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彩虹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森林的覆蓋率、植被的生長量逐漸被人們日益關注,作為東北和內蒙地區常見的樹種落葉松,在人工造林、防風固沙以及快速性郁閉造林用地中被廣泛種植。此外,落葉松因其生長的地區緯度較低,生存環境較為寒冷,所以具有較高的耐寒性,木材質量也較高,具有較大的工業價值。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落葉松在其它領域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本文主要分析和總結了我國遼寧地區落葉松樹木培育技術要點。
關鍵詞:落葉松;培育;技術要點
中圖分類號:S72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530035
引言
落葉松作為松樹的一種,其天然分布廣,在中國東北、內蒙古林區中占據重要地位。落葉松由于是針葉樹種中最耐寒的,所以其在垂直分布上達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落葉松的種植優點在于種植簡單,所需的投入成本低、簡易有效,最主要的是成活率比較高。落葉松在其自身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強大的適應環境能力,耐低溫寒冷,即使在-50℃的低溫條件下也能生長。喜歡光照,對土壤的水分條件和養分條件要求不太高,除了在空氣濕潤、土壤肥沃的環境中得到廣泛種植外,在一些干厥的土地上也可以看到落葉松的生長足跡。
1 落葉松的培育價值
落葉松因木材重而堅實,耐腐以及強度大,使其在工藝價值上享譽比較高,也是電桿、枕木、橋梁、礦柱、車輛、建筑等用材的首選。同時,落葉松也因高大挺拔的樹勢、美觀的冠形、發達的根系,成為園林綠化樹種的首選。落葉松還可以用于制作落葉松阿拉伯半乳聚糖,屬低粘度高分散性樹膠,主要用于醫藥、食品等。
2 落葉松樹木培育地區的概述
位于中國東北地區南部的遼寧省,其境內雨熱同季(年降水量600~1100mm),日照豐富,積溫較高,冬長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落葉松因其自身所具備的特性,非常適合在遼寧地區生長,實際上其在多種不同環境(如濕潤而土壤富腐殖質的陰坡及干燥的陽坡等)均能生長,通過科學有效的樹木培育技術,可以確保落葉松樹木培育的成功。
3 落葉松樹木培育技術
3.1 種苗培育技術要點
3.1.1 圃地選擇
適宜的土壤環境是科學育苗的關鍵,能促進落葉松的快速生長。要選擇較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以保證落葉松育苗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要考慮圃地是否地勢比較平坦和交通比較方便。要結合土壤的土層厚度、硬度等,提前進行整地處理,施肥、除草和澆水。施肥量要根據土壤、土質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投放量在750~800kg/667m2。施肥前需要將土地深翻30cm,做成寬1m左右的高床或高壟。遼寧地區冬季寒冷,土層被凍結,應選擇適宜的時間段進行施肥,可以在上年的秋季進行。此外,對土壤進行調配和噴灑硫酸亞鐵溶液可以提升土壤的酸度。落葉松發芽的溫度在9~14℃,遼寧地區冬季氣溫低,播種作業一定要選擇適宜的時間段。播種前將細沙混合于種子中,二者比例一般是1份種子3份細沙,為了保持溫度以提高幼苗的出芽率,上面要加蓋細沙及草簾,苗床澆水要適量以保持土壤的溫度和濕度。勤觀察,當幼苗出芽超過1/2時,草簾可在早上或晚上移開。
3.1.2 種子處理
9月份采摘果枝,將球果露天攤曬、敲打、篩選,然后干藏。在第2年春播前30d混沙催芽。在播種前將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可以提升植株苗期的抗病蟲害能力。通常用高錳酸鉀和水的比例為1∶200左右的低濃度液體進行浸泡消毒處理,浸泡不宜超過3h,以免影響種子質量。消毒后的種子浸泡于40℃溫水中24~36h進行催芽處理。選擇背風向陽、溫度較高的位置挖坑,坑的深×寬為50cm×50cm,將浸泡催芽的種子撈出放入坑中,播種量一般以70~100kg/hm2為宜,用細沙覆蓋,并在上面再覆上一層塑料薄膜,晚上加蓋草簾,以保證為種子提供穩定合適的溫度、濕度。需要每天翻動1次種子,發現有30%的種子裂嘴后就可以進行播種作業。
3.1.3 播種技術
播種工作也是保障落葉松質量的關鍵,種子催芽后,當3月下旬地表溫度在10℃以上時即可播種,否則就要用40℃左右溫水再浸種1~2d,在溫暖處混沙或鋸末進行催芽后再播種。播種前要給土地澆透水,但不要有積水。落葉松適于高床播種,適量播種可以在保證全苗的基礎上減少種子的浪費。覆土不能太厚,適度均勻地覆蓋一層薄沙,并在床面覆草,可抑制表土水分蒸發和防止風剝覆沙。播種后每天少量多次噴水可以保持床面濕潤。落葉松幼苗期喜叢生,留苗的密度可以稍大一些。在苗長齊后,做好遮蔭工作,使透光率達到60%左右即可,雨季后再將其撤掉。
3.1.4 苗期管理
為了使苗床始終處于濕潤狀態,保證種苗的濕度,出苗后要適時澆水,澆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在苗床上方需搭棚略微遮陽,保持透光度在60%~70%。在出苗之前,每天噴水2~3次最好,讓床面保持濕潤,出苗后次數要隨之減少,但是要注意床面不能過干,否則會影響種苗生長。落葉松幼苗病害主要為立枯病,在種苗培育過程中要特別防治蠐螬和螻蛄2種蟲害。在6月下旬和7月上旬,要進行2次間苗。在幼苗長到15~20cm時,施入5kg的硫銨,以后每15d施入1次肥料。到7月份時,停止施入氮肥,以施入磷鉀肥最為合適。
3.2 落葉松種植技術要點
3.2.1 選地整地
清除雜草、雜物,以原生土土壤進行置換。一般整地采用穴狀、魚鱗坑和水平溝。宜采用穴狀整地的為那些新采伐、灌木較稀和雜草較少的棄耕地;宜采用魚鱗坑整地或采用水平溝整地的多為荒山、老采伐地和灌木及雜草較密的地塊。魚鱗坑整地可避免水土流失,保證土壤肥力,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
3.2.2 種植密度
種苗的種植密度要根據立地條件的不同進行靈活調整,立地條件較好的地段以1600~1700株/hm2為宜,立地條件相對較差的以2500株/hm2為宜。
3.2.3 肥水管理
落葉松栽植后7d內要澆2次水,以后可松土、保墑,一直到5月初再澆水1次,之后根據天氣情況不旱不澆。到6月份再施1次肥,8月份要施1次硫酸亞鐵,可以在株邊挖坑點施。在松土鋤草方面,約20d左右進行1次即可,要求鋤草的時候要認真細致,一般深達4~5cm,要求鋤勻,把草鋤凈,土要鋤松無坷垃。
3.2.4 病蟲害防治
氣候、溫度、土壤條件與病蟲害的發生與蔓延有著密切的聯系。預防病蟲害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原則。除種子消毒處理外,平整苗床和科學施肥也會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為了避免病害和大面積蠐蠅的發生,做底肥的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通常當地溫超過32℃澆降溫水,可以有效預防幼苗猝倒病的發生。合理澆灌并且及時做好排澇工作,嚴防苗床積水可促進苗木的木質化,增強其抗病性。
對立枯病可噴施1∶100的波爾多液或1∶500的敵克松;對蠐蠅要從發病處向地下灌入1∶800的辛硫磷;對螻蛄采用毒餌誘殺的辦法。此外,對于易發生蠐蠅、螻蛄的地塊,在播種前可以每平方米用2g辛硫酸進行預防。松皮小卷蛾以幼蟲為害落葉松的枝干為最,對幼樹產生較大危害。當蟲卵孵化后1~2h即鉆入樹皮下,10d后,在靠近樹皮的地方吐絲作圓形白色薄網,卷曲在其中。再經過3~5d脫第1次皮。第2齡幼蟲的時候開始吃樹木表層,形成淺而細的坑道;3齡以后吃進到韌皮部,形成較寬的坑道,并有木屑排出,伴有流脂,幼林受害程度最重,尤其是7~12年生林分發生最重。林疏以及林緣發病較重。為了防治松皮小卷蛾的危害,樹種要選育抗蟲樹種,在造林的時候要適當密植,實行針闊葉樹混交,加強撫育管理,使樹冠盡快郁閉。對其天敵以及林間寄生蜂要加以保護。對剛侵入樹皮的幼蟲要立刻清殺,一般用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來進行防治。對于成蟲用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常規噴霧防治。
4 結束語
遼寧地區落葉松樹木得到較廣泛的種植,落葉松培育技術發展前景廣闊,不斷地對落葉松培育技術進行研究和創新,一定可以研究出更適合遼寧地區地理與氣候條件的落葉松培育方式,從而提高落葉松樹木培育的成效。
參考文獻
[1] 張金平.分析黑龍江省落葉松播種育苗的技術[J].新農村:黑龍江,2017(11):104.
[2]車萬里.落葉松種植與管理技術工作研究[J].農技服務,2017(2):107.
[3]吳麗輝.分析落葉松栽培與管理技術[J].新農村:黑龍江,2017(6):101.
[4]楊月元,胡艷南.塞罕壩地區落葉松人工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7(22):78.
(責任編輯 常陽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