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兆斌
摘要:本文簡述了學校管理現代化的內涵,并強調了相關工作的必要性。同時,結合筆者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育的經驗,提出了重點突出人性化管理、共同增強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情緒、利用多種方式提升文化認同感、積極引入先進信息技術這些學校管理現代化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學校管理;現代化;信息技術
引言:
現階段,信息技術、互聯網得到了普及性的使用,對小學學校管理產生了一定沖擊,提出更多要求的同時,也提供了管理工作升級的多樣化手段。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動學校管理現代化、數字化是必然選擇,也是當前與未來學校管理工作發展的主流趨勢。可以說,對學校管理現代化進行研究與落實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一、學校管理現代化的內涵分析
學校管理是小學教學階段的重點工作,旨在有組織、有意識的對學生身心進行積極影響,促使其發展成為社會需要的、符合社會要求的人。該工作的展開與現代化有著緊密聯系,相輔相成且互為前提。對于學校管理現代化來說,其主要指在協調教育的過程中,依托新的教育管理思維、管理技術完成管理目標,且保證該過程具備高效率效果。就當前的情況來看,落實小學學校管理現代化建設具有極高的必要性。
二、學校管理現代化的必要性分析
第一,時代發展的必然。當前,資源逐步向著信息化的方向轉變,數字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學校管理與教學中,促進了學校管理方式的改變。此時,依托信息化手段完成學校管理現代化成為教育領域的新課題,其也是時代、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第二,提升教學質量的需求。教育改革進程的推行對教學質量提出了更多要求,且需構建起數字化學校。可以說,推動學校整體管理水平的增強、發展管理現代化具有極高的必要性。
三、學校管理現代化的發展對策探究
(一)重點突出人性化管理
在推動學校管理現代化的工作中,相關教師應當在現有環境基礎上進行調整與完善,解決實際問題,推動管理工作逐步、循序漸進的向著現代化的方向前進。在這一過程中,需要重點轉變傳統的教學管理理念,引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結合情感交流完成師生雙方的溝通與理解。例如,在進行思想品德教學中,可以使用動漫、視頻等形式完成教育,提升學校管理效果。依托這些具有人性化色彩的表達方式,能夠體現出學校管理教育與學生年齡特征的匹配性,降低課堂的枯燥程度,增強管理教育效率效果。
同時,在進行學生評價中,也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對傳統評價方式落實優化調整。在傳統的學生評價中,普遍將成績設定為唯一標準,這不僅不利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也對學校管理現代化的實現形成了阻礙。基于此,教師應當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評價中融合個性化評價因素、過程性評價因素、素養(學習主動性與創新性)因素等內容。例如,在進行學生思想品德評價中,可以結合學生的課堂活動參與積極性、助人為樂表現程度、尊重師長的表現情況等因素,使用學科教師評價、班主任評價、學生自評、小組學生互評等方式,完成對該學生品德的綜合性、客觀性評價,利用評價推動學生全方位發展。另外,教師還要重視學生意見建議的聽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開發、思想分享、質疑,促使更多學生主動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以此達到學校管理現代化的目標。
(二)共同增強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情緒
霍桑實驗的結果表明,行為與情緒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且情緒在實現組織目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將相應理論結果投射到學校管理中能夠了解到,當學生在學校生活中長時間處于情緒低落狀態(不舒適的情感體驗區),會降低其參與學校教學、管理及其他活動的積極性。同時,教師也具有情緒性,當其情緒飽滿時,會構建起更為輕松、和諧、有趣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其情緒低落時,會感染至學生,導致師生雙方發生對立沖突的概率增大,促使教學管理徹底失敗。這意味著,想要達成學校管理的現代化,就必須要對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情緒進行共同提升。
筆者認為,可以使用合理激勵的方式提升師生的積極情緒。針對教師來說,可以通過考核與獎勵調動其積極情緒。例如,可以結合教學情況、學生評價、備課情況、家長反饋等指標,構建起教師考核評價制度。為了實現評價結果的量化,需要使用專家權重調查法完成不同指標項目的權重與分值設定。對于達到一定分數、或是考核分數排名靠前的教師予以一定的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以此達到提升其教學管理積極情緒的效果。針對學生來說,教師應當在完成個性化評價的基礎上,及時給予學生正確行為、進步以正向刺激,包括表揚稱贊、加貼小紅花、家長群中公開表揚等等,提升學生的成就感及正向情緒體驗,延長其正確行為的時長,推動其更好發展。通過這樣的方式,推動了教師與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學校管理工作中。
(三)利用多種方式提升文化認同感
對于學校來說,若是其具備相對強烈的組織文化,則能夠提升學生保持正確行為的自覺性[2]。因此,在推動學校管理現代化的過程中,可以將學校文化作為學生行為潛移默化影響的因素,依托學校大環境完成對學生的培養。筆者認為,可以使用多種活動增強學生對學校文化的認同感,促進學校管理水平提升。具體活動如下:
第一,基于校園典型人物故事的“故事會”。結合校園文化、發展進程等選出校園人物,并以故事會的形式完成相應人物經典事跡的分享與講述,促使學生認識到獨特的校園文化。此時,這些典型人物也能夠發揮出榜樣的作用,推動學生更好發展,促使學校管理升級。
第二,講座與社會實踐活動。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校園文化的相關內容,展開專題講座或是主題實踐活動,使得學生明確、了解正確價值觀,提升學校管理的效率與效果。
(四)積極引入先進信息技術
現階段,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為學校管理現代化的實現提供了更多支持,換言之,將相應先進技術引入學校管理是小學及相關教師的必然選擇。在此過程中,需要構建起校園網絡平臺,實現信息管理的自動化。與此同時,教師還要主動將信息技術、互聯網融入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充足的學習資源。例如,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網絡中尋找與課程主題向一致的教學視頻、音頻、圖片資源,并使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實現教學方法的數字化,以此推動學校管理不斷向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四、總結
綜上所述,推行、落實學校管理現代化具有極高的必要性,是小學教育與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通過重點突出人性化管理、共同增強教師與學生的積極情緒、利用多種方式提升文化認同感、積極引入先進信息技術,推動了學校管理工作的現代化,促進了學生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佩琪.學校教育管理現代化的內涵、問題及對策建議[J].鄭州師范教育,2019,8(01):23-26.
[2] ?陳萍.中小學教育管理現代化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J].鄭州師范教育,2018,7(06):13-17.
(作者單位:延安大學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