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 1+X證書 實踐育人 安防網絡 人才培養
作者簡介:李特,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安全防范系教師,研究方向:安全防范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4.329
近年來為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國務院及相關部委相繼出臺一系列重要舉措,包括2017年底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以及2019年1月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其中“職教二十條”明確提出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人才培養制度試點工作,截至2020年1月教育部已公布三批共91個等級證書標準,與安防行業相關的有物聯網智能家居系統集成和應用等12個技能證書,可見安防技能在數字智能化時代漸漸成為需求寵兒。然而,與安防網絡技術人才培養相對應的安防網絡工程師或視頻監控工程師證書卻還未有標準問世,因此課程建設和培養計劃需以此為契機和挑戰,深化校企合作促進課堂教育和企業認證的互融互通。隨著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和智慧物聯等大型安防系統建設興起,安防系統網絡工程師崗位需求激增,這給網絡實踐教學指明了市場化方向,也表明該領域教學模式和技能培訓的產教融合存在廣闊機遇。
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標準是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教學標準大多以現有學校資源配備為基礎挖掘學生客觀知識需求,從教育理論系統化角度說是必要的。而在現階段表現的知識層次多元化和用人單位客觀需求考慮,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應與行業職業技能需求相銜接。[1]就安防網絡技術職業技能標準看,圍繞安防領域三大典型系統尤其是視頻監控系統組網技術是行業重要需求和技術依托,它的目標是培養能夠利用通信網絡基礎理論、網絡管理技能和方法搭建不同規模監控架構并有一定系統維護能力的網絡工程師型人才。傳統課程標準應適當摒棄過于深入的通信原理、操作系統原理和程序設計等研究性模塊,以“理論夠用適度,實訓任務驅動”的理念貫徹[2],讓學生在計算機網絡架構搭建的項目任務中融入安防思維,通過網絡模擬器和高清視頻監控教學設備在終端互聯實操、系統搭建和協議數據分析中培養排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雙元制是指企業與學校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教育模式,最初起源于德國的職業教育,其特點是企業與學院簽訂合同開展職業培訓,由職業學校提供培訓期間所需教學資源和實踐活動[3]。在對某個技能培養過程中,學生在完成企業既定培訓任務或職業資格認定后可獲得職業技能證書,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融入實踐操作和與崗位技能匹配的考核環節,這是將職業技能和企業需求融入高校實踐教學和實現高就業率育人的現實方案。
在實踐教學中,安防網絡技術人才的典型工作任務可分為:(1)掌握各終端和交換節點通信的工作原理,使用協議思維解決網絡架構搭建的常見問題。(2)掌握搭建中小型監控組網的設計技術,了解常見大型監控組網網絡技術。(3)掌握常見安防工程尤其視頻監控系統的網絡故障排查技術,利用專業技能實現工程項目糾錯和維護。以任務分工和情境設計為教學手段,以小中大型監控組網為應用案例載體學習網絡各層級關鍵技術,以網絡模擬器為軟件環境搭建簡單網絡架構幫助理解設備運行機理,各情境教學采用遞進關系,從了解網絡體系結構基本概念到小中大型監控組網應用的技術分析案例,再到視頻組播應用技術拓展,體現了概念理解-技術分解-管理規劃的認知理念,在每個情境中均設置重點概念和案例分析的穿插講解,更有助于通過情境再現達到知識復用的效果。
近年來安防產品和工程解決方案普及化愈演愈烈,以智能鎖為敲門磚的家居安全管理市場和IPC+NVR為基礎架構的網絡化監控系統更是備受矚目,網絡技術課程急需建立更加完備的產品認知體系和技術型解決方案銷售認知,以技術型銷售技能和相關產品渠道資質培養切入教學。據中國智能家居協會CSHIA統計,2019全年中國智能門鎖出貨量約1400萬把,處于近年來需求量高峰平臺期,雖然智能鎖行業已經形成由配件供應商、技術支持商、元器件供應商和廠商經銷商等上下游企業構成的產業集群,但對于需求和渠道側的挖掘模式探索、技術銷售人員的階段性反饋培訓和基于解決方案的類型服務缺乏針對性研究和實踐,供給側的組建成型需要需求側的對位消化,而以智慧物聯為主打方向的視頻監控產品也面臨消費者受眾需求側研究缺少的現狀。安防網絡課程涉及的包括智能鎖、IPC+NVR解決方案等在內的產品認知體系是在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安防網絡技術和產品銷售人才的密切結合點,能從一線技術端解決需求分析不清和市場定位不明的問題。現行的一體化解決方案銷售模式基本涵蓋產品網絡架構、前端采集、傳輸協調、服務器搭建等網絡技能模塊,將前沿網絡技能需求轉化為銷售利潤是市場化時代應用型人才進入行業的敲門磚,因此網絡技術的產品銷售模式探索也是該課程的現實產教融合方向。
近年職業教育聯盟建設和安防職業教育互通互融的趨勢需求顯著,2019年10月由浙江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和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共同主辦的“安防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研討會”在杭州舉行,行業、企業和各高校共同商議研討如何集聚示范性職業教育聯盟資源合理布局,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職業教育實踐育人機制,并組織了12月首屆全國高職院校安防技能競賽。安防網絡實踐技能培養應把牢基礎底層運作思維,尤其運用好企業和技能評價機構的實踐培訓資源,充分反映網絡通信組織架構邏輯建設、安防工程數字產品發展脈絡和實際工程調試糾錯等工程類技能培養傾向。在競賽改革方面,引進安防龍頭企業優質教育資源,包括企業培訓理念方法、實訓教材和教學設備,與企業聯合開發安防網絡教學資源、工程項目資源,實現執業證書體系牽引下的技能競賽與實踐學習的結合。證賽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完善的評價考核辦法和激勵機制作為管理后盾,要加強課程學習、X證書獲取和技能競賽的關聯度調研,目前開展的安防技能競賽以安防產品網絡架構為載體驗證學生在產品運用、網絡搭建和綜合布線等各方面的技能素養,與崗位需求和安防視頻監控工程師證書有相當高的契合度,是促進高素質安防工程應用型人才發展的助推器和試金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