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謙 趙博 敖蕓

【摘要】目的 觀察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臨床治療中的作用。方法 選擇2016年1月~2019年8月時段到我方醫院接受治療的4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將隨機數字表法作為分組依據,劃分為對照組(n=23)以及觀察組(n=23),對照組接受常規藥物方式進行治療,觀察組將其治療方式作為基礎,并行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方式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療效多項相關指標、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1 d內心肌缺血發生時間、心肌缺血發生次數情況,并予以對比分析。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者組間對比AHI、SaO2平均值以及SaO2最低值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上述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患者組間對比1 d內心肌缺血發生時間、心肌缺血發生次數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上述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3.04%明顯較對照組26.09%低(P<0.05)。結論 對阻塞性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予以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干預,能夠有效改善血氧濃度,并降低心肌缺血等不良現象發生率,在臨床中應用效果理想。
【關鍵詞】冠心病;阻塞性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持續氣道正壓通氣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1..02
阻塞性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在臨床中屬于睡眠呼吸疾病之一,其發病原因尚且不是十分明確,患者多伴有白天嗜睡以及夜間打鼾、睡眠出現暫停等現象[1]。如果患者出現呼吸暫停,很容易引起高碳酸血癥以及低氧表現,進而導致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一系列并發癥。阻塞性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是患者在睡眠過程中上呼吸道出現完全性或者部分性塌陷,從而呼吸暫停等[2]。就目前而言,我國此疾病發病率較高,且多發生于男性,屬于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一旦發生,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在治療方面不僅僅應當予以常規藥物進行干預。基于此,本文就我院特定時間收治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開展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9年8月時段到我方醫院接受治療的46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將隨機數字表法作為分組依據,劃分為對照組(n=23)以及觀察組(n=23)。對照組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齡40~79歲,平均年齡(64.76±6.43)歲;觀察組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齡41~79歲,平均年齡(64.75±6.40)歲。組間多項資料經過統計學軟件對比(P>0.05),可予以對照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藥物方式進行治療: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單硝酸異山梨酯片,20 mg/次,2次/d;辛伐他汀,20 mg/次,1次/d;美托洛爾,12.5 mg/次,2次/d;厄貝沙坦,20 mg/次,1次/d。
觀察組將其治療方式作為基礎,并行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方式干預:呼吸機為瑞思邁,6~18 cmH2O為壓力,每晚進行治療,時間為每次不少于4 h。
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6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療效多項相關指標、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1 d內心肌缺血發生時間、心肌缺血發生次數情況,并予以對比分析。療效多項相關指標:AHI(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aO2(血氧飽和度)平均值以及SaO2最低值。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 21.0統計軟件中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比較,以率(%)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x±s)表示,若P<0.05可認為有統計學意義,P<0.01有非常顯著性的差異。
2 結 果
2.1 療效多項相關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組間對比AHI、SaO2平均值以及SaO2最低值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上述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生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3.04%明顯較對照組26.09%低(P<0.05)。
觀察組23例,心律失常2例,心律失常1例,總發生3例。
對照組23例,心律失常3例,心律失常3例,總發生6例。
2.3 1 d內心肌缺血發生時間等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組間對比1 d內心肌缺血發生時間、心肌缺血發生次數情況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上述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觀察組,干預前1 d內心肌缺血發生時間(57.42±11.02),次數(9.42±2.36);干預后1 d內心肌缺血發生時間(14.69±9.42),次數(3.12±2.36)。
對照組,干預前1 d內心肌缺血發生時間(57.40±11.00),次數(9.40±2.35);干預后1 d內心肌缺血發生時間(50.42±17.42),次數(8.00±2.42)。
3 討 論
阻塞性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冠心病之間存在密切關系,于冠心病而言,此疾病與年齡、糖尿病、性別、吸煙等因素不同,屬于獨立危險因素,一旦合并發生,會大大增加病亡率[3]。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療效多項相關指標、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1 d內心肌缺血發生時間、心肌缺血發生次數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說明對阻塞性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予以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的效果理想。由于此類患者通常會伴有胸痛胸悶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是由于呼吸暫停會增加兒茶酚胺、血管緊張素等物質的分泌,肺動脈壓力等會增加,此時便會降低新功能,且增加心臟負荷,進而出現低氧血癥以及高碳酸血癥,引發心肌缺血;除此之外,還會增強迷走神經的興奮程度,增加心律失常發生率。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方式同鼻腔相連接,是一種小氣泵(可產生壓力),且這種壓力能夠保持在一定值,患者在睡眠中時,能夠幫助預防上氣道塌陷,從而獲得治療效果。此外,不管是白天還是夜間,能夠幫助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程度以及氧化反應,從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并改善內皮細胞功能。
綜上所述,對阻塞性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予以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干預,能夠有效改善血氧濃度,并降低心肌缺血等不良現象發生率,在臨床中應用效果理想。
參考文獻
[1] 王海威,劉會苗,鄭振宇.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難治性高血壓的影響[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2017,24(10):42-44.
[2] 楊 歡,施渝彬,董慧幸,等.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對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4和脂聯素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7,25(8):720-724.
[3] 王奇民,姜 明,童 磊,等.持續氣道正壓通氣與口腔矯治器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關系變化[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7,45(5):23-27.
通訊作者:敖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