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護理中應用循證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30例采用循證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癥情況。結果: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7%、并發癥發生率為3.3%,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0.0%、并發癥發生率為2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急性心肌梗死護理中實施循證護理可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并發癥。
【關鍵詞】
循證護理;急性心肌梗死;護理滿意度;并發癥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高發病之一,具有發病突然,病情發展迅速的特點,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可導致患者致殘或死亡,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大大降低了生活質量[1]。因此,除了醫院常規科學的治療外,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癥[2]。本次研究選取了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病例,其中實施循證護理的患者護理效果更為顯著,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順序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60~73歲,平均(61.8±2.5)歲;觀察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62~71歲,平均(61.5±2.7)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分組討論。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指導健康飲食,按時給藥,做好記錄,如有異常及時聯系主治醫生,同時要囑咐患者要保證身體有足夠的休息。
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1)患者入院后,仔細了解患者的病情,積極有效的與其溝通,從而能夠了解患者對此病的看法及心理狀態,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護理措施,同時將循證護理問題明確指出,并深入分析討論,從而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2)循證護理問題明確后,為保證臨床效果的有效性,在網上查閱“急性心肌梗死、護理措施”等相關詞匯的有關資料,仔細閱讀并分析,選取安全、有效、可靠的護理措施,與護理變化相輔相成,從而制定循證護理方案[3]。3)開展循證護理措施,詳細內容有:①強化常規護理:嚴密監測患者的體征和心率變化,如有異常及時上報處理,護理措施根據患者的病情發展,隨時進行調整;同時對患者肌力的變化,進行觀察并作出評估,防止血腫擴大,對病情發展進行有效控制。②強化心理護理: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耐心傾聽其內心的想法,并鼓勵安慰患者;用專業的醫學知識及時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使其相信醫療技術,相信醫護人員,從而緩解心理壓力;向患者講解此病的相關知識,使其能夠了解此病的治療方法和護理措施,對此病有正確的認知,從而能夠更加相信醫護人員,在治療的過程中能夠積極有效的配合醫護人員[4]。③強化疼痛護理:利用音樂、視頻或積極交流等方式,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若患者疼痛劇烈難忍,可適當給予鎮痛藥物,從而改善患者生理的疼痛感。④強化康復護理:根據患者身體實際情況,協助患者進行屈伸運動,對肌肉給予適當的按摩護理;若患者病情穩定后,可進行如站立運動等主動運動。另外,要耐心協助患者進行坐起運動和行走鍛煉等,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加快身體的康復。⑤強化出院干預:囑咐患者嚴格謹遵醫囑用藥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如若發生不良情況,及時到醫院就醫,定期復查。
1.3 評價標準
根據《住院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護理干預實施中臨床滿意度情況進行評價,分為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同時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期間出現心律失常、心包炎、心力衰竭等并發癥情況,并做好詳細記錄。
1.4 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 23.0軟件,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表示方式為%,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96.7%高于對照組的80.0%(P<0.05)。見表1。
2.2 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3.3%高于對照組的23.3%(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多樣,病情發展迅速且具有發病突然的特點,常見引起的并發癥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5]。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給予正確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非常重要。在護理干預中,基于臨床護理經驗和科研結論設計的護理干預方案,即循證護理,以患者為中心,站在患者的角度分析問題,從而制定針對性的臨床護理方案,具有系統性、動態性和連續性等特點,提高患者整體護理的質量。循證護理開展中,對患者的心理狀態要特別關注,必要時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護理人員可向患者講解以往成功案例,能夠使其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積極的對抗病魔。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狀況,必要時進行疼痛護理干預等,減少并發癥發生情況[6]。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癥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提示循證護理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滿足患者的基本護理需求,構建良好的護理關系,并能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為患者減輕痛苦,進一步鞏固治療效果,促進病情的恢復。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是一種高效、科學的護理模式,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蘇紅梅,周云,曹靜,等.循證護理與常規護理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發心律失常效果的比較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08(09):1106-1107.
[2] 閻雪.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6,08(08):995-996.
[3] 朱佳華,徐潔蓮.循證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發癥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20):34-35.
[4] 洪英,馮卓范.循證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13):162.
[5] 吳立華.循證護理對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4-6,10.
[6] 王晶.循證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的影響[J].飲食保健,2019,06(1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