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香
【摘 要】 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是促進學生音樂審美提高、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基礎。音樂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其音樂表現形式發生著不斷的變化。在傳統的思想觀念中,聲音是音樂全部的表達形式,我們對于視覺音樂這種新的表達形式接觸得相對較少。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音樂本身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視覺音樂以更加具體、直觀、形象的表達特點,更好地促進了音樂欣賞教學的整體效果,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的魅力,感受音樂的藝術美。
【關鍵詞】 初中音樂欣賞課? 視覺音樂? 研究
對于初中生來說,音樂課是充滿樂趣的課堂,不僅能夠聽到好聽的音樂,還可以學到很多的歌曲,有利于學生獲得自我滿足感。對于音樂的學習,欣賞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傳統的課堂中對于歌曲的欣賞都是靠聽力進行的,只能感受到歌曲表面的韻律,卻無法聯想到歌曲所蘊含的場景以及故事內容,影響了學生欣賞能力的提升。視覺音樂的出現,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感受到音樂深層次的美,下面就針對這一項欣賞途徑進行簡單的分析,并總結出其重要的作用。
一、“視覺音樂”及其特點
“視覺音樂”包括兩個部分,即圖像與聲音。它本質上依舊以音樂為主,圖像很好地為具體的音樂做了包裝。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的音樂MV就可以算作是“視覺音樂”。“視覺音樂”開始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并且這種音樂形式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生活。例如在電視廣告中,圖像與音樂的結合,會使商家更好地達到宣傳自己商品的目的。“視覺音樂”教學模式的特點是與傳統音樂教學模式相比較而言的。這個特點主要表現在生動性上面,這也是其優勢。“視覺音樂”更加符合人體接收外界信息的生理規律,初中生在接收音樂信息的時候,更能最大化地調動自身的感覺器官,潛移默化地接受音樂的熏陶。
二、“視覺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
(一)“視覺音樂”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過去的音樂課中,教師對于歌曲的背景只能通過語言進行講解,這樣的方式首先比較枯燥,不能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次不能真正地展示出音樂的魅力之處,學生也無法深刻地理解。而這種音樂形式,可以通過其動態性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進課堂活動中,體會到音樂學習的魅力之處,得到學習的快樂。這樣一來,課堂氣氛也不會枯燥,而是充滿學習的樂趣。
(二)“視覺音樂”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視聽思維
當下是視覺文化時代,國家大力倡導企業運用“互聯網+”思維。在這種時代環境下,視聽解讀能力是一個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我們每天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移動互聯為人們的衣食住行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在對初中生的教育中,綜合能力的提高本身就是一個廣大教師工作的重中之重。“視覺音樂”的教學模式就為初中生自覺培養自身視聽讀解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三)“視覺音樂”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與審美能力
蔡元培先生曾經就提出過“美育”的重要性。初中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重點也在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在一個人的成長道路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縱觀古今國內外有所成就的人,即使是非音樂領域的領軍人物,很多人在藝術方面,特別是音樂方面也有很好的造詣。初中生的審美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傳統教育的“軟肋”,在“以分數論英雄”的傳統教學氛圍下,初中生人文精神的培養被忽視,因此也帶來很多問題。比如,一些學習成績不錯的孩子,人文品格卻是缺失的,心理人格不健全。因此,“視覺音樂”的教學模式很好地彌補了傳統初中音樂教學的不足之處,有利于初中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在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中運用“視覺音樂”的思路
(一)重視對多媒體新技術的運用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教師本身也要與時俱進,學習新技術,研究出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過程中,針對以往傳統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一系列問題,教師要積極地改進,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讓音樂欣賞過程變得“看得見”,從而構建出一個更加優美的音樂欣賞情境。教師要對于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深入的研究,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恰當、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構建多姿多彩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創造力得到提高。
(二)對視覺因素的科學應用
在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過程中,視覺因素的科學運用可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出更加有趣的教學策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提高自身的欣賞能力和積極性。在視覺因素與應用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結合不同的音樂作品做好調整和改進,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過去多由老師用語言來為大家描繪場景,但學生很難憑音樂的特質來深層次地理解音樂所呈現出的畫面特質。但如果動態地描摹景色,同時伴隨音樂欣賞,就能使學生在大腦里形成多維的形象。對不同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師也要有側重地選擇視覺因素的應用側重點,有張有弛地開展欣賞教學,避免過多地局限于“視覺音樂”之上,而忽視音樂知識的教學。
(三)提高音樂欣賞教學的深度
音樂不僅具有非常深奧的樂理知識,而且其還具有強烈的文化色彩,通過結合作者不同的生活時代和寫作背景,都能夠帶來一個全新的感受。這種音樂欣賞的方式,為學生的欣賞學習提供了一個更為具體的新途徑,它充分地結合了學生的視聽能力,引導學生打開思維,展開聯想,提高對音樂的欣賞理解。這種欣賞方式,也應該作為教學中的主要內容,使其發揮積極的作用。
四、結語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千萬不可忽視對于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視覺音樂”創新了學生的欣賞路徑,給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了更多的方式。教師要在課堂中善于利用這一方式的優點,將其與課堂內容完美地結合,并帶領學生對于音樂背景以及所蘊含的道理進行深刻的分析,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式,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趙靚.淺談初中音樂教育改革的發展與方向[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
[2] 王婷.淺議初中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J].新校園(閱讀),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