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鵑
【摘 要】 目的:觀查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對心臟搭橋術患者實施連續護理的效果。方法:選擇桂林市南溪山醫院收治的實施心臟搭橋術活療的患者21例進行觀察(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隨機分成兩組后實施常規護理及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的連續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兩組實施心臟搭橋水治療的患者護理后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恢復時間及冠心病相關知識掌握評分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心臟外科進行心臟搭橋術后的患者采取連續性護理措施,可明顯減少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情況,并可提高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針對實施心臟搭橋術治療的心臟病患者實施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的連續護理效果顯著。
【關鍵詞】
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心臟搭橋術;連續護理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屬于臨床中治療冠心病作為常見的手術方式,通過對患者的綜合情況進行評估建立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為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能顯著緩解患者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癥狀,減少心肌梗死的發生率。術前術中及術后的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善惠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預后[1]。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實施連續性護理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分析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對心臟搭橋術患者實施連續護理的臨床護理效果,桂林市南溪山醫院針對收治的心臟搭橋術患者進行的分析及護理對比。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桂林市南溪山醫院收治的實施心臟搭橋術治療的患者21例進行觀察(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隨機分成兩組,A組10例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年齡50~79歲,平均(67.10±345)歲;B組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齡50~78歲,平均(67.12±3.39)歲。兩組實施心臟搭橋手術治療的患者之間的一般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可對比。
1.2 方法
隨機分成兩組后實施常規護理及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的連續護理,具體護理方式如下。
1)術前針對性評估:在患者入院后,于手術前針對患者的綜合情況進行評估,建立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為患者實施針對性健康宣教,講解術前、術中及術后的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2)連續性心理護理:入院后患者由于被告知即將手術均會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對手術的緊張及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應簡單向患者介紹手術過程、先進的儀器設備、手術室配置等,減輕患者對手術治療的緊張情緒;3)術后連續護理:術后告知患者手術非常成功,加以恢復治療及護理能顯善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手術7d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方式、深呼吸方式及功能訓練等,根據患者階段性的恢復程度制定針對性的飲食計劃,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有效調整,護理過程中為患者普及術后遵醫囑服藥的重要性及日常運動過程中注意事項及運動對于恢復的意義等。4)出院后隨訪連續護理:針對患者及患者家屬實施統一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出院后來院復診的準確日期及復診的重要性,為患者實施病情恢復程度、傷口恢復程度、用藥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建立出院隨訪計劃表,必要時進行門上隨訪,反復向患者強調冠心病恢復時期的相關注意事項,鼓勵及引導患者向連續護理小組實施的連續護理提出相應意見及不滿之處,及時進行改進,護理人員也應不斷反思及總結護理工作,在反思中優化,在優化中整改。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實施心臟搭橋術治療的患者護理后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恢復時間及冠心病相關知識掌握評分等指標。冠心病相關知識掌據評分總分100分,分數與知識掌握程度呈正比。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A組實施心臟搭橋術治療的患者護理后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0.00%(5/10),B組實施心臟搭橋術治療的患者護理后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9.09%(1/11),兩組相比:χ2=4.2955,P=0.038;兩組實施冠心病相關知識掌操評分等指標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1。
3 討論
冠心病患者在經歷過心臟搭橋手術后自身缺乏自我護理能力,需要通過外界專業的力量提高手術治療效果。由于心臟搭橋手術的復雜性及特殊性,使得患者治療后極易出現并發癥現象。因此高質量的持續性的護理手段能有效提高手術治療效果。此外,在心臟外科建立連續護理小組為實施心臟搭橋術治療的患者實施連續護理還能幫助患者提高手術治療的自信心,增強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2-4]。提高患者往后生活的自理能力,培養患者正確的飲食生活習慣,減少不良預后的出現,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5-8]。本次觀察的結果數據顯示,實施連續護理小組的B組心臟搭橋治療患者護理后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恢復時間及冠心病相關知識掌握評分等指標明標明顯優于實施常規護理的A組心臟搭橋心臟手術治療的患者,說明連續護理的護理效果顯著,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由此可知,針對心臟搭橋手術治療的患者在心臟外科建立連續護理小組實施連續護理的臨床效果較為顯著。
參考文獻
[1] 劉彤,王宏偉,趙健.連續護理方法對心臟外科冠脈搭橋術后患者的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6):1-3.
[2] 許秋晨.連續護理方法對心臟外科冠脈搭橋術后患者實施的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04(38):7407.
[3] 宋麗英.對心臟外科冠脈搭橋術后患者實施連續護理的效果探討[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8):96-97.
[4] 師志國.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對心臟搭橋術患者實施連續護理的效果[J].醫藥前沿,2017,07(24).
[5] 張劼,周筠,許紅陽.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對心臟搭橋術患者健康知識及術后康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6):19.
[6] 李昭.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對心臟搭橋術患者實施連續護理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06(04):76.
[7] 周立芹,高春枝,劉玉珍.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對心臟搭橋術患者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飲食保健,2019,06(05):190.
[8] 董麗花,楊艷莉.心臟外科連續護理小組對心臟搭橋術患者實施連續護理的效果[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0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