本科院校承擔藝術型人才培養的重要責任。為了提升教學質量,藝術類本科院校需要加強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從教學質量目標、教學質量標準、教學資源保障、教學質量監控、教學質量反饋等環節入手,建立完善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只有做到這樣,藝術類本科院校才能結合社會發展以及社會需求,不斷對教學方式、教學方案進行優化和創新,才能進一步提升自身辦學質量,在高等教育中處于一定地位,實現長遠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權美蘭.民族院校音樂學專業藝術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當代音樂,2019(12):46-47.
[2] 周麗潔,楊勇.地方本科高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9(22):45-47.
[3] 孫明岳.新建本科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81):114-115.
[4] 魏曉亮.四個先行:藝術院校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的基礎工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09):128-129.
[5] 阮瓊剛.地方本科院校藝術專業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以湖北理工學院為例[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35(05):65-67.
[6] 朱天.藝術類院校常態化教學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的構建[J].美與時代(中),2017(04):105-106.
[7] 王芳.地方新建應用型本科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質量內部保障體系構建的實踐[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14(03):144-147.
[8] 倪潔.“影視藝術院校本科教學水平質量保障和自我評價體系”構建初探[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7(01):134-137.
作者簡介:溫泉沁(1973—),女,廣東肇慶人,研究生,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畫,藝術教育。
周力(1970—),男,云南楚雄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音樂表演,藝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