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起榮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使得“智慧黨建”成為黨建的潮流。智慧黨建是把數據—問題—數據的大數據思維范式運用到黨建工作中,激活大數據驅動黨建工作實現現代化、大眾化和智能化,推進黨建工作整體集中智慧化升級的一項系統性工程。在大數據視閾下研究和推進智慧黨建工作,既有利于保障黨建工作的智慧化、可控性和穩健性發展,又有利于進一步提升全面從嚴治黨的效率和效果。
關鍵詞:大數據;智慧課堂;黨建模式
一、構建智慧黨建模式的必然性
因為要走在前列,所以不可回避。信息技術與人類生產生活交匯融合,突破了經濟社會的傳統邊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提出:積極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創新黨組織活動內容方式,推進“智慧黨建”,使黨內政治生活始終充滿活力。只有不斷用科技手段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才能真正煥發出黨建工作的無限生機。
因為要凝心聚力,所以不可回避。大學生是祖國建設的未來,大數據背景下需要加強黨建工作,這樣才能夠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觀念,促進大學生思想的健康成長。同時,高校智慧黨建平臺是互聯網信息技術在黨建領域的創新應用,高校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構建智慧黨建平臺,能夠有效地提升對黨員的科學化和現代化管理水平,通過平臺也能夠加強黨員和群眾之間的聯系,提高黨組織服務于高校管理和高校育人的水平,從而幫助高校為黨和國家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高質量接班人和社會的建設者,同時構建高校智慧黨建平臺也是提高高校黨建工作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二、大數據視閾下智慧黨建的運行理論及策略
(一)構建由各種移動智能終端搜集數據的黨建大數據云。構建由各種移動智能終端匯集的黨建大數據云,一方面必須廣泛地利用大數據技術和現代科技支撐的各種智能終端,解決黨建數據的輸入路徑問題;另一方面要解決黨建信息輸入的數據體量問題、輸入數據的分類存儲和安全問題。這兩個方面的問題,從技術上解決都不是易事。首先,黨建信息引入的路徑問題,需要與各類智能終端開發商和運營商合作,將黨建信息源源不斷傳入黨建大數據云。這里涉及智能終端開發商和營運商的合作方式、利益分配及信息輸入等內容。其次,大量級的數據存入后如何分類管理,保存的形式、技術、安全性以及取用手段、制度、交易標準等,都是突破的研究。此外,黨建大數據云最為核心的技術是數據搜集技術和數據存儲技術。這兩項技術的應用,一方面需要依靠黨建數據資源的信息化輸入和移動智能終端的自動數據搜集輸入;另一方面需要依靠機器學習。機器學習,是一種使用反向傳播算法的自適應人工神經網訓練方法,它能夠通過大量級的數據輸入,呈現規律,迸發出“1+1≥2”的隱含信息資源和特殊爆發性信息資源價值。
(二)搭建智慧物聯黨員信息系統。2010年,我國把物聯網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并指出物聯網是通過信息傳感設備,按照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品與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在過去召開“三會一課”會議、開展組織活動等工作時,便于對黨員的考核,會有專門人員負責監督和查看黨員的參會情況。佩戴智能黨徽的黨員走過配備的天線門即可自動完成簽到,系統通過智能黨徽對黨員進行管理,則可以清楚查看到黨員的參會和活動情況。智慧系統的建立可節省勞動力,并在“物聯黨徽”中完成監督任務,更好的為黨建工作服務,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一體化黨建工作平臺。一體化黨建業務平臺是基于云計算技術搭建而成的智能型服務平臺。“云計算”是在社會信息化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產物,是在2006年被首次提出的,其被稱為繼大型計算機、個人計算機、互聯網之后的第四次IT產業革命,代表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趨勢。高校智慧黨建平臺的建設需要以黨建工作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利用網絡信息化技術來構建,并以實際需求來劃分平臺的各功能板塊。根據黨建工作的需求和目標,平臺的構建將由以下幾部分構成。首先要建立黨員信息管理系統,實現黨員信息的規范化和精細化管理。建立起師生黨員的信息庫,通過對黨員個人信息的采集、錄入、分析、處理和輸出等環節,推動黨員信息和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的管理,且通過信息管理系統,利用數據信息技術可以使黨員管理和工作的開展更具精準性,推動黨建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黨務服務的個性化發展。其次,構建黨校線上教育平臺,實現黨務學習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線上化,如在網上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務主題,制定黨的相關知識等網上學習任務,鼓勵師生黨員積極參與網上學習和心得分享,實現網上教育常態化。最后,建立黨員考試在線系統,實現黨員考核的信息化和科學化,基于計算機網絡技術構建起來的在線考試系統能夠彌補紙質考試的弊端,降低考試的成本,提高考試的工作效率,優化考試的結果,從而提高黨員考核的效率。
(四)有節制地融通更多大數據資源平臺為智慧黨建再賦能。黨要實現從內部的數據來驅動黨外部的工作,就必然須要“通道”,既能搜集黨員、黨組織和黨的忠實服務對象之群眾的信息,還能通過搜集的數據來驅動外部終端,完成引領群眾、幫助群眾、保護群眾等一系列涉及每一個群眾個體的全面自由發展中的每一個細節事務。為此,黨建大數據云就必須在一定調控措施的制約下存在,并接通民生領域的大數據,如健康大數據、扶貧大數據、生態大數據、產業和行業大數據等,以便于黨建工作能通過黨的內部智能處理具體實踐工作。如貴州黨建紅云,融通了扶貧大數據,黨員駐村扶貧就能將貧困人口的信息與訴求,通過黨建紅云來驅動,實現精準識貧和精準扶貧。
三、結語
黨建工作需要不斷地進行變革,智慧黨建對于高校的綜合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黨建機器人、VR體驗機、激光投影、區塊鏈、黨建音箱、GIS地圖等等,將在線上百花齊放,也將在線下閃亮登場。基于此,高校要明確智慧黨建平臺構建的重要性,結合黨建工作的實際需求,明晰智慧平臺建設的任務和目標,運用科學的方案來構建智慧黨建平臺,從而推動高校黨建工作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方海洋,左婭菲娜. 大數據視域下高校"智慧黨建"體系構建研究[J]. 探索,2018(3):116-122.
[2] ?李麗麗. "互聯網+"背景下基層監獄黨建發展特點與困境[J]. 學理論,2018,No.780(06):137-138.
[3] ?趙妍. 大數據時代高校\"智慧黨建\"模型構建研究[J]. 高教學刊,2018,000(021):185-187.
(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