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禹 秦云植



【摘要】目的 觀察右美托咪定(右美)在接受全身肺癌手術恢復期間患者中對躁動的影響。方法 2018年12月~2019年6月選擇60例實施胸腔鏡下肺葉切除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A組)和觀察組(B組)。記錄麻醉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10 min(T2)各時點的血流動力學指標(HR、SBP、MAP),記錄從手術完成到拔管時間,蘇醒躁動、寒顫情況及清醒時間。結果 與A相比,B組恢復期各時間點的血流動力學參數、咳嗽,畏寒的發生率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清醒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均無呼吸抑制發生。結論 肺癌胸腔鏡根治性切除術患者使用右美,恢復期血壓心率波動較小。有效減少術后恢復過程中躁動和發冷的發生,并且不會增加在康復室中的休息時間。
【關鍵詞】右美托咪;肺癌;全麻;蘇醒期躁動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11..02
蘇醒期躁動(emergence agitation,emergence delirium,EA),在麻醉恢復期間發生,主要是興奮、躁動,包括無意識的體動、胡言亂語和妄想思維等[1]。可能導致術后出血,引流導管滑脫移位,重者可致患者滑落損傷。右美可鎮痛鎮靜,且不影響呼吸。本研究旨在觀察右美在全麻恢復過程中減輕躁動和緩解痛苦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選擇2018年12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肺癌根治術病人60例,年齡45~60歲,平均年齡(46.5±11.6)歲;體重55~80 kg,平均體重(60.4±8.8)kg,隨機分成A、B兩組,各30例。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肺功能障礙(2)肝、腎功能異常(3)對本次研究采用藥物過敏患者。
1.2 麻醉方法
入室后開放外周靜脈,行常規檢測。吸氧下B組誘導前10 min泵入右美1 μg/kg,后持續泵入0.2 μg/kg-1·h-1,手術操作完畢前約40 min停止使用藥物。A組輸注等容量生理鹽水。兩組患者均采取咪唑安定0.05 mg/kg,舒芬太尼0.4 ug/kg,順苯阿曲庫銨0.12 mg/kg,依托咪脂0.3 mg/kg進行誘導,維持均為丙泊酚泵入復合七氟烷,保持1.3MAC~1.5MAC。
1.3 觀察指標
記錄T0、T1、T2的HR、SBP、MAP,并記錄全身麻醉恢復質量,包括咳嗽,發冷和在康復室的停留時間、呼吸抑制的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使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Mean±SD)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有差異。
2 結 果
2.1 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BMI、手術時間、美國麻醉醫師學會(ASA)分級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各時點血流動力學參數比較
A、B兩組患者在T0SBP、MAP和HR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在T1、T2SBP、MAP和HR小于A組,差異具有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咳嗽,清醒,發冷和恢復室的休息時間比較
B組咳嗽,發冷的出現情況顯著低于A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恢復室的休息時長沒有很大差異。(P>0.05)。兩組呼吸未受到抑制。見表3。
3 討 論
EA大多數發生在麻醉恢復期間,并且大多數發生在拔管過程前后及拔管后15分鐘內[2]。引起EA的因素較多,目前認為主要與術前焦慮程度、麻醉藥物殘留、手術類型、手術時間長短、快速蘇醒、CO2蓄積、各種導管的刺激以及術后疼痛程度等相關[3-4]。全麻恢復時深度變淺,周圍刺激可引起體征波動,甚至出現心腦血管意外。血管活性藥物如艾司洛爾、烏拉地爾等可減慢心率、降低血壓,但不能減輕外界刺激引起的反應。全身麻醉蘇醒期為血流動力學會出現劇烈波動的關鍵時期,是麻醉管理的關鍵點所在。右美對α2腎上腺素能受體具有選擇性激動作用,激動中樞神經系統藍斑核內的α2受體可產生鎮靜效應、激動突觸前膜的α2受體可減緩應激、焦慮效應[5],且不產生呼吸抑制作用[6]。有研究顯示,右美激動α2受體,可以抑制去甲釋放,切斷痛感通路傳導[10]。胸科手術術后疼痛可影響患者咳痰、患者不敢進行早期下床活動,影響精神情緒,進而可能導致肺部炎癥感染、影響恢復,增加住院時間。因此,更好的減輕疼痛對患者恢復健康更有利。
綜上所述,本研究可以得出:該藥可以穩定蘇醒期血流動力學指標,并可有效減緩術后患者躁動和疼痛,而且不會抑制呼吸。由于本研究選擇樣本數量限制,應右美使用劑量有待于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荊雙鳳,鄭麗宏,鄭麗坤.鹽酸右美在術后鎮痛中的應用[J].現代腫瘤醫學,2017(12):161-163.
[2] 張宇華.全麻蘇醒期躁動相關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4):137-138.
[3] Batra A,Verma R,Bhatia VK,et al.Dexmedetomidine as an anesthetic adjuvant in intracranial surgery[J].Anesth Essays Res,2017,11(2):309-313.
[4] 明豫軍,李 輝,肖 峰,等.全身麻醉蘇醒期躁動情況的調查和分析[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0,30(3):196-200.
[5] 張昱吳,段光友,張咸偉,等.右美對婦科手術麻醉誘導期舒芬太尼鎮痛和鎮靜效果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5,31(2):117-120.
[6] 斯妍娜,石 莉,張 媛,等.右旋美托咪定的鎮靜效應及其對呼吸和循環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1,10(6):442-444.
作者簡介:常禹(1993-),男,漢族,吉林長春人,醫學碩士,研究方向:麻醉學
通訊作者:秦云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