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習近平 青年觀 歷史使命
作者簡介:劉丁萍,重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圖分類號:D6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288
在每一個歷史階段,黨的領導人都特別關注青年以及青年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到要重視青年的發展、關注青年的成長成才,充分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視,為培養青年、開展青年教育具有重要的影響。
(一)引導青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性
青年的價值觀是影響青年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青年是時代的主體,每一個青年都應該把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己任,積極引導新時代青年毫不猶豫加以學習、繼承、發揚、傳播,緊跟中國特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發展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從青年開始就要嚴格引導正確理想信念。
首先,青年在社會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青年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主體,在現在、將來的社會發展中,青年始終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源泉。加強對青年積極引導正確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加有信心建成全面小康社會,才能更加順利地推進“四個全面”的實施,才能更加堅定和發展現代化事業。
其次,青春期是人生發展中的重要階段,青春期有著不一樣的特點,對未知生活充滿著憧憬,但是也需要從正確的方向進行引導。理想信念不能走偏,理想信念是一個人重要的行動指南、實踐方向。這也充分的表達了對青年人才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緊迫性,也充分體現了理想信念在青年人才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青年處于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青年的“扣子”應一開始就得“扣”對,不得有誤。
(二)引導青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
首先,高校應當積極做好引導工作。青年在高校學習生涯中,將對其價值選擇、人生態度等方面產生重要的影響。在知識體系方面,高校應當鼓勵青年博覽群書,作為高校青年大學生,按時按質完成學業是最為基本的要求和必須的任務,是青年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基礎,高校應當把引導青年積極努力學業作為重中之重;在塑造價值觀方面,高校應當加強對青年思想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培育,在學校公共領域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豐富青年的課余生活,鼓勵青年積極參與學校實踐活動,讓青年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在情感方面,高校應當高度重視青年的心理健康,定期地對青年心理進行測評,及時對有需要幫助的青年進行輔導和疏導,加強對青年生活和學業的關心。
其次,習近平總書記鼓勵青年要積極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第一,青年應當學會辨別不同類型的文化。在互聯網時代,廣大青年面臨著各種各具特色的自媒體帶來了更加廣泛的網路渠道,方便快捷的網絡給廣大青年的生活與社交都帶來了許多的“不一樣”,從多種角度豐富了青年的交流方式和擴寬了青年的溝通渠道。有的西方國家通過發達的互聯網科學技術,試圖通過傳播西方個人主義思想、英雄主義思想等方面當代西方社會思潮,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對青年價值觀選擇進行扭曲。因此,這需要青年在面對不同外來文化時進行辨別,不能一味地崇尚。第二,青年應當加強自身理論武裝。深入學習理論知識,理論是實踐活動的基礎,用廣闊的理論知識深入的武裝頭腦,用所學理論知識指導實踐行動,在實踐活動中樹立自己的理論自信,走在社會的前沿。第三,青年應當從多方面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在社會風氣方面,青年應當積極倡導良好的社會風氣,給身邊同學、朋友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積極主動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愛國主義作為最基礎的認知,在行動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人生態度方面,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生的選擇和發展,積極的人生態度將會促進青年在未來的發展和進步。因此,青年應當始終保持著良好的社會心態,積極的人生態度,給身邊人營造積極樂觀的氛圍;在社會文明方面,青年是社會文明的重要踐行者和促進者,青年應當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主動關心關愛他人,積極社會公共事務,在實踐活動中促進個人的發展。
(一)青年是最富有朝氣的群體
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第九屆青年論壇開幕式上的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是未來的領導者和建設者。中國重視、關懷、信任青年,支持青年發展自身、貢獻社會、造福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歷史進程中放飛青春夢想。” 青春期是人在發育過程中最為朝氣蓬勃的階段,這個階段的青年對生活充滿著激情,對未來充滿著向往。習近平總書記從青年本身的發展特點闡述了對青年寄予的期望,肯定了青年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深刻指出,一要充分地重視青年,青年本身具有強大的創新力和動手能力,從多方面高度重視青年:加強對青年的教育,給青年提供展現自己才能的舞臺;加強對青年價值觀的引導,讓青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二要充分地關懷青年,青年階段不僅僅是充滿著熱情、激情的格調,更要讓青年感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學校對青年更多的關心關懷,同時關懷青年是社會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是家庭的職責,是學校的使命;三要信任青年,青年是未來的希望,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力量,青年充滿著斗志,動手能力強,領悟能力高,要相信青年對未來的選擇和青年所做的努力,更要相信青年在未來發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青年是“民族的希望”
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每一個歷史時期,每個時代的有志青年走上了一條為民族獨立、為人民幸福的奮戰、奮斗之路。在革命年代,有志青年把個人生死置之身外,不畏懼死亡,不懼怕兇殘的敵人,勇敢地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前線,扛大炮、拿大槍,將個人的抱負與民族獨立深深地聯系在一起;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有知識、有文化、有理想的廣大青年,放棄了優越的工作和學習環境,放棄了美好的城市生活,他們無怨無悔地選擇到祖國的邊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不怕苦、不怕累,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在艱難困苦中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和人生價值;在改革時代,青年是改革開放的重要受益者和見證者,廣大青年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積極踐行黨的改革方針政策,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進行創業,到沿海去工作,學習新的技術,積極主動地去適應新的環境,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走上了致富之路。每個歷史時期的青年用著不一樣的方式但表達著一樣的夢想,他們是無私的,他們也是無悔的。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動員廣大青年積極參與,越接近目標,越要重視青年發揮的作用,越要鼓勵青年融入其中。
人的需要在不斷的更新和發展,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二者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應該走向世界,面向未來,努力學習新技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
(一)青年走向國際的必然性
首先,改革開放是青年走向國際的必要條件。1978年中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增強了與世界的交流,與世界融入在一起;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與世界的聯系更進了一步。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從國家政策上積極推動青年加強與世界的交流和溝通,鼓勵青年積極融入國際,與世界接軌。在改革開放后,出現了一股青年知識分子出國留學潮,到國外去學習知識,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在往后青年的成長成才中有著積極促進作用。
其次,經濟全球化推動了青年走向國際。在經濟全球化日益密切的今天,中國不能脫離世界而進步,世界也不能離開中國而發展,中國與世界是不能相互脫離的。習近平總書記用世界、全球的眼界來定位青年,將青年的歷史作用上升到國家之間的信任、交流、溝通,為世界的和平發展貢獻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的未來屬于青年,中華民族的未來也屬于青年。”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著青年不斷的進步,同時青年也為未來全球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二)增強青年國際視野必須注重培養青年綜合能力
首先,學校應注重青年專業的能力、開闊的視野和辨證的思維等方面的培養。在專業能力上,學校也應與國際接軌,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方式,結合青年、學校的特點創新教學方式,培養青年刻苦鉆研的品質和熟練的技能。在授課內容上,注重青年身體素質、道德素質和專業素質相結合,課程內容要時代相結合,與國際發展、時代發展和社會發展相適應。在視野上,學校增強與國際名校合作,利用假期鼓勵學生參與名校合作項目,走向國際,參與交流,不斷地擴寬青年的視野;學校鼓勵青年參與國際學術交流,讓青年的課余生活變得豐富起來,同時也可以把青年的學術能力在交流中體現出來。在思維上,學校應注重對青年辨證思維的培養。積極引導青年學會一分為二看待問題,既要看待積極的一面,也要正確對待消極的一面;也要充分地把個人獨特的特長展現出來。
其次,家庭應注重青年的多元化培養。家庭是青年發展的重要陣地,在青年成長成才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第一,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氛圍是體現一個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氛圍在青年成長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良好的家庭氛圍會促進青年養成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正確看待事物的發展變化。第二,樹立正能量的榜樣作用。家長不僅僅是長輩,是陪伴青年成長的重要角色,更是青年人生中重要的導師。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待世界的看法都會對青年有著長期潛移默化的作用,積極的、正能量的榜樣將會促進青年的發展,適應社會的需要。在青春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傳遞正確的世界觀,傳遞正確的是非觀。第三,家長應注重培養青年多方面的技能。家長結合青年的興趣特點,鼓勵其發揮所長,著重培養青年擅長領域的技能。
最后,共青團助力青年全面發展。第一,共青團時刻關注、及時分析青年的思維發展,青年階段是思維活躍、創新實踐能力強的關鍵期。面對當今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共青團應積極做好青年思想工作,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做一名合格的新時代青年。第二,共青團應注重培養青年干部。尊重青年在實踐工作的付出,完善對青年的培養機制和激勵機制,正確對待青年的創新實踐成果。在職業晉升渠道中,充分認可青年的積極參與和對工作的努力奉獻,制定符合青年發展的職業發展渠道。加強對青年多元化培訓,主要對青年進行專業職業技能、個人身心健康發展和理論素養等方面的培訓。
(一)習近平強調青年創新的重要意義
創新是衡量國家發展水平高低的最佳檢測點,創新位列于“五大發展理念”之首。人的全面和社會的全面發展都離不開創新,創新是青年的重要屬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創新創造。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 首先,創新是知識累積成果的表現,青年具有創新性和創造性,但是沒有平時累積知識和努力的學習,也是很難實現創新的。因此,青年要勇于創新,必定是建立在腳踏實地、努力學習的基礎之上的。其次,創新是青年敢于實踐的重要特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創新的考驗也來源于實踐。只有經過了大量的實踐才會取得創新的成果,鼓勵青年勇于創新將會增強青年的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