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 何濤
摘 要:丘陵地區在縣域經濟發展中,不但要做好地區的調研,同時還要認真分析丘陵地區的區位優勢以及區域內的產業發展狀況,根據縣域經濟的實際基礎制定具體的發展策略,使縣域經濟發展能夠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形成“互聯網+”的發展思維,推動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丘陵地區的縣域經濟發展,應主要從打造特色農業和特色農產品的方向入手,通過與互聯網平臺的深度結合,提高區域經濟發展質量。
關鍵詞: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3-0055-02
丘陵地區的縣域經濟與其他地區的形勢不同,丘陵地區的農業生產比例相對較大,在經濟發展中應當著力突出特色農業和特色農產品的銷售。除此之外,還應當將打造綠色農業作為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著力點,結合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實際,在發展過程當中,首先應當做好產業定位,根據產業的不同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發展措施,特別是要做好與互聯網平臺的結合,用“互聯網+”的思維,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讓丘陵地區的縣域經濟能夠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實現快速持續穩定高效發展。
一、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發展應做好產業定位
1.根據丘陵地區的地理特點,定位優勢產業。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在制定措施過程中,應當根據丘陵地區的地理特點對優勢產業進行定位。丘陵地區地形特殊,農業生產比例相對較大,在產業發展中農業是支柱產業。立足這一產業特點,在縣域經濟發展定位中,就要確定農業產業的主體地位,將農業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的主體產業來看待。并且在具體的產業打造過程當中,圍繞農業產業做文章,不但要對農產品的類別和特色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同時還要找到農業產業的優勢以及農業產業與其他地區的差別,通過對農業產業的合理定位,推動農業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通過對優勢產業進行定位,能夠突出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的特色,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在具體發展過程當中能夠取得積極效果。
2.根據丘陵地區的產品特點,定位產業方向。在丘陵地區的縣域經濟發展中,不但要對丘陵地區的產業進行定位,同時還要對特色的產品進行深入分析,找準特色產品的類型及特點,對其進行有效包裝,并按照產品的特性和產品的產業特點定位產業發展方向。例如,丘陵地區農產品居多,特色農產品是丘陵地區的一大特點,在發展過程當中應當對農產品的產業方向進行定位和明確,保證丘陵地區的農產品能夠代表區域在全國的農產品中占據主導優勢。除此之外,丘陵地區還要對以農產品為主的周邊產品進行合理的開發,找準產品特點,做好產品的定位,使特色產品和特色產業能夠推動縣域經濟的持續發展。
3.根據丘陵地區的文化特點,定位服務方向。在丘陵地區的縣域經濟發展中,除了要對產品進行有效定位之外,還應當根據丘陵地區的文化特點,找到適合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和帶頭產品。例如,丘陵地區的農業特色較為明顯,在發展中可以重點推進農業文化的包裝和農業文化的發展,以綠色農業為代表的文化形式能夠成為丘陵地級文化的代表。同時應對丘陵地區的民俗文化進行深入開發,將民族文化融入到農村文化中,形成與城市文化的差異化發展的特點。通過農村民族文化吸引城市游客來農村觀光旅游,發展農村的旅游經濟,使農家樂特色、農家小院成為吸引城市游客的著力點。通過對農村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包裝,能夠找到文化產品的賣點,進而推動縣域經濟的有效發展。
二、丘陵地區縣域經濟應充分利用地理優勢,開發綠色農業
1.深入調研當地農產品情況,打造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丘陵地區的縣域經濟在發展中應當對現有的地理優勢進行充分的利用,將綠色農業作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應當深入調研當地的農產品情況,打造優勢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對于丘陵地區盛產的特色農產品,要做好產品的價值塑造和產品的包裝,通過廣告的形式以及其他的宣傳方式,讓當地的農產品能夠成為代表當地文化特色的重要載體。通過對農產品的包裝以及對農產品價值的塑造,使農產品的市場價格得到提升,在銷售過程當中整體的產品利潤能夠得到提高。因此,打造農產品生產基地,發揮丘陵地區的地理優勢,是推動丘陵地區縣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方式,也是解決制約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問題的重要措施。丘陵地區只有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地理優勢,才能夠在經濟發展中取得實效。
2.開發農村旅游資源,發展綠色農村觀光游。丘陵地區除了有良好的農業生產基礎之外,農村旅游資源也相對豐富,丘陵地區的景色相對優美,在綠色鄉村和綠色農業的打造方面具有一定的區位優勢,有效的發展綠色農村觀光游,是近年來農村經濟增長的重要著力點,在這一方面丘陵地區應當充分地認識到自身的區位優勢和農村綠色資源,將打造農村綠色觀光游和提高農村旅游市場份額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側重點。通過對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和旅游產品的價值塑造,吸引城市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通過農村綠色觀光游的推出,能夠形成對區域經濟的有效帶動,不但增加了農產品的銷量,同時也聚集了人氣,使整個丘陵地區的經濟發展能夠具備較強的活力,能夠在市場發展中更好地解決產業定位問題和產品銷售問題。
3.發揮農業集群優勢,打造產供銷一體化系統。丘陵地區在縣域經濟發展中,應認識到農業的重要性,改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思路,將農業發展變成農業集群式發展。通過多個農產品的生產基地打造以及生產系統的打造,優化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同時將打造產供銷一體化系統作為重要的發力點。通過增加銷售渠道提高市場銷量的方式,為農產品找到銷售出口,通過產供銷一體化系統的建設,能夠徹底地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使農產品在市場上能夠形成快速銷售、多人搶購的局面,有效地帶動縣域經濟的發展。這種方式對于丘陵地區的縣域經濟發展是十分有利的。通過發揮農業集群優勢,能夠打造特色農業,并形成圍繞農業的經濟發展思路,使特色農業能夠成為縣域經濟的品牌,通過特色農產品的推出以及特色農業服務的增加,使丘陵地區的縣域經濟活力更高。
三、丘陵地區縣域經濟應借助網絡平臺,做強“互聯網+”產業
1.利用互聯網手段,加強縣域經濟宣傳,做好招商引資。丘陵地區縣域經濟在發展中必須要對互聯網手段有較為深入的了解,不但要利用互聯網手段進行特色產品的宣傳和特色產業的宣傳,同時還要加大縣域經濟宣傳,做好招商引資,將互聯網作為一種重要的媒介手段予以有效的應用。通過網絡宣傳和網絡造勢的活動,塑造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的優勢,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丘陵地區投資。同時,通過特色產品的宣傳,能夠幫助特色產品打開銷路,形成全新的銷售模式,有利于整個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的發展。因此,丘陵地區應當認識到互聯網手段的作用,積極使用互聯網,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提高地區的知名度和產品的知名度,打造完善的地區品牌,并形成有效的區位優勢,形成與城市經濟的差異化競爭。
2.借助主流網絡平臺,實現特色產品快速銷售。丘陵地區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在特色產品銷售時,除了要做好產品的包裝之外,同時也應當借助電商手段和主流的網絡平臺,實現特色產品的快速銷售。例如,農產品可以與淘寶、天貓、京東商城、蘇寧易購、拼多多等主流的電商平臺合作,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的供貨模式,在整個發展過程當中形成快速的產品銷售,并加快資金回籠。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解決產品的銷售難題,使產品的銷量和產品的銷售速度能夠得到快速增長。
3.形成互聯網+思維,做強“互聯網+”農業和服務業。丘陵地區在縣域經濟發展中還要形成“互聯網+”的思維,要做強“互聯網+農業”和“互聯網+服務業”的發展,用互聯網的手段為農業和服務業進行引流,通過與主流的產品銷售網站和旅游網站合作,能夠為農業產品的銷售和農村旅游帶來大量的客源,既解決了流量問題,同時也解決了產品和服務的銷售問題。通過這種手段推動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互聯網時代,企業與互聯網的結合越來越緊密,縣域經濟也需要與互聯網深度結合,才能夠實現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因此,在這種形勢下,丘陵地區應當明確地區的區位優勢和農業的產業特點,通過特色產品的包裝、旅游服務的推出以及多種營銷手段的疊加,為整個區域經濟注入生機和活力,使整個丘陵地區的縣域經濟發展能夠形成多手段聯動的綜合增長模式。
四、結語
總之,丘陵地區縣域經濟發展既要做好產業定位,又要對特色產品進行深入挖掘,還要根據縣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制定具體的宣傳措施,并用“互聯網+”的思維去推動縣域經濟發展,使整個縣域經濟能夠在發展有效性和發展質量上得到提升,能夠形成聯動式發展,為整個縣域經濟提供更好的幫助和支持。通過這些手段的實施,能夠解決縣域經濟發展中推動力不足和增速緩慢的問題,使整個縣域經濟活力更強、增速更快。
參考文獻:
[1] ?薛鑫,李冬霞,劉艷鵬.從世園會看園藝產業的融合發展[J].蔬菜,2019,(8).
[2] ?陳偉宏.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實踐與思考——以桐鄉市為例[J].江南論壇,2011,(6).
[3] ?黃永忠.壯大縣域經濟助推城鄉統籌發展[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1,(5).
[4] ?夏璐.基于ARIMA模型對縣域經濟中GDP預測研究及其應用——以霍邱縣為例[J].經濟視角(下),2011,(7).
[5] ?周麗莉,楊濤.低碳經濟視角下中部縣域經濟的發展狀況和對策分析[J].金融與經濟,2011,(6).
[6] ?崔冬梅,肖春梅.新疆縣域循環經濟模式設計——以呼圖壁縣為例的循環經濟模式構建[J].北京農業,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