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輝 譚念
摘 要:初中政治復習課是沖刺中考的重要一環,教師應重視并正確把握該“教學關鍵時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教學過程的分化問題,保證復習課的質量。筆者結合13年教學實踐并參考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初中政治幾個階段的教學方法,以促進復習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關鍵期;教學方法;復習課
一、引言
復習是鞏固和強化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學習過程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作為一名政治教師,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反思,筆者認為在進行復習時,要根據既定的復習目的要求設計復習方案,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二、復習課——教無定法,但貴在得法
復習的目的要求一旦確定下來,就要精心地選用復習方法,安排復習的程序。也就是說“教無定法”——復習課沒有固定的方法,但并不是說復習課就可隨心所欲,任意應付,而是“教而有法”。筆者認為凡是從教材的知識和學生的實際出發,為指導學生順利而完滿地完成復習目的任務,非用不可的復習方法,都是“得法”,都是“有法”的,因此必須著眼于復習課的目的要求,復習方法也須相應變通,靈活機動,因“地”制宜。
第一,運用知識結構的提綱進行講解。教師應把一課的知識結構提綱具體定出來,按知識結構的有關內容進行講解,然后要求根據知識提綱進行復習,使學生在腦海里形成知識體系的輪廓。第二,比較法。就是對學生學過的相近或相關易混淆的知識進行比較,使之一目了然,省時、省力牢固掌握。第三,圖示法。就是對某些有內在聯系的知識和多而散、繁而雜的政治觀點、政治概念用畫圖的方式展示出來,使知識系統化、關系明朗化、內容通俗化,從而化難為易。第四,針對性的講授法。對學生所學的知識重點、難點進行講解,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記憶,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第四,分解法。對內容較多、結構復雜的內容,應采取分解的方法,化整為零。答題要求觀點要全,條理清楚,論證要符合邏輯,思想覺悟水平要高,而關鍵要掌握某一內容的基本觀點。
三、復習課———精心設計,但計在其中
筆者經過13年的摸索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復習方式,基本步驟與方法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運用問題式的系統談話法,對上一堂課的課后作業做得怎樣,選擇部分有代表性的作業利用“翼校通”這個優質資源讓學生展示自己,以復習問題方式進行課堂提問,既做到檢查學生對上堂課的掌握情況,又幫助其他學生再復習鞏固。第二,理順知識結構復習提綱,并根據其結構圍繞重點講解難點、要點,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加深學生印象使之鞏固。第三,回歸課本,要求學生根據復習內容進行精讀理解、記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過電影”式地要求學生根據知識結構圖表對復習的知識在大腦中重現,不能再現內容要求再復習。第五,發給學生練習。教師應根據復習內容精心、設計一套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使學生對復習內容進行再現和鞏固,做到層層深入、環環緊扣。
四、復習課———巧妙構思,但注重“六要”
(一)要講清目標
具體做法:在授課前,首先向學生出示復習提綱(主要包括知識點、重點、難點和熱點4個部分),然后針對提綱從識記、理解、運用和綜合4個方面進行簡要說明。
(二)要講準重點。
在教學中,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集中精力和時間講準重點,解決主要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或喧賓奪主、主次顛倒,從而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要講透難點
在教學中,要善于發現難點,攻克難點,講透講懂,采取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問題簡單化、易混淆知識相對照等方法加以講解。
(四)要講明疑點
講明疑點貴在講清疑因,學生明確了疑因、疑點便迎刃而解。在講解中,可采取“設疑、質疑、釋疑”的程序和方法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
(五)要講活時政熱點
隨著中考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開放性試題日漸增多,考試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社會生活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運用課本的知識去解釋、分析這些問題,使課本知識與熱點問題有機結合,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要講出知識的規律
這里的“規律”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二是解答方法與技巧。由于每節課涉及的知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聯系、縱橫交錯的。因此在復習中要注意將知識重新組合、歸納,使之形成網絡系統,并將這些規律性的東西交給學生,如各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課文知識與時事之間的有機聯系、不同課本之間的內在聯系等。
五、復習課———輪番復習,但關鍵“四輪”
筆者通過借鑒其他學校的復習方法,結合近年政治中考開卷的形勢得出政治在總復習階段應合理利用“四輪復習法”。
(一)第一輪復習:緊扣中考趨勢,積累基礎知識點
本輪復習將全部知識點進行全面復習,使學生能夠扎實地掌握所學知識,只有熟練掌握理論知識,在考場上才能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新課程標準實行以來,政治課時減少了,用來系統復習的時間較短,因此要提高課堂效率,指導學生合理利用時間加強復習鞏固。對此教師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點,引導學生進行全面復習。
1.吃透中考命題精神,理清考點內涵,“消化”知識點
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較多,須根據中考重點進行有目的篩選、歸類。因此,教師必須認真鉆研,加強集體研究,特別是七八年級的內容更需要整個教研組教師的集體協作,才能熟悉每課考點的分布、內容、要求,弄清楚哪些是識記、哪些是理解、哪些是運用,然后根據不同的能級要求講解每一個考點。
2.構建知識網絡,形成整體認知,“簡化”知識點
中考試題帶有綜合性,用某一課或某一節的知識來回答是不全面、不深刻的,難獲得高分,這類試題往往要用很多知識來回答,體現知識的內在聯系。因此,在第一階段的復習中要注意打破教材的章節,對知識進行橫向、縱向梳理,對同類的知識進行歸納和比較,把握其內在聯系。
3.搞好過關測試,及時鞏固效果,“深化”知識點
教師應設計針對性強的試題,幫助學生練習鞏固,并利用課余時間注重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提問與輔導。同時,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及時反饋矯正”和“因材施教,分類推進”的原則,緊緊圍繞教材,精心選題,顧全好、中、差的學生。
(二)第二輪復習:結合時政熱點,開展專題復習
本階段主要教會學生準確把握社會熱點問題與所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階段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指導學生學以致用。
1.時政專題復習
在近幾年的中考政治科命題中,逐步增大材料在書外、答案在書中的題型含量。所以教師要注重找時政熱點與教材知識點的結合點,并關注時政熱點、重點,收集與之有相關的典型材料,善于搜集學生日常中的典型事例,讓鮮活的材料進課堂。
2.題型專項復習
在復習備考時,要舍得花精力加強對答題的指導,針對不同題型講清總體要求和具體的解題方法。要求學生掌握開放性試題答題的基本步驟:一要認真審題,弄清題意;二要明確要求,弄清指向;三要找準結合點,理清主次;四要確定切入點,理清層次,作答時要有條理、簡明扼要。
3.全方位的開放性練習和綜合訓練
進行各種題型的專項訓練和綜合訓練,每一種題型都不放過,每一個熱點都要從不同的命題方向進行訓練,如對于構建和諧社會這一熱點,可以從社會主義本質、可持續發展、共同富裕、三個文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等多個角度去認識和分析。
(三)第三輪復習:組織模擬演練,提高應試能力
這個階段的重點是通過模擬考試做好試卷的分析與評講,對所學知識進行查漏補缺。一要明確模擬考試的考點分布范圍、題型的類別。二要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從中了解學生對各類知識的掌握程度。三要找出學生出現的知識錯誤及引起錯誤的原因,也就是查漏。四要根據找出的錯誤及引起錯誤的原因提出改進的措施,也就是補缺。
1.回歸課本、鞏固重點
政治課本是“本”,各種復習資料只是“輔助”,中考最終是以“本”為主,在中考前用課本來加深學生對考點的記憶和理解是最有利的方法,最后一定要引導學生走出題海,回歸基礎、回歸課本、回歸主干,返璞歸真。
2.整理資料,輕裝上陣
在考前一定要指導學生整理手中資料,對于一些重要的資料要分類整理,如模擬試卷類、熱點專題類、專項解題試題類、基礎知識類等。這樣既突出了考前復習的重點,又便于學生在臨考短時間內復習時查找資料。
(四)第四輪復習:模擬中考的綜合拉練,意在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
教師應指導學生查清自己在知識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緊時間補遺,研究歷年的中考題,訓練答題技巧、考場心態、臨場發揮的能力等。對于模擬訓練,可選做幾套中考題,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最后再回歸課本,查缺補漏。
總之,教師要靈活地運用多種多樣的復習方法,調動學生復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復習內容逐漸系統化、條理化、精確化,直到深刻理解,牢固掌握,靈活運用,舉一反三,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