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妍

每每說起蘇州,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出娟秀和諧的畫面,那江南氣質的小橋流水,那帶著韻律感的吳儂軟語,那鮮美中帶有本土特色的菱角、雞頭米做出來的蘇幫菜,那充滿歷史文化與文藝風情的平江路…… 那些地方總是熱鬧地擠滿了游客,有濃濃的生活氣息。然而蘇州是個有多元文化的地方,它有都市中煙火氣的嘈雜,也有遠離都市的安靜天然。
很多人都去過蘇州,但并不是很多人都去過陽澄湖半島,陽澄湖也不是只有大閘蟹有名。這片湖畔的半島區域橫跨陽澄西湖、陽澄中湖及陽澄東湖,有豐富的人文與自然風情,既傳統也現代。它有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與寒山寺、靈巖寺、保圣寺同時代的重元寺廟,有畫師手工畫了4個月屋頂油畫的國內最高天主教堂,有一路櫻花樹和蘆葦蕩的沿湖自行車道,還有一片將生活與求知結合起來的療養型度假區“音昱水中天”,包括亞洲最大的水療中心、中國最早引進的土耳其浴……島上的人們說這里是上海的后花園,沒錯,從上海出發來到這,駕車只花了1個多小時,安靜的藍天白云下,能更投入地享受生活的每一縷時光。

唐朝布袋和尚有詩云:“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陽澄湖畔,抬頭便見水中天,于平凡安靜的時光中感受到不凡,是一種對生活感悟的境界。于是,有情懷的人便把這首詩中“水中天”的哲學境界變成了現實。“音昱水中天”即由此而來。
這處安靜的遁世之所有著18.9萬平方米的度假區,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現代建筑、藝術與大自然的融合體。在設計之初,有中外三個設計團隊負責設計不同區域,其中如恩設計操刀的“白盒子”成為世界公認的建筑藝術佳作,曾榮獲2017年英國的Blueprint Awards藍圖設計大獎、2017年APIDA亞太室內設計大獎,及2017年A&D Trophy Awards設計大獎等重要獎項。
“白盒子”實際是典禮堂,因為外觀像是一個白色方形的禮物盒而得名。行走于“白盒子”之中,發現有部分墻面直接以玻璃做成,玻璃之外一定有對應的綠色植物。四季變化,植物也變換了顏色,像是從大自然直接取材,做了一幅活生生的色彩變換的畫作。人們在室內,不同季節可以看到不同色彩的風景。一排排實木整齊排列裝飾的墻面上,有幾個精心設置的位置有大小不一的窗戶,這樣自然光線便能從特定的角度投射進來,在木墻與地面和整個空間中形成美麗的光影。
“白盒子”的外圍有兩圈青磚壘砌的圍墻,磚塊都是從上海、蘇州的百年老宅拆下來的,每一塊都有時光的印記。磚塊穿插壘砌,凹凸不平,在不同時段的陽光照射下會產生不同的光影。
“意徑身心共養區”是另一棟主體建筑,亦不乏美麗的光影。船木是重要的設計元素。墻面是退役老船的船木,對應著整面通透的玻璃外墻,歷經歲月洗禮的船木接納陽光的投射,更有美麗寧靜的感覺。外層的玻璃墻面也帶有濾鏡,不同時段的陽光會折射出不同的色彩。

人們愛一間餐廳往往是被菜品味道吸引,而我被“意膳坊”(THOUGHT FOR FOOD)打動,首先是因為理念。餐廳講求均衡飲食,美味之余,注重自然環保可持續,讓食材的每一部分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行政總廚鄧錫漳(Paul Then)來自新加坡,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讓飲食更低碳環保又健康美味。
鄧錫漳掌管的廚房中,動物性食材只占30%,植物性食材則有70%。食材本土化是他非常看重的,可減少運輸成本帶來的碳排放。餐廳有20%的食材可以自足,因為有一座約2 000 平方米的農場。蒔蘿、茼蒿、迷迭香……各種各樣的食材,剛采摘下來就直接進廚房,新鮮上餐桌。剩下的大多食材則與本地農場合作,同樣新鮮多樣。
鄧錫漳的每一道菜都講究零浪費,食材可持續。例如,帶子中有一小塊肌肉咀嚼性太強,與帶子鮮嫩的口感不協調,便不能直接入菜,那么就打碎做肉汁。花菜的花冠好看,烹飪后可以直接擺盤,而莖部略為難嚼,就打碎成蔬菜泥做醬汁。冬南瓜瓜肉香甜軟糯,而冬南瓜籽不能吃,那么就用來熬湯。很多蔬菜水果沒用掉的部分會被用來榨果蔬汁。廚房專門買了分解設備,把那些不適合吃的邊角余料處理后加入肥料,“喂”給土壤,咖啡粉、香蕉皮等都是土壤的“食物”。
當然,只有食物好吃,讓客人覺得喜歡且珍惜,才是真正的不浪費。鄧錫漳的套餐菜單,每一套只有四道,比很多人對食物欲望的要低,滿足能量需求,也讓人吃完有輕松愉悅的感覺。低溫、慢煮、清蒸、輕炸,都是他偏愛的烹飪方式,簡單烹飪,保留食物的原味,就是食物最好吃的狀態。他說餐廳在不斷學習,同時也在不斷教育和引導客人。客人們接受了這樣的理念,就會把環保的意識傳播出去。
主廚帶領烹飪團隊來準備菜單,也少不了中醫師和營養師的協助。菜單上會標明每一餐的卡路里值,不會超過1 000千卡。食材選擇上,也有明顯的特點。雞肉和魚肉是主菜中最為常見的,動物性食材只選養殖的,不會選野生的。鄧錫漳幽默地說,自己是個“媒人”,專門給食材組合配對。每一道菜對食材的組合和運用,既滿足客人需求,也不傷害地球,讓人和環境都達到均衡的最好狀態。

居于安靜的生活中,并不代表無趣,恰恰相反,當一個人安靜下來,才能更關注自己。在音昱水中天,反復聽身邊人提及“正念”,“正”即關注今日當下,而“念”則是對周圍環境的感知,這是一種生活狀態,也是一種態度,把全副心思關注于自己正在做的事,那件事也會快樂得更具體。
早起,去冥想洞做1小時冥想,洞中光線弱,讓人對聲音的感知更敏感。音束、水晶缽、頌缽……輕盈綿長的音效讓腦波的頻率慢下來,整個人也放松下來,聲音的療愈很特別。水邊練一段瑜伽或是普拉提,一邊鍛煉身心,一邊聆聽大自然的聲音。或者上一堂營養課,和中醫師學學《黃帝內經》,了解五行養生,那些平時不太會精心花時間去做的事情,都變得有趣而珍貴。


在咖啡廳學著制作一杯花茶,再去賞析它,也很特別。可以沖泡出晶瑩的寶石藍色的蝶豆花,加兩片檸檬,因為花青素遇到了酸,而瞬間變成夢幻的紫色。蝶豆花茶原本沒什么味道,而加完檸檬和蜂蜜,就變得酸酸甜甜、口中生津了。再學做一個生胡蘿卜蛋糕,竟發現傳統的制作方式經過改良后,可以更加低熱少油。椰子油可以代替黃油, 槭樹楓糖漿可以代替糖,原料也沒必要都烘焙成熟的,配料統統打碎再塑形,也能創作出新版本的胡蘿卜蛋糕,口感更清新。
陽澄湖畔的春日很美,晚霞常常泛起粉紅色,沿著棧道散步,欣賞廣闊的陽澄湖景、陽光、藍天和水邊的花草,而不是想著生活的其他瑣事,整個人會覺得很快樂。這便是享受當下生活的“正念”力量。
蘇州音昱水中天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陽澄環路199號
電話:0512- 6788 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