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腎臟內科主任醫師 何偉春

如果你是一位有生育要求的年輕女性,同時也是位慢性腎臟病患者,那么,你可能很想知道,慢性腎臟病患者是否可以懷孕?
答案是因人而異的。雖然,隨著醫學的進步,慢性腎臟病女性患者妊娠率較前升高,總體胎兒活產率明顯增加。但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妊娠仍存在較大的風險,所以,在你決定懷孕前,需要由專業的腎臟病醫生對你懷孕生孩子整個過程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做一個全面的評估。
當然,懷孕過程本身就存在著一系列與妊娠和分娩相關的風險,這里所說的評估,是特指腎臟病患者在懷孕過程中腎臟病病情加重甚至由此帶來危及生命的風險。
風險評估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腎臟病病情的輕重。首先是腎功能的狀況,即目前處于慢性腎臟病第幾期;其次,是否合并高血壓和蛋白尿,這對懷孕結果的好壞影響最大的。
慢性腎臟病已經進入中晚期,血壓難以控制,有大量蛋白尿的,這些患者懷孕后出現腎功能惡化以及各種孕期并發癥的風險明顯增加,一般是不建議懷孕的。此外,病情活動的狼瘡性腎炎患者、腎功能已有中度以上損害的糖尿病腎病患者,這兩類患者也存在懷孕后腎臟病加重的風險,以及出現各種嚴重并發癥的風險,也是不建議懷孕的。
處在慢性腎臟病的早期患者(即1~2期),腎損害還比較輕微,腎功能正常或輕微異常,血壓正常,沒有或者只有很微量的蛋白尿。這種情況的患者在懷孕期間腎臟病變進展的風險比較低,出現腎臟病病情加重、腎功能惡化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是可以考慮懷孕的。
需要強調的是,即使是這種病情輕微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在懷孕期間出現相關并發癥的風險還是會高于普通人群。
慢性腎臟病的孕婦應該認識到:腎臟病會使得自己和其他孕婦有所不同,風險會明顯增加。懷孕生孩子,實際上是在腎科和產科醫生指導下所經歷的一次或大或小的冒險,需要醫患雙方共同努力,爭取把風險降至最低。因此,配合醫生做好孕期的管理就非常重要。
對腎科醫生來說,主要關注的是患者用藥的選擇和劑量的調整,尤其是免疫抑制劑和降壓藥。孕期安全的免疫抑制劑包括糖皮質激素、羥氯喹、硫唑嘌呤、他克莫司等,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另外,孕期一定要把血壓控制好,血壓最好控制在收縮壓130~140、舒張壓80~90毫米汞柱以下。孕期可以選擇的安全的降壓藥物有甲基多巴、拉貝洛爾和長效的硝苯地平。平時在家自己要堅持測量血壓并做好記錄。
對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一定要定期到腎科來隨訪、復查相關指標,評估腎臟病的病情和相關的并發癥。當然,也需要定期去產科隨訪,觀察與胎兒生長發育相關的指標、觀察孕期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同時,也要對可能出現的不良情況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如果在隨訪期間發現病情加重難以控制,危及到胎兒或者孕婦時,應該及時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