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彬
【摘? 要】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主觀題主要有分類整合與比較異同兩大題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結構化思維引導學生,將分類、歸類、概括的思維過程可視化,讓教學有法可依尤為重要。
【關鍵詞】 非連續性文本閱讀? 分類整合? 比較異同? 結構性思維
從2017年開始,全國卷實用類文本閱讀選材為“非連續性文本”。2019年高考語文《考試說明》的“實用類文本閱讀”中,明確要求:“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
基于過往三年高考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主觀題的得分情況及高三復習實踐,可以發現目前針對這一部分的復習教學是相對無序的,且學生答案錯漏重重,例如沒有分點意識、分類不準確、關注無效信息、詳略不當,不懂概括等等。大多數情況下,教師會籠統地將問題歸結于學生學習能力與閱讀能力不足,實際上是學生缺乏結構性思維。教學過程中將分類、歸類、概括的思維過程可視化尤為重要。
“結構性思維,是指從結構的角度出發,利用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有序地思考,從而更清晰地表達,更有效地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如若在非連續性文本閱讀主觀題的教學中,運用結構性思維將題型要求分割為有序的步驟,學生掌握該題型解題方法的效率將獲得極大提升。
如果對“非連續性文本”主觀題進行分類,筆者認為大致有兩大題型:分類整合題和基于分類整合基礎上的比較異同題,如2017年全國二卷(垃圾分類)、2017年全國三卷(博物館)、2018年全國二卷(創新中國)、2018年全國三卷(互聯網圖書出版業)、2019年全國一卷(可移動文化遺產)、2019年全國二卷(中國橋梁)、2019年全國三卷(“新型”的志愿者)等屬于分類整合題,2017年全國一卷(制播運營)、2018年全國一卷(“墨子號”)等屬于比較異同題。
一、分類整合題
基于對過往三年9套全國卷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80%的非連續性文本主觀題考查的是分類整合題型。筆者認為結構性思維教學應遵循以下四個步驟去訓練學生:①明確任務②通讀梳理(標題、概括段意)③準確分類(找大量出現的對象)④概括表達。
分類整合題解題即為問題轉化為方法,同類合并。以2017年全國二卷(垃圾分類)為例,以下示范如何進行結構化教學:
(一)明確任務
教學要引導學生分析題目,關注考題的關鍵字眼,明確任務指令。題目要求“怎樣有效推進?”,可見答題重點在于方法、措施;“簡要概括”即要求語言簡潔;“推進”說明政府已經有責任意識。
(二)通讀梳理
教師提供表格,讓學生在限定時間之內梳理材料出處、標題和各段大意。特別要提醒學生注意:如若材料附有圖表,需及時分析圖表表頭提示語和數據,歸納信息。學生在自主歸納段意和圖表信息時,可能出現主次信息分辨不清的情況,教師可進行一定的示范性歸納,便于學生模仿學習。在其歸納完大致信息之后,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關注信息中的高頻詞匯,為后期確定分類標準做準備。此題歸納出來的信息里大量出現“政府”“居民”等詞匯,可見實施主體為政府與居民,解決了以往因答題時分類主體不明導致失分的問題。
(三)準確分類
明確垃圾分類主體之后,教師可按照實施主體的類別提供表格,引導學生將第二步梳理出來的各段大意中關于政府和居民的信息分別填入表格。
(四)概括表達
如何獲得題目所要求的的方法、措施是一大難點。教師引導時可遵循三個步驟:按要求轉化、同類合并與簡潔表達。垃圾分類這道題先讓學生把存在問題轉化為應對方法,以居民為例:“對垃圾分類認知水平低下”的應對方法就是“提高認知水平”,“分類投放是居民的責任”的應對方法就是“擔負公民責任”等。
接下來教師需引導學生同類合并,簡潔表達。學生容易遺漏剛剛在明確題目任務時所得到的信息,教師需及時提醒。例如針對這一題考慮政府這一實施主體時,教師要提醒學生留意題目中“推進”的意味,出現“政府責任”字眼的分點可以舍去。此外針對居民的應對方法:“提高積極性”、“擔負公民責任”“參與”都屬于認知范疇,可直接歸結為“提高認知水平”;“參與并準確投放”這一點中“準確投放”即為“掌握分類方法”。因此垃圾分類主觀題答案為:“(1)從居民來說,要提高認識,掌握分類方法,養成良好習慣;(2)從政府來說,要完善處理設施,建立配套系統,制定獎懲措施。”
二、比較異同題
比較異同題是基于分類整合基礎上的題型,相似的教學步驟便不再贅述,教師需提醒學生明確此類題型答題要點在于對比找差異,同類合并。以2018年全國一卷(墨子號)為例,教師提供表格,引導學生標注各個材料的高頻詞匯。觀察三則材料,可以發現最明顯的差異點在于材料一和材料三重在描述中國、日本,材料二重在描述潘建偉個人。
由上述針對兩大題型的教學示范可知,目前非連續性閱讀主觀題訓練的關鍵在于能否讓學生逐步具備有效篩選、歸類信息的思維能力。針對這一高考題型的復習,應選取不同類型的片段材料,教師有意識地運用結構性思維設置問題引導學生篩選、歸類、概括信息,將專題復習碎片化,化整為零,逐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榮.高中語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2019(5).
[2] 蓋英俊.高考非連續性文本閱讀備考策略[J].語文月刊,2019(2).
[3] 潘德順.結構性思維帶給科學教學的思考[J].遼寧教育,2010(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