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斌
摘要:對于電視節目而言,整體畫面帶給觀眾的感受能夠對節目播出效果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就必須要注重調焦技術和光線的科學運用。本文結合實踐,針對電視臺攝像中的調焦技術與光線運用技巧進行了探討和分析,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電視臺;攝像;調焦技術;光線運用
在如今社會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電視臺攝像技術也不斷地更新換代。而要拍攝出質量更高的影像成片,攝影師也需要堅持學習,逐步優化自己的攝像水平,熟練運用多種多樣的技巧。在拍攝時,即便采用同一臺攝像機,只要利用了不同的調焦技術和光線運用手法,也能夠表現出獨到的視覺效果,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因此,針對電視臺攝像中的調焦技術與光線運用展開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調焦技術的運用
(一)聚焦技術
聚焦技術主要使用于新聞類或訪談類的節目當中,因為被拍攝的對象在特定時間內會處在攝像機的固定方向上,不會隨意發生改變,因此攝像人員只需要把焦點聚集于這一位置,就可以拍到質量較高的畫面。要注意的是,此種技術的運用需要對景深距離進行科學控制,保證拍攝對象可以一直處在景深區域的中心點。所以,如果外部攝像環境發生了轉變,例如光線開始變暗,就必須要立刻進行補光,保證可以清楚地找到焦點。聚焦技術對拍攝要求不高,只需要被拍攝的對象不隨便移動位置即可,因此在新聞一類的節目中運用十分廣泛。
(二)跟焦技術
這一技術主要是指拍攝所用的設備依照被拍攝對象的位置移動而隨著進行焦距的調節,讓拍攝到的畫面始終保持較好的清晰程度。采用跟焦技術時,一定要堅持“近順遠逆,近快遠慢”的原則,這一技巧也是通過大量實踐而得到的寶貴經驗。具體而言,若是拍攝對象逐漸朝著鏡頭的方向移動,那么就應當對聚焦環實施順時針的調節。與此同時還要控制好轉動的幅度,即依照距離的接近程度來逐漸增大幅度。同理,如果被拍攝的對象逐步遠離鏡頭,那么就應當對聚焦環實施逆時針的調節,并根據距離的擴大情況將幅度調小。另外,在跟焦技術運用時,也需要堅持“焦點前置”這一原則,其主要是根據拍攝景深的需求而定的。若是拍攝對象一步步接近鏡頭,那么就要把焦點往靠前的位置調節,如此可以確保被拍攝對象能夠完整、清晰地呈現在畫面中。例如在人物拍攝的時候,攝像人員通常會把焦點固定在人物鼻尖的位置,讓整個人臉可以清楚地展現出來。
(三)移焦技術
進行電視節目攝像時,通常會有多個拍攝對象在同一個鏡頭中出現。對于此種情況,就要結合具體的拍攝需要,找出重點拍攝的目標,將焦點放在這一位置。與此同時把握好景深的范圍,保證重點突出的被拍攝對象可以遠離景深距離,以此達到移焦的效果。如此一來,節目畫面會顯得更加生動立體,當觀眾觀看節目的時候,就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畫面中的重點,避免了鏡頭當中其他人事物喧賓奪主的情況出現。采用移焦技術的關鍵就是要把握好景深距離,讓前后景之間可以有一方保持在清晰的狀態下,而另外一方則以虛化的形式出現。采用這樣虛實轉變的手法來表現拍攝目的和重心,吸引觀眾的注意,所以攝像者需要熟練運用景深調控技術。總體來看,移焦技術在電視節目攝像當中運用也十分普遍,具體的使用技巧需要依照節目的情況來確定。
(四)虛焦技術
所謂虛焦,指的就是保持焦點的虛化狀態,讓被拍攝對象的周圍環境或背景都能夠處在景深距離之中,以此確保被拍攝對象清楚地呈現,突出節目畫面的層次感。進行電視節目攝像時,拍攝人員應當聯系節目的實際需求,調節好焦距和光圈,同時要和虛焦點之間保持動態變化的距離,讓被拍攝的對象可以從清晰轉化成模糊,或者由虛變實。這樣的技巧可以讓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進而更為明確地體會到拍攝主體在畫面中產生的距離變化,增強畫面的真實感。通常情況下,該項技術多運用于電影和電視劇拍攝,在有的紀錄片中也獲得了廣泛應用。
二、光線的運用
(一)合理利用自然光
自然光的應用對于電視節目攝像而言極為重要,該種光具備了很多優勢,例如光線均勻、亮度較高、覆蓋范圍較廣等等。因此進行電視節目拍攝時,自然光便成為了入境光源的首選,只要利用好自然光,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優化成片效果。然而,自然光線會隨著時間、天氣、場景等因素的變化而產生相應的轉變,因此調控起來存在一定困難。例如晴天光線充足,正午光線刺眼,晚上光線暗淡等。作為專業的攝像師,就必須要把握好自然光線的變化規律,結合上述多種因素與光線的特征,做到科學有效地利用,以此為觀眾呈現出更加優質的節目畫面效果。一方面要做到正確挑選光源,另一方面還要著重烘托出畫面的氛圍,讓自然光線能夠對不同的場景進行渲染,提高藝術表現力。
(二)靈活運用人工光
由于自然光線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在拍攝時,只采用自然光可能無法滿足實際拍攝需要。這時就必須進行人工光的運用,對節目效果進行完善,達到補償畫面的目的。在此過程中,首先要找準主光源的位置,這對于拍攝燈光亮度、畫面的清晰度和逼真度均會產生極大的影響。確定主光源的時候,還應當充分考慮到拍攝對象的活動區域以及主機擺放的方位,因為只有在確定好人物活動區域之后,才可以更好地調節主光源強度、高度與照射區間。當所有的機位全都確定下來以后,才能切實地結合拍攝任務及內容挑選出最為恰當的角度和方向,進而布置好各類不同的光線。具體而言,首先要調節好離攝像機位置較近的景物光線,讓其呈現出稍顯暗淡的狀態,而遠處的光線則需調亮一些。其次,當需要對拍攝目標進行照明的時候,也要盡可能地還原自然光線的效果,讓最終呈現的畫面更加真實。
結束語:
當前攝像技術不斷升級和發展,但要獲得更好的成片效果,歸根結底還是要重視技術的運用。拍攝人員要合理利用聚焦、跟焦、移焦、虛焦等調焦技術,同時做到靈活運用自然光和人工光,為廣大觀眾呈現出更多優質的畫面。
參考文獻:
[1] ?張玉彬.電視臺攝像中良好運用調焦與光線技術保障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3(17):281.
[2] ?劉正祥.電視臺攝像中的調焦技術與光線的運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8(22):201+203.
[3] ?邢躍輝.探析電視臺攝像中的調焦技術與光線的運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7(17):211-212.
(作者單位: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制播中心攝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