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短視頻 著作權 屬性 獨創性 判斷
作者簡介:閻涵,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識產權。
中圖分類號:D923.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253
短視頻作為當下最熱門的新興產業之一,其發展之迅猛可謂有目共睹,而因短視頻侵權引起的糾紛也不斷出現。在侵權糾紛處理中需要認定短視頻的著作權屬性。本文通過分析法院對短視頻案件的著作權屬性的認定,結合學界現有的理論,針對短視頻的獨創性進行分析,為短視頻著作權屬性的判斷提供參考意見。
我國著作權法采用了作者權法國家普遍采用的作品保護模式,該模式下只有當作品體現出一定獨創性高度時才成為法律意義上的作品而受到著作權保護。短視頻是否屬于作品,決定了其受何種法律保護以及受保護的程度。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時也對涉案短視頻是否構成作品進行了判定,但對獨創性判斷的意見不盡相同。
(一)我國法院對短視頻著作權屬性的不同認定
對于短視頻的著作權屬性,法院有兩種認定:一種認定其構成作品。比較典型的案件是微播視界訴百度案。涉案短視頻由作者獨立創作并上傳在原告公司旗下“抖音”短視頻平臺,該視頻系參加黨媒活動拍攝,活動組織者發布了該活動手勢舞示范視頻。涉案視頻短視頻整體時長為13秒,視頻內容為一蒙面并穿黑色帽衫的男子站在天空灰暗、地面開裂、電線桿傾斜、樓宇殘破的廢墟中,用手勢舞進行祈福,祈福后,鏡頭由近及遠拉伸,地裂合攏、電線桿豎立、綠樹成排、藍天白云重現、表演者衣袖變紅等畫面變化,整個過程伴隨音樂。被告辯稱該視頻不構成作品,法院認定該視頻構成作品。 另外,在快手訴華多案中,涉案視頻系作者獨自創作、拍攝并發布于原告快手公司旗下短視頻平臺“快手”APP中,內容為事先設計好的用自行車打氣筒給汽車輪胎打氣的情節,并配有臺詞和字幕。法院認定涉案短視頻構成作品。
另一種認定是認定短視頻不構成作品,但可以作為錄像制品受保護。比較典型的案件是梁智訴天盈九州案,涉案視頻為二作者共同拍攝的與曾經拾得的野狼幼崽共同生活并馴養的多個片段。一審法院認為該視頻不符合作品所需的獨創性要求,為錄音錄像制品。 另外,在央視國際訴暴風公司案中,原告央視國際為國際足聯2014巴西世界杯中國大陸唯一指定轉播方,對其制作的2014巴西世界杯電視節目享有信息網絡傳播權。被告將配有央視解說、字幕、“cctv標志”的2014巴西世界杯賽事轉播視頻錄像進行了剪輯,提取出進球集錦及賽場花絮等,制作出多個短視頻投放于其網站及PC視頻客戶端中,向公眾提供在線播放服務。被告并未辯稱涉案短視頻不屬于作品,并在其抗辯中間接承認涉案短視頻是“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法院在審理時主動對涉案短視頻是否構成作品進行了判斷,認定其屬于錄音錄像制品。
(二)屬性不同對短視頻保護的影響
對于一部視頻而言,其只要是連續活動的圖像,即受《著作權法》保護。對于獨創性達到一定標準的,作為作品保護,而未達標的則作為錄音錄像制品進行保護。作品與錄音錄像制品在保護模式和程度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差異。其差異體現在:
第一,權利歸屬不同。電影作品的權利人是制片人,類電作品不強制規定制片人身份,一般以電影類推的制片人為權利人,另有約定的依約定。而對于錄音錄像制品,權利人一般是視頻的攝制者,對于純電腦合成的作品則為制作者。故對于視頻是否構成作品的判斷可能影響權利人的歸屬,若一部視頻被判定為錄音錄像制品則可能導致視頻創作的參與者權利喪失。
第二,保護期限起算點不同。類電作品與錄音錄像制品的保護期均為五十年,但起算點不同。類電作品的保護期自首次發表之日起至發表后五十年的12月31日。錄音錄像制品保護期自該作品首次制作完成之日起,截止于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第三,權利內容不同;對于類電作品,其作者享有《著作權法》第九條所規定的十七項權利,而對于錄音錄像制品的制作者,僅享有其中的四項,分別是即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在短視頻著作權侵權案件中,侵犯這四項權利的案件占大多數,錄音錄像制作者的財產權利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但個別案件中原告主張的其他權利不能得到法院支持。例如在梁智等與北京天盈九州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著作權侵權糾紛一案中,由于龔敬、梁智主張權利的視頻并未構成類電作品,故其主張各被告侵犯其署名權、發表權、修改權、廣播權及改編權的訴訟請求法院未予支持。
此外,對于署名權、發表權這一類具有精神屬性的權利,錄音錄像制作者同樣不能具備。
除去以上列出的差異外,還存在不常見于短視頻中二者的差異,如錄音錄像制品可能涉及其他權利人等。縱觀以上二者保護程度上的差異可以看出,對于錄音錄像制品的保護程度要全面低于類電作品。
以上案件中,不管是認定構成作品還是認定不構成作品,法院皆對短視頻的獨創性進行了認定。因此,獨創性是認定短視頻構成作品的關鍵。筆者認為,準確認定短視頻的獨創性,需要借助獨創性的三層次理論。
(三)短視頻著作權保護中的特有問題
1.創作難度是否影響獨創性認定
創作難度可以理解為創作相同水平的作品所需要具備的知識、技能或消耗的時間等。低創作難度意味著大家都可以創作出相同水平的作品,創作難度越高,可以創作出相同水平作品的人越少。在判斷此類問題時,證據永遠不能證明某一作品是否具有足夠高的獨創性,因此也法官也永遠不能做到真正的客觀,只能在主觀的判斷上盡量客觀。這是判斷獨創性高度中最大的難點,而創作難度即是一個判斷過程中因為主觀而容易陷入的誤區。梁智等與北京天盈九州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一案中法院認為“其每段視頻的場景單一、內容簡單、創作難度不高,屬于普通人運用通常技能即可完成的勞動成果,與法律規定要求的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創作高度不符,應當屬于錄像制品?!睍呵也徽撛撘曨l是否屬于作品,以“創作難度不高,屬于普通人運用常用技能即可完成的勞動成果”作為判斷的依據欠妥。版權這一概念的確立本是保護作者權利,而保護作者的權利在更高的層面上體現為對創作的激勵、而再上一個層面則是促進文化的繁榮。我國《著作權法》第一條確定了立法目的,其中“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為我國著作權法立法之根基,而“創作難度不高,屬于普通人運用常用技能即可完成的勞動成果”與短視頻產業的全民參與所產生的龐大市場之間有著直接的矛盾。保護作者權利與促進文化事業發展并不沖突,而將“普通人運用常用技能”作為依據將此類作品排斥在著作權法保護范圍之外,則與“促進文化事業發展”背道而馳。在判斷獨創性的問題上首先應當遵循一個絕對的客觀標準,即不與立法原則相沖突。
2.創作空間是否影響獨創性的認定
創作空間指創作時受約束的程度。體育賽事在創作時受到比賽實時性、場地以及機位等約束,在短視頻平臺的視頻在創作時受到平臺限定的時長約束,例如有些平臺的視頻時長限制是15秒鐘。此外還有背景音樂的約束,在選擇給定的背景音樂時只能選擇該平臺獲得許可使用的音樂。受到的限制越多、對視頻創作的影響越大,因此創作空間越小。微播視界訴百度案與快手訴華多案中被告均以視頻時長較短不足以具有獨創性為由提出抗辯,法院則認為視頻長短對于獨創性無直接關系,相反在較短的時長內體現出創作性表達,其獨創性更高。短視頻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由創作的,發布于視頻網站上的視頻,此類視頻的創作只受到法律的限制,可謂是相當寬松的。另一類則是創作于短視頻平臺受到平臺的時長等限制,其創作空間更小,在認定時對此類視頻的標準可以適當降低。
當下短視頻行業正帶動著經濟和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法律在其中的作用即是維持發展勢頭的穩定,所以當法院在對此類案件作出判決時應當充分考慮市場的繁榮與文化事業的發展,在此前提下盡量從客觀的角度去判斷短視頻的作品屬性。獨創性的判斷從來都是主觀的,而本文提供的思路,在不人為提高作品判斷的門檻的前提下,首先進行表層獨創性和中層獨創性的客觀判斷,然后提煉出獨創性符號并將其剝離,再對比剝離前后的作品表達的思想有無明顯區別,將可以客觀判斷的方面從原先純主觀的判斷中抽離,降低這些要素對主觀判斷的影響,同時將主觀判斷的部分縮至盡可能小,有助于從更加客觀的角度對短視頻的獨創性進行判斷。
注釋:
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與百度在線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著作權權屬、侵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北京互聯網法院 (2018)京0491民初1號判決。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與廣州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糾紛案,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2017)京0108民初49079號判決。
梁智等與北京天盈九州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著作權侵權糾紛案,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2016)京0105民初37647號判決。
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與北京暴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侵害錄音錄像制作者權糾紛一案一審民事判決書,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2015)石民(知)初字第752號判決。
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二審民事判決書,北京知識產權法院(2015)京知民終字第1055號判決。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504頁.
王坤.論作品的獨創性——以對作品概念的科學建構為分析起點[J].知識產權,2014(4).
王遷.論體育賽事現場直播畫面的著作權保護——兼評“鳳凰網賽事轉播案”[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6,34(1):182-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