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志敏
【摘要】目的 了解腫瘤患者家屬對安寧療護認識程度,更好的實施安寧療護。方法 采用方便隨機抽樣方法,從照顧被調查的患者的家屬中,抽取一名照顧時間較長、陪伴時間較長的家屬,44位患者和44位病人家屬被選為調查對象。采用自行設計的“ 安寧療護患者家屬認知情況問卷”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 腫瘤患者家屬對安寧療護的接受程度不高,27.3%的人不愿入住安寧療護病房,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屬,對安寧療護的了解以及接受程度越高;家屬對安寧療護病房硬件設施期望較高,期待得到全方位的醫療護理支持。結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 患者家屬對安寧療護的認識不足,一方面原因可能是在中國傳統認知里,死亡是不能直視的,過去中國經濟落后、不發達地區較多,農民居多,受教育水平低導致對安寧療護接受程度較差。另一方面與安寧療護宣傳教育不到位,人們對安寧療護的認識與了解較少等有關。患者家屬希望安寧療護病房設施完善,但對安寧療護病專區的設立存有疑慮,可能與怕增加患者以及自身心理壓力有關。安寧療護的實施缺失能夠使病人和他們的家屬得到勝利、心理的寬慰。
【關鍵詞】安寧療護;腫瘤;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1..01
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地球環境所遭受到破壞,癌癥作為一種常見疾病,死亡率較高,且患者普遍存在預后不良而面臨死亡的情況。普通的安寧療護是指與病人溝通病情,使他們對自己接受的治療和治療效果有一個概念。而腫瘤安寧療護有著更深的意義,是指要對那些病情已經到末期、沒有合適的治療手段、生命即將走向盡頭的患者,給予身體與心靈上的關懷。醫生對病人給與關懷方式一般有給他們開合適的止痛藥、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和到位的心理開導。這些工作看起來簡單,實際上能很大程度地減少病人患病后期的痛苦與心理恐懼。因此本研究擬調查家屬對安寧療護認識與態度現狀,為安寧療更好的服務患者及家屬護提供更多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方便隨機抽樣方法,選取腫瘤患者家屬作為調查對象。共納入研究對象44例,其中男性病人18人、女性病人26人;年齡跨度從21歲~89歲,平均(45.21±14.31)歲;文化程度:最高學歷為小學的有4人,最高學歷有初中的有20人,最高學歷為高中(中專)有8人,最高學歷為大學及以上的有12人;照護人與患者關系:配偶關系16例,子女關系22例,其他關系6例;職業:職工15例,個體工商業者5例,農民23例,其他1例。
1.2 研究方法
鑒于腫瘤科患者反復住院的特點,采用橫斷面調查,隨機選取某醫院腫瘤科當日住院患者家屬,進行問卷調查。課題組員查閱相關文獻,并開會討論制定出合適的問卷。文獻內容包括21個問題,主要部分:(1)患者及家屬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齡、性別、就業狀態、婚姻狀況、子女數量、經濟狀況、是否有醫學背景、患者與家屬關系等;(2)對安寧療護的認知;(3)對安寧療護病房的需求問卷由研究者親自發放,指導被調查對象進行填寫,務必使他們知曉問卷調查的目的和要求。共發放問卷44份,回收有效問卷44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2 結 果
2.1 患者家屬對安寧療護的了解情況
通過調查發現患者家屬對安寧療護的認識程度不高,對安寧療護具體內容不清楚,有27.3%的人不愿入住安寧療護病房,調查結果顯示安寧療護的認知程度與文化水平有關,其中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屬,對安寧療護的了解以及接受程度越高,同時患者對安寧療護的需求較高,希望獲得醫療、護理、心理等各項支持。
2.2 患者家屬對安寧療護需求
在安寧療護需求方面,大多數患者希望得到針對性的護理以及全方位的醫療護理支持,且希望有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士提供指導,家屬同樣需要心理支持。在安寧療護病房方面,家屬期望獲得更多的硬件支持,如電視、冰箱、空調以及廚房用具,他們期待的安寧療護病房不僅僅只是舒適,還希望病房氛圍如家一般溫暖。調查結果顯示,患者希望安寧療護只是作為一種方案可供選擇,而不要設立安寧療護專區。
3 討 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 患者家屬對安寧療護的認識不足,一方面原因可能是在中國傳統認知里,死亡是不能直視的,由于經濟水平的影響,農民居多,受教育水平低導致對安寧療護接受程度較差。另一方面與安寧療護宣傳教育不到位,人們對安寧療護的認識與了解較少等有關。患者家屬希望安寧療護病房設施完善,但對安寧療護病專區的設立存有疑慮,可能與怕增加患者以及自身心理壓力有關。安寧療護的實施能夠有效改善或解決患者以及家屬在生理、心理、靈性以及社會等問題,最大程度改善患者和患者家屬的生活質量[2]。安寧療護病房的設立為患者家屬提供了方便,同時也存在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在安寧療護病房的設立過程中應妥善解決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