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公共場所 治安管理 娛樂場所
作者簡介:鐵富珍,青海警官職業學院。
中圖分類號:D63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301
在我國文化事業的建設過程中,公共娛樂場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它有助于豐富民眾的日常生活,提供優質的休閑娛樂場所。然而,因為該產業所處的復雜環境以及頻繁的人員流動,經營者為了追求收益可能會采取與社會規范相悖的經營手段,導致公共娛樂場所治安管理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經營者的不良管理行為導致治安問題多發
近年來,大量公共娛樂場所,尤其是在歌舞廳等場所內,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屢禁不止,許多娛樂場所暗地里提供賣淫服務,甚至出現半公開的趨勢,還有許多娛樂場所提供各種形式的賭博服務,大量賭徒以此為據點進行賭博;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買賣毒品的現象。這導致我國娛樂場所逐漸變成了黃賭毒問題的高發地區。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
首先是因為其缺乏良性的發展基礎。為了推動我國娛樂場所實現健康發展,必須使其擁有特色化的經營理念,樹立起自己的獨特品牌,但我國大部分娛樂場所雖然在外觀上各不相同,但究其本質并沒有什么差異。一些經營者為了牟取更高的利潤,嘗試接觸這些非法項目。
其次是許多娛樂場所在經營時沒有采取正確的措施。近幾年間,由于各種不良誘惑的引導,許多公民產生了腐化的消費觀念,一些娛樂場所利用這一點,嘗試通過違法活動獲取更高的收益,將娛樂場所建設為藏污納垢之地,還有一些娛樂場所本身便是違法活動的參與者,最終導致其經營逐步步入了惡性發展的怪圈和誤區,并對其所處的行業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了負面影響。
最后是經營者采取各種手段欺瞞監管人員。一些經營者為了其違法行為被發現,會采取各種方式進行隱瞞。例如一些經營者會委派員工監視監管人員的動向;還有一些經營者會把店內的燈具設置為可以調節亮度,在監管人員到來時調高亮度,在其走后再將亮度調低。這些經營者采取各式各樣的手法,但本質上都是為了欺騙監管人員,打“時間差”“位差”“游擊戰”。
(二)監管機制難以有效執行
如今我國的公共娛樂場所管理工作正面臨無法建立起長效監管機制的問題。產生這樣的問題:
首先是因為監管機制難以落實到位。各監管部門只重視各種規章制度、監管制度的內容以及各項責任能否落實,卻不具備將其落實的人物力以及技術能力,使審批和監管工作往往不能做到無縫對接。
其次是有關部門開展的整治活動無法斬草除根,我區文化、公安、安監等各個部門經常會對本地的娛樂場所進行整治,雖然這些行動每一次都能夠取得相應的成果,然而僅能在一段時間內加以遏制,難以徹底根除娛樂場所中的違法行為。
最后是監督管理制度缺乏合理性與協調性。目前,在對公共娛樂場所進行監管時沒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對監管行為進行規范,管理的方式與意識都較為落后。再加上各個部門之間缺乏交流,存在一定的隔閡,因此無法在整體上對這些經營場所進行合力監管。各種行政處罰手段失去效力,大部分情況下會選擇以罰代管,但很少會選擇吊銷證照,大部分為限期整改或罰款等。
(三)消防安全隱患源頭多,監管任務重
目前,有的公共娛樂場所或偶發、或是在較長的時間段里存在各種安全隱患,導致人們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許多娛樂場所將安全通道關閉,以至于火災發生時無法立刻使用。還有一些缺乏法律意識的經營者在沒有經過防火審核的情況下對場所進行改建。還有一些公共娛樂場所沒有制定科學的消防制度,沒有完善的防火安全組織,即使制定了制度也大多是為了應付檢查,以形式性為主,許多員工在上崗之前沒有經過任何消費安全教育,不懂得消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一些經營場所沒有針對緊急情況設置預案,沒有為員工開展消防演練。許多經營場所在裝修時使用了木材、纖維等易燃材料,使得火災荷載顯著提升。一些經營場所因為存在大量的用電設施,因此設置了大量線路,一旦在安裝或使用的過程中出現了失誤,就容易導致火災發生。
(四)噪音擾民問題不斷增多,監管難
公共娛樂場所的運營往往會產生大量的噪音,由此引發的擾民問題在最近一段時間里成為了群眾向有關部門投訴的熱點問題之一。這些問題不但使得群眾的生活受到困擾,也為管理部門帶來了難題,雖然相關負責人曾經數次要求娛樂場所對噪音問題進行整改,但每次都無法取得成效,例如接到居民反饋噪音之后,等到現場核實情況時,卻一片“風平浪靜”。之所以會出現噪音問題,原因在于這些娛樂場所的營業位置過于靠近居住區,但是有沒有足夠的資金做好相應的隔音設施等問題,雖然問題產生的原因并不復雜。但在對其進行整治時卻極為困難。甚至還會出現在監管人員前去調查時,經常會被在門外蹲守的專人發現,導致其無法了解實際狀況。相關部門開展的整治行動往往無法取得長期成效,因為沒有制定出一套可行的監管制度,同時再加上調查取證困難,不同部門尚且沒有形成合力,導致無法將噪音問題根治。
(一)嚴格審批條件,提高準入門檻
為了切實有效的處理發生于娛樂場所中的各類違法違規問題,必須在最初的審批環節嚴格依據法定規范進行審核,為該行業設置更高的準入門檻,將可能會導致治安隱患的投資者排除在行業之外。在成立娛樂場所之前,必須由各個有關部門對投資者的設立資格進行嚴格審核,并進行以此實地考察,在其通過審查之后,還要實行聽證制度,依靠廣大群眾進行監督,從而有效預防問題發生。此外,還要對其他從業人員進行資格審核,嚴禁具有犯罪前科的人員或是國家工作者進入該行業。
(二)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首先,應當建立起由公安等部門負責實行的治安管理制度。在開展監管工作的同時,建立起一個互動性較強的、網格化的行動結構。以此來構建出多個部門共同參與的治安管理體系。
其次,是要在公共娛樂場所內部構建起一套完善的自我管理制度,鼓勵其完成行業自治。主要方式為建成行業管理商會、自治組織等。監管單位則為治安工作起到支持與輔助作用。
最后,應當完成由專項治理到預防管理模式的轉變。依靠技術手段來對各大經營場所進行有效的信息監測以及分析。依據近幾年間不同監管機構所開展的各項治理行動及其取得的實際成果,可以發現娛樂場所中出現違法活動的數量可能會由于治理行動的推進而暫時銷聲匿跡,但始終不曾完全消失。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公安、消費等部門應當制定并實施更加完善的信息監測與通報制度,依靠社會治理網格化信息平臺,來完成信息的共享以及協作監管。
(三)強化業主責任,規范經營行為
應當為經營者開展充分教育工作,使其擁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從而避免不法人員依靠娛樂場所來開展活動。要建立起一套由行業協會負責進行治安管理的監管體系,通過行業協會的約束來對經營者進行規范,同時,要對相關行業的從業者進行法制教育,依靠各種治安規范講座以及法律教育來引導其知法守法,特別是對于娛樂場所相關的法規需要重點宣傳。監管單位應當構建起能夠引導行業協會和行業自律工作的機制,并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懲戒制度,從而在行業中建立起一套健全的安全經營管理制度。
(四)明確監管職責,形成監管合力
公共娛樂場所在進行治安管理時需要涉及大量的事項,涵蓋了許多監管部門,其中包括了文化、公安、城管、衛生多個重要部門,這就需要各單位不僅要了解自己需要承擔的職責內容,妥善完成監管工作,還應當與其他部門之間實現有效的溝通與協作,從而實現監管合力。為此:
首先,要將各大監管事項進行細分,明確不同部門所負有的職責。監管部門需要對其在日常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整合、分析并總結出一份公共娛樂場所治安問題的清單,對照與之相關的各項法律規定,明確自身的責任范圍,若發現出現職責分配模糊的問題,需要在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對其進行明確。特別是在面對消防隱患、噪音污染以及毒品等重點問題時,應當盡可能明確監管職責,同時進行充分的宣傳工作,確保民眾能夠了解應當向哪個部門進行投訴。
其次,應當進行嚴格的日常監管,在第一時間尋找出各種安全隱患。在進行檢查時,需要首先明確各項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得以落實,安全設施是否完善,并調查其是否出現違法犯罪等行為。提高摸排力度,把握當前需要處理的重點問題,了解從業人員的基本背景信息,并總結公眾提交的投訴、來信等信息,最終制定出一份臺賬并將其錄入社會治理網格化信息平臺。
再次,應當完善信息通報制度。讓各個監管部門與其它部門實現有效的信息交流,通報各自的檢查結果。在開展日常監管時,若發現應當歸于其他部門管轄范圍之內的事項,需要盡快將其通報,從而幫助管理部門更好的了解娛樂場所的實際狀況。
最后,要在管理時實行黃牌警告和一次性死亡機制。對于各種違規現象進行警告,一旦發現涉黃、涉毒,或出現嚴重的安全事故,就要即刻吊銷執照,并將其載入信息庫。此外,經營者一旦受到吊銷執照的處罰,便不能再次進行此類經營活動,以此來防止違法人員再次進入該行業,保障公共娛樂行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分管治安部門必須根據區域娛樂場所的實際情況,聚焦“黃賭毒”各項違法行為,采取科學合理的打擊手段,不斷查漏補缺,根據存在疏漏的管理區域進行重點篩查,必要時可以利用大數據等新興工作,針對各個區域的違規行為進行地毯式排查,嚴防治安混亂,維護社會安定。
參考文獻:
[1]馮艷梅.娛樂場所違法犯罪行為管控思路探析[J].遼寧警察學院學報,2019,21(4):76-79.
[2]沈書成,陳宇萌,唐嘯,周威,朱棟.娛樂服務場所惡勢力犯罪的調查與防控對策思考[J].法制與社會,2019(13):138-140.
[3]李奮軍.三十六計在娛樂場所治安管理中的運用[J].派出所工作,2019(5):64-65.
[4]路志遠.公安派出所治安基礎工作績效評估研究[D].中國人民公安大學,2019.
[5]李世寧.公共治安服務的開展及制度構建研究[J].智庫時代,2018(32):260+262.
[6]冷曉冰.對娛樂場所治安管理的若干思考[N].人民公安報,2018-03-2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