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雨 貝金蘭
摘 要:自組織條件研究是物流系統自組織研究的基礎,通過自組織條件的研究,可以從物流系統的開放性、非平衡性以及非線性和系統的漲落等方面對物流系統自組織邊界進行設定。物流系統的自組織過程是物流系統借助自組織特征提高管理的切入點,通過失穩、競爭與協同的分析,確定物流系統自組織的基本框架。
關鍵詞:物流系統;自組織;系統漲落;沖突
中圖分類號:F25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3-0028-02
物流系統結構復雜,業務時間、空間跨度大,管理困難。自組織是系統的一種自我演化和發展內在機制,合理的引導和利用物流系統的自組織特性可以借力用力,通過系統自身的演變和發展的內在力量約束和收斂物流系統的行為。
一、自組織理論綜述
自組織理論主要研究復雜系統的形成與發展,即系統是開放的,在此基礎上系統是怎樣變化,自組織理論與耗散結構論、協同論密切聯系,在自組織體系中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1.耗散結構論。系統在開放的前提下,當遠離平衡狀態,非穩定時,當內部某個狀態參量達到特定臨界值,系統會產生漲落,在這個過程中,系統內部各要素非線性相關,從而使系統從無序向有序轉化,從低級向高級躍遷。
2.協同論。在復雜系統中,系統內部要素并非獨立存在的,各子系統協同工作,相互聯合,形成統一體。在協同學的觀點下,系統內部各要素競爭與協同,使要素相互影響,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
二、物流系統自組織條件
系統從無序到有序的演變需要具備一些基本的條件,根據耗散論的判別標準,依據物流系統的特點,物流系統的自組織條件可以分別從系統的開放性、非平衡性和非線性以及系統漲落等方面進行設定。
1.系統開放。系統的開放性是指自組織系統是開放的,系統與其他的外部環境要素存在著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系統與環境相互作用,持續交互,系統功能不斷演化和發展。物流系統必須與外部環境進行大量的交互才能實現系統的運轉,交互的內容以及數量等都會直接影響物流系統的運轉狀態。物流系統的開放性體現物流系統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基于工藝和業務運作的需要,物流系統內部的各元素之間也是相互開放的。在開放條件下,系統元素在信息、技術以及資源等方面相互配合,相互協調,通力合作,從而創造出了更高的服務價值。
2.系統非平衡。物流系統結構復雜,最簡單的物流系統也至少包含發運人、承運人、收貨人三個要素。物流系統中,各框架結構要素一般分屬不同決策主體,相互存在競爭與合作關系。各要素在競爭的同時合作,在競爭中協同,同時在協同的基礎上競爭,處于非平衡態。競爭、合作以及協同,使得物流系統遠離平衡狀態,使物流系統不斷優化、發展,從而實現物流系統自組織演變。
3.系統非線性。非線性是物流系統自組織演化的內在驅動力。非線性關系的系統元素,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各種作用力相互關聯起來,形成有機的協同合作。非線性使系統形成統一的整體,產生整體性行為,能使局部行為的影響得到放大,使局部之間互相影響,引起系統從穩定到不穩定,再由不穩定到新穩定的躍遷演化。
4.系統存在漲落,非穩定。物流系統外部環境的漲落使得物流系統遠離平衡,而且物流系統內部元素的非線性關系則使得系統內部變得不穩定。當非穩定性滿足一定條件的時候,物流系統將會在漲落的影響下發生質變與躍遷。
三、物流系統自組織過程
1.失穩。物流系統演化發展中,要經歷漸變到突變。漸變達到閥值時,物流系統失穩,從而為物流系統的層次躍遷創造基礎。物流系統的失穩主要有以下情形:一是物流業務范圍。物流組織在經歷長期的經營后,系統積累了運作經驗,而且物流業務在內容和數量上進行拓展。業務革新、范圍及數量的變化使企業運營方式趨于復雜,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當既有的模式難以滿足業務變化的需求時,系統的穩定性被破壞,失穩產生突變以適應變化帶來的影響。二是物流技術。物流技術更新發展速度很快,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多新的物流功能,功能的演化使得物流系統的運行方式也發生改變。物流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物流系統的功能演化發展迅速,當物流技術的發展累計使得物流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物流業務的需求時,物流系統失穩發生突變。
2.沖突。物流系統失穩后,系統要素的平衡關系被破壞,物流要素之間的關系會由協作為主轉換為沖突為主。首先,目標沖突。在物流系統內部,由于元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局部目標不同,穩定的系統能夠約束和引導局部目標實現協同,在系統失穩后,物流系統的局部目標的差異會引發沖突,甚至產生效益背反。其次,運作沖突。物流系統結構復雜,任何一項業務都需要多個元素的協同運作才能完成,業務的變更、發展需要不斷地調整系統元素的協同機制來實現。失穩后的物流系統,功能發生變異,系統要素之間的邊界和接口關系被破環,系統元素之間運作失去協同基礎。最后,產權沖突。物流系統的失穩,導致系統的功能被破壞,系統元素需要在新的模式創建過程中重新確定彼此的關系并調整相互的利益分配。由于相互關系的確定會影響局部在系統中的定位,收益分配會直接影響局部的利益,所以,失穩后的物流系統的各個元素之間會產生較為強烈的產權沖突。
3.物流要素協同。失穩后的物流系統產生沖突,沖突造成系統漲落。引導系統的漲落,通過漲落實現系統性能提升,是理想的系統自組織發展路徑。協同是平衡沖突,重構機制和內部運轉模式的核心和關鍵。首先,整體化的沖突協同。物流系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在平衡要素間的沖突時,需從系統的總體視角出發,利用系統的總體利益牽引各個元素,才能有效地平衡系統的元素間的關系,才能合理地將沖突要素的矛盾轉化為協作,實現沖突后的優化結構關系重組。其次,重點化的沖突協同。物流系統具有層次性,矛盾沖突分為層級內沖突與層級間沖突。不同的沖突對系統的影響程度不同,層級間沖突對整體結構具有重要的影響,層級沖突對微觀結構具有影響。對于沖突的協同,應該突出重點,根據沖突的主次關系,區別對待。優先考慮結構性沖突的協同,利用系統與環境的輸入、輸出關系,確定結構性沖突的協調模式。結構性沖突解決后,利用系統的目標,協同系統的層級沖突。最后,合理化的協同留白。沖突雖然會破壞系統的平衡關系,但是也會為系統的提升和發展創造條件,所以在協同化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保留部分沖突,通過協同留白,使得可控的沖突能夠在系統的運作中演化和發展,從而為系統的持續良性自組織創造必要的準備條件。
四、結語
物流組織作為典型的開放式系統,其與外部發生密切的物質與能量交換,具有更為顯著的自組織特性。物流系統的自組織,在基于開放性的基礎上,需要通過內部和外部環境的變動驅動系統達到非平衡狀態,從而通過非線性的系統結構作用,實現系統的漲落在平衡狀態。
物流系統的自組織過程是物流系統在自組織條件作用下的演化發展規律,失穩是自組織的基點,是平衡的打破,競爭和沖突是物流系統自組織的發展,是物流系統失穩后物流要素的關系結構的變化,要素的協同是物流系統自組織的結果,是物流要素關系的固化。
參考文獻:
[1] ?H.Haken.Synergetics.An Introduction:Non-Equilibrium Phase Transitions and Self-organization in Physics[J].Chemistry and Biology,1983,(1):191.
[2] ?丁立言,張鐸.物流系統工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3] ?孫志海.自組織的杜會進化理論——方法和模型[M].北京:中國杜會科學出版杜,2004.
[4] ?宗剛,程建潤.論轉型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自組織[J].物流平臺,2013,(8).
Abstract:Self-organization condition research is the foundation of self-organization research of logistics system.Through the self-oranization condition research,the self-organization boundary of logistics system can be set from the aspects of openness,nonbalance,nonlinear and fluctuation of the system.The self-organizing process of logistics system is the starting point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logistics system with the help of self-organizing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logistics system;self-organization;system fluctuation;confli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