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娟

【摘要】目的 研究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飲食指導及護理。方法 病例樣本為2018年9月~2019年9月時間段我院收治的72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對所有患者實施飲食指導及護理干預,研究比較干預前后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結果 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等指標比較,干預后均優于干預前(P<0.05)。結論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飲食指導及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營養健康狀況,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維持性血液透析;飲食指導;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1..02
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血液透析設備持續更新,技術水平顯著提高,慢性腎衰竭等疾病患者生存時間顯著延長[1]。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期間受到飲食結構不合理等因素的影響,極易產生心力衰竭、高鉀血癥、水潴留等問題,部分患者受營養不良等因素影響死亡[2],因此需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給予合理的飲食指導及護理干預,改善其營養狀態,預防各類并發癥,提升透析效果[3],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2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分析飲食指導及護理干預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病例樣本為2018年9月~2019年9月時間段我院收治的,72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男性患者數量為35例,女性患者數量為37例,年齡為27~83歲,平均年齡為(59.46±8.37)歲,血液透析時間為7~143個月,平均血液透析時間為(78.38±15.69)個月。全部72例患者均簽署治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72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利用我院血液透析設備進行透析,每次透析時間為3~4 h,每星期透析2~3次,對全部72例患者實施飲食指導及護理干預。
飲食指導:維持性血液透析會導致患者丟失部分氨基酸及蛋白質。實施飲食指導期間需告知患者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以牛奶、瘦肉、蛋清、魚等動物優質蛋白為主,增加必需氨基酸的攝入量,提高蛋白質利用率,減少尿素等代謝廢物。熱量的攝入也屬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飲食指導的重點,充足的熱量攝入可維持患者正常體重。如患者勞動強度較大,營養狀態不佳,可適當增加熱量攝入。熱量的攝入應當以脂肪和糖類為主,食用油以植物油為主,降低體內甘油三酯、膽固醇含量,預防動脈硬化。飲食指導中需告知患者合理補充維生素,增加新鮮水果、蔬菜的攝入量。日常飲食中需限制水、鹽、鉀、磷等物質的攝入,每日限制飲水量,根據尿量來調節飲水量,但是注意每日體重不超過一公斤,每日鹽的攝入量不得超過5 g,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咸菜、醬等。減少香蕉、橘子、蘑菇、巧克力、速溶咖啡等含鉀過高食物的攝入量,利用低溫冷藏、煮沸、浸泡等方式減少食物中的鉀含量。限制堅果類、奶制品、蛋黃、動物內臟、蝦仁、花生、豆制品、蔬菜湯等含磷量較高的食物,也可服用磷結合劑預防高磷血癥。日常飲食中為預防血鈣濃度過低,可適量補充維生素D及鈣劑,并增加維生素B、葉酸等維生素的攝入量。
護理干預:醫護人員需告知患者保證透析時間和透析次數,以實現對體內毒素的有效清除,糾正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改善機體營養狀態。如患者存在營養不良,可口服必需氨基酸類藥物,以達到促進機體蛋白質合成的效果。在實施護理干預期間需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導,使其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措施。
1.3 評價標準
測定72例患者飲食指導及護理干預前后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等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等指標為計量資料,表示方法為x±s,檢驗方法為t檢驗,利用SPSS 23.0軟件進行本次研究數據分析,如P<0.05,則兩組數據統計學差異顯著。
2 結 果
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等指標比較,干預后均優于干預前(P<0.05)。見表1。
3 討 論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極易產生營養不良,機體處于營養不良狀態下熱量及蛋白質攝入量不足,生存質量及生存期均會受到不良影響,為此需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實施系統的飲食指導及護理干預,調整其飲食結構,糾正營養不良狀態,促進疾病治療及預后效果提高。
本次研究數據提示,72例患者經飲食指導及護理干預后,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等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血液透析屬于臨床常規治療方法,部分患者受食欲減退和透析等因素的影響,極易產生營養不良[4]。同時,透析不充分等因素導致患者體內毒素無法有效清除,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大量損失,加之各類并發癥導致機體代謝紊亂,蛋白質合成受阻,進而誘發營養不良。另外,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如產生感染,極易導致脂肪及蛋白質分解速度增加,引發營養不良等問題[5]。
為提高透析治療效果,改善營養不良狀態,需在透析期間加強飲食指導及護理干預。本次研究中加入了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詳細告知其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的原因及臨床癥狀,轉變其營養觀念。在飲食指導中需明確告知患者熱量及蛋白質的攝入量,并結合患者透析次數、體重、病情等為其制定針對性營養指導標準,明確告知可增加攝入量及需要限制攝入量的食物。指導患者家屬掌握合理的烹飪方法,確保患者合理的攝入各類營養物質。在實施護理干預的過程中需結合患者的個體差異制定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如患者存在厭食等問題,需調整烹飪方式,刺激食欲,增加食物的攝入,并以少食多餐為飲食的基本規律。如患者胃腸蠕動能力不足,可采用胃動力類藥物,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并引導患者增加運動量。如患者存在并發癥或感染,需積極對癥治療,配合采取心理疏導等護理干預措施,逐步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提高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治療及預后效果。
由此可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受營養物質攝入量不足及透析相關因素影響,極易產生營養不良,影響透析治療效果及生存質量。通過飲食指導及護理干預措施可改善患者營養狀態,使其合理攝入各類食物,均衡營養,改善機體總蛋白、白蛋白、血紅蛋白含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同時,本次研究選取樣本量不足,缺乏同類醫療機構數據對比分析,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飲食指導及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需進一步研究分析。
參考文獻
[1] 陳 苗.授權飲食健康教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指標和飲食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8):37-39.
[2] 趙 瑾,袁立英,羅亞舟,等.尿毒清顆粒聯合左卡尼汀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微炎癥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OL].中華中醫藥學刊:1-9
[3] 劉 杰,蘇寶印,劉春茹.參芪清毒湯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殘余腎功能、營養指標及中醫證候的影響[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9(08):1003-1007.
[4] 李朝暉,鐘 馨,何桂芳,等.高通量血液透析聯合左卡尼汀治療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和營養狀況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9,26(06):813-814.
[5] 李 瑩,李小燕.飲食護理干預對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營養狀況的影響作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0):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