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華
摘? 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持續推進,我國城市化發展取得重要成果。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和生態環境發展的質量。生態環境監測對人民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當前,人們嘗試將物聯網技術與生態環境監測聯系起來實現對環境監測更高的效率。在生態環境監測中使用物聯網技術能夠給生態環境監測帶來很多好處,最明顯的優勢就是能夠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物聯網;生態環境;監測
中圖分類號:X835?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16-0149-0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mport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eople's health. At present, people try to conne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with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to achieve higher efficienc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 use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an bring many benefits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the most obvious advantage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Key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解決好生態環境監測問題是關系城市環境保護和人民身體健康的大事。必須做好生態環境監測問題這件事,加強生態環境監測問題應用研究,保護城市生態環境,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現代的生態環境監測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借助物聯網技術能夠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的科技含量,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的效率。同時,能夠相對減輕環境監測人員的檢測壓力。
1 相關概念
1.1 物聯網技術
現代的生態環境監測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征。需要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來提高檢測的效率和質量,物聯網技術就是可用于生態環境監測過程中的現代科技手段。物聯網技術是信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通過信息交換的方式實現物聯網與物品之間的信息聯結,完成對物品的智能化識別、定位、監控以及管理等工作。物聯網技術能夠將這一聯結過程擴展到任一物體之間,實現彼此的數據通信與信息交換。物聯網技術能夠幫助信息使用者迅速找到需要的信息數據,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
1.2 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主要指對人類生產、生活等產生影響的自然作用總和。人們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生態環境當中,并受到一定生態環境的制約和影響。為了擺脫生態環境的制約和影響,我們需要采取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為我們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活環境水平創造出一個更好的發展環境。
2 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應用的必要性
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應用的必要性主要從生態環境監測的過程進行分析,生態環境監測共分為三個步驟,包括調查研究、樣品采集以及數據分析。由于在這一過程中受到的不確定因素過多,容易影響生態環境監測的質量和標準。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監測質量受監測技術和設備等因素的影響。傳統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已經與現代生態環境監測標準不相匹配了,需要加快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創新,提高現代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因此,通過將現代的物聯網技術與環境監測技術相結合,可以確保生態環境監測者能夠在第一時間全面,準確地獲得有關環境監測對象各個方面的信息,并優化對環境監測對象的分析和處理。信息的差異化,從而改善了對環境的監測。因而,有必要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發揮物聯網技術的優勢。
3 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有些陳舊。盡管近年來物聯網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應用,但是在生態環境監測領域,大多數部門和機構仍然使用傳統的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并且物聯網的環境受到很大的技術限制。同時,生態環境監測標準和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大大降低了物聯網技術應用的有效性。其次,物聯網技術應用范圍有限。生態環境的總體狀況無法根據現有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從而導致數據不足,無法保證對環境監測信息的精確性,導致環境保護工作出現漏洞和不足。最后,由于當前物聯網技術還不是特別成熟,在實際操作中,其穩定性有待提升。
4 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4.1 在污水處理監測中的應用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和生態環境發展的質量。解決好污水處理問題對人民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對城市總體功能和綠色發展也具有重要影響。當前,利用物聯網技術對污水進行處理,提高污水監測的準確性和效率。能夠幫助污水監測人員全面了解水源區域的水質情況,幫助有針對性地解決污水處理問題。而且具備成本低,自動化程度高的優點。除了污水處理之外,也可將物聯網技術用于自來水水質監測中。通過傳感器傳輸的相關信息幫助監測人員實時把握水質動態,為監測人員提供分析的數據基礎,幫助有關部門制定水資源利用、管理決策。
4.2 在大氣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大氣污染是影響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要污染問題。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傳統的大氣環境監測方法是設置一定的時間和周期,通過觀察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來判斷一定時期內的空氣污染狀況。這樣監測起來程序比較復雜、繁瑣,工作人員忙于工作,根本無法及時監測空氣質量。監測機構和人員借助于物聯網技術,可以在環境監測區安裝能夠檢測大氣污染物濃度和類型的傳感器,以實現大氣污染狀況的實時觀察并及時接收檢測信息,從而實現對大氣污染物的動態檢測。利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時有效地檢測出空氣污染的情況,而且還可以減少監測人員的勞動時間,不斷節省成本。相關部門通過對大氣質量進行的實時動態監控,借助物聯網技術就能夠獲取精確的大氣監測數據。為監測人員提供分析的數據基礎,提高大氣環境監測的精確性,為有效治理大氣環境問題提供數據依據。有利于相關部門及時根據大氣空氣質量做出決策,為解決在環境保護和治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數據基礎。
4.3 在對重金屬監測中的應用
工業在快速地發展同時,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中,環境污染就是最大的問題。工業污染造成環境嚴重破壞,甚至嚴重影響人民身體健康。物聯網技術應用于重金屬監測,能夠改變傳統金屬監測難度大、控制難度大的問題,而且能夠實現對重金屬的動態監測和實時預警,提高金屬監測的效果。各工業單位應該加大物聯網技術研究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相關金屬監測數據采集,為監測人員提供分析的數據基礎。不斷實現金屬監測的質量,降低金屬污染問題,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5 物聯網技術在未來的發展趨勢
盡管物聯網技術現在已被廣泛使用,但在現階段它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隨著物聯網的深入使用,為了保證物聯網技術的成功應用,物聯網與云計算之間的關系會越來越緊密。能夠看到,隨著各種互聯網技術的改進,物聯網將用于多個行業中,應用的渠道也會越來越廣泛。物聯網借助信息技術發展能夠承載越來越多的網絡運營。同時,互聯網技術的運營地位也會越來越靈活。一方面,能夠調整生態環境的生態環境控制,提高生態環境的質量。另一方面,物聯網技術的用途會越來越廣,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生態環境監測能夠提高環境監測的效率,降低人力資源成本。人們可以通過移動終端和其他設備進行遠程監控。在正常操作條件下,它可能完全需要人工干預。因此,這種智能模型將逐漸成為物聯網技術的主流。在當今時代,云計算的概念已經開始,但是在這個階段,云計算還相對不成熟,但是已經可以看出廣闊的前景。因此,在新時代,物聯網技術系統應吸收營養,使其自身更加強大和獨立,并更好地為相關領域提供有效服務。
6 提高物聯網技術在現代生態環境監測效率的措施
6.1 不斷創新、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管理體系
要真正發揮生態環境管理監測的功能,需要建立完備的生態環境監測管理體系,發揮物聯網信息技術對生態環境的科學、規范作用。借助物聯網技術實現對生態監測系統的整合和創新,不斷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的質量。要推動建立不同類型生態環境的相應管理體系,提高物聯網技術的管理,通過構建跨區域,跨類別的生態環境的物聯網監控,實現不同生態環境數據和信息的有效交流和共享。
6.2 擴大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范圍
當前,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生態環境保護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范圍較小。比如,僅用于水質、空氣質量、金屬監測等范圍。相對限制了物聯網技術的服務功能。我們需要采取手段拓展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例如,可嘗試用于噪聲監測、廢物監測等領域中。不斷拓寬物聯網的應用范圍,提高環境質量體系中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發揮科學技術服務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作用。
6.3 要加大對物聯網技術研究實踐力度
物聯網技術需要以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支撐,要繼續加快推進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為物聯網技術發展提供技術支持。要繼續深入對物聯網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生態環境有效地監測和評價。一方面,有關部門要投入專門的人員和設備用于消息傳感器的研究,提高消息傳感器設備的穩定性,保障信息傳感設備的準確性。另一方面,物聯網技術是建立在網絡信息共享的基礎上,要繼續推進物聯網數據共享平臺建設,提高有效數據的分享與及時性。
7 結束語
在生態環境監測中利用物聯網技術,能夠提高生態環境監測的效率,減少生態環境檢測人員的壓力和負擔。同時,有利于擴大物聯網技術的服務范圍,為擴大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范圍,豐富生態環境監測方法奠定基礎。一般情況下,它可以建立更有效的遠程監視機制,并幫助監視程序實現動態監視,及時解決問題,還可以防止問題發生。
參考文獻:
[1]馬雪峰.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生態環境監測應用研究[J].數字通信世界,2019(12):188.
[2]張翔.現代生態環境監測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8):125.
[3]靳晉.現代生態環境監測中物聯網技術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0):4.
[4]胡元軍.淺談物聯網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6(30):122-123.
[5]吳林.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生態環境監測應用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7(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