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張曉玲 王冬穎 楊靜
【摘要】新型冠狀病毒(簡稱新冠)屬于β屬的冠狀病毒,有包膜,顆粒呈圓形或橢圓形[1]。新冠已被納入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管理。醫院普通病房作為收治患者的重點場所,有著人群流動性大、工作人員防護等級低、潛在感染風險大等特點,在新冠流行期間如何做好普通病房的防控工作,避免出現群體性事件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依據國家健康委員會給出的相關方案,結合醫院的工作實際,將我院普通病房的防控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普通病房;防控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1..02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來,我院設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統籌安排醫院的防控措施,使全院人員高度重視防控工作,并嚴格遵守相關管理規定、流程和方案。結合醫院的疫情防控實際,基于住院工作流程全員化、全程化、全責化制訂的綜合醫院普通病房防控策略,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建議和指導[2],以期為有效防控呼吸道傳播性疾病提供建議和指導。
1 人員的管理
1.1 患者及陪護人員管理
1.1.1 新入院患者管理
科室設置過渡病房,新入患者及家屬安置在過渡病房內觀察3天,詳細詢問流行病學史(重點有無外地旅居史、發熱人員接觸史等),必要時進行血常規、胸片、體溫檢查并做好記錄。觀察期間如無發熱伴呼吸道癥狀的再轉入普通病房;如有發熱病史的患者,盡量不收入普通病房,在發熱門診或急診特定區域留觀,進行進一步篩查、治療。收入院的患者需經急診或門診篩查后再收住,患者及家屬進入病區前要測量體溫,佩戴醫用口罩。
1.1.2 在院患者及陪護人員管理
①病房進行責任制管理,護理人員相對固定,根據患者數量彈性排班,合理調整班次,在病區工作量允許的情況下護理人員盡量3班制改為2班制,這樣可以保證有輪休人員,從而減少工作人員與患者的接觸人數以減低相對感染風險,在防護用品緊缺的情況下也降低防護用品的消耗。②患者不能隨意搬床,通向樓道的門窗關閉,減少科室間患者流動,每日實行日報告、零漏報制度,如病區患者有不明原因發熱情況時,立即給予單間隔離并上報醫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③做好健康教育,住院期間患者禁止外出,需外出檢查時做好防護,指導患者及家屬洗手方法及時機,注意打噴嚏、咳嗽等禮節。④發放患者調查問卷,掌握患者及家屬對疫情知識的了解、心理狀態,消除不必要的緊張情緒,使患者積極配合防控工作。⑤陪護人員在醫療區域內嚴格佩戴醫用口罩,人員固定,陪護人員進入病區前進行病區管理制度宣教,在詢問旅居史等的基礎上簽署告知書,留存姓名、身份證及電話號碼等信息,按要求在指定區域活動,禁止出現互串病房、聚集聊天等情況。如有條件科室實施無陪護管理,住院期間原則上不安排探視,因特殊情況確需探視的,進行詳細篩查備案,報負責人同意后方可安排。⑥醫療衛生材料一般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到一人一巾一帶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人際傳播[3],患者的各項治療及操作盡量集中進行。⑦陪護人員減少外出,工作人員提前一天統計三餐用餐數量,跟食堂聯系給予送餐到科室。避免出現由家屬外出預約檢查的情況,由工作人員統一進行電話或現場預約。
1.2 工作人員管理
①上崗前測量體溫,身體無異樣方可上崗,戴一次性工作帽、醫用外科口罩(4 h更換)、眼罩或面屏、隔離衣等防護用品,如有條件可加穿一套分體工作服,下班后有條件的進行浸泡消毒后送洗,如無條件每日清洗,可固定地點進行紫外線照射消毒。②對新冠的防護知識及穿脫隔離衣、防護服等進行培訓,并全員考核驗收,合格率均應達到100%。嚴格落實手衛生,嚴格落實消毒隔離制度。③在疫情期間離開駐地的工作人員推遲上班時間,嚴格執行隔離制度,隔離期滿經院防控專家組鑒定無異常后方可恢復工作。對所屬人員進行嚴格的管理,非班時間嚴禁出入人員密集場所,未經批準不得擅自離開駐地。④上班期間嚴禁私自出醫院營區,院內發放、接收物資及外聯要指定專人負責,做好防護措施。醫務人員在洗澡、進餐、喝水等需摘口罩時不能聚集,盡量減少全院會診,除急會診外,科間會診可視情況采取電話會診形式,不進行大型的交接班及會議,對于需傳達的內容可通過電話、微信或視頻云的方式進行。對發熱患者需進行緊急手術時,參照高風險區域工作人員防護標準執行。⑤做好工作人員的思想及防疫管控教育工作,尤其對工作人員的家人進行共同教育及管理,并積極鍛煉身體[4],避免出現緊張恐懼、心理問題及情緒障礙[5]。⑥設立科室安全員,負責對病區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的防控進行培訓、教育、監督、檢查。根據醫院通知預備2~3名思想積極、業務強、客觀困難少的護士,作為醫院抽組支援及科室突發事件的應急人員。安排孕期及哺乳期護士盡量從事不直接接觸患者的輔助或保障班次。
1.3 其他人員
嚴格區域管理,送餐、物資配送、垃圾回收等工作由專人負責,盡量不進入病區內,在指定區域內進行交接,病區有儀器及公共設施損壞需維修時,進入病區維修人員必須做好個人防護,盡量減少保障人員進入病區。指定專人負責標本接收轉運工作,嚴禁患者及家屬自行送檢。保潔人員管理同樣重要,及時與保潔公司溝通,指導保潔人員落實好自我防護,對消毒液的配比進行監督指導登記。
2 病區環境管理
保持空氣新鮮,每天室內要通風最少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每日結束診療活動后對工作區采用紫外線燈照射等方式進行空氣消毒;用75%酒精落實每日2次物品表面擦拭消毒,盡量用一次性抹布擦拭,病區地面、外來輪椅、平車、快遞等物品用含氯消毒液進行噴灑消毒,掃床時進行濕掃,避免二次污染。做好終末處置工作,對床單位等進行臭氧消毒,并加強半污染區的消毒工作。復用醫療器械按感染防控要求做好初消。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疫情防控效果要作為各項工作的重點,形成人人防控,防控人人,人防人控的防控機制,實施群策群防,互聯互動網格化管理模式[2]。作為綜合醫院非感染病區,在工作中我們通過深入的思想教育,科學系統的防護,嚴格的人員管理及細節籌劃,使我們信心倍增,努力做好對疫情的聯防聯控。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我們學習到很多防控知識,也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提高了對傳染疾病的防控及管理能力,建立了詳實的防控管理制度,雖然有局限性,但希望為大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國衛辦醫函[2020]145號.
[2] 余 江,胡 琳,郭 琴,等,綜合醫院門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策略實踐.重慶醫學,2020,522-525.
[3] 張 濟,耿興義,曹若明,楊國棟,賈堂宏.全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研究進展.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51(4):108-112.
[4] 高東旗,秘淑萍,楊會鎖,等.某戰區部隊2007-2011年傳染病疫情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3,14(2):92-95.
[5] 高東旗,李 宏,王璐瑤,楊會鎖,李亞品.部隊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工作考核方法的建立及應用.解放軍醫藥雜志,2017,29(8):75-78.
通訊作者:楊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