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繼暉
【摘要】目的 探究12導聯動態心電圖改變對評價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的效果。方法 44例無合并癥且明確診斷為COPD的患者視為研究組,另外同期收治的無慢性病史及明顯癥狀體征的40例患者視為對照組。采用12導聯同步動態心電記錄儀進行監測,比較兩組心律失常檢出情況。結果 在心律失常、嚴重心律失常、ST-T段改變等檢出率方面,研究組分別為100.00%、50.00%、54.55%,對照組分別為80.00%、10.00%、40.00%,研究組心律失常和嚴重心律失常檢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ST-T段改變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男性嚴重心律失常檢出率和ST-T改變率為分別為65.21%、56.52%,女性嚴重心律失常檢出率和ST-T改變率為分別為57.14%、52.38%,男性和女性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無合并癥的COPD患者發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比較大,通過12導聯動態心電圖進行檢查,有利于早期檢出心律失常。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導聯動態心電圖;心律失常;評價效果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12-lead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nges on the evalu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The 44 patients without complications and definitely diagnosed as COPD were trea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other 40 patients without chronic medical history and obvious symptoms and signs were trea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detection of arrhythmias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by 12-lead synchronous dynamic ecg. Results In arrhythmia, severe arrhythmia, ST-T change detection aspects, such as, the team are 100.00%, 50.00% and 54.55% respectively, the control group were 80.00%, 10.00%, 40.00%, the team arrhythmia and severe arrhythmia detection rate i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ST-T change detection rate difference h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In the study group, the detection rate of severe arrhythmia and the change rate of st-t were 65.21% and 56.52%, respectively, while the detection rate of severe arrhythmia and the change rate of st-t were 57.14% and 52.38%, respectively, for women and men (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OPD without complications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arrhythmias. The examination of 12-lead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s conducive to the early detection of arrhythmias.
【Key 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12-lead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rrhythmia; Evaluation effect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好發于中老年群體中,相關調查數據顯示,全球≥40歲的群體中,COPD的發病率為9%~10%[1-2]。心律失常是COPD的常見的并發癥,尤其是COPD患者處于急性進展期時,發生心律失常的可能性非常高,且嚴重程度與病情的嚴重程度有密切的關系[3]。研究表明,12導聯動態心電圖應用在COPD患者的評價中,能夠實現相關數據的遠程傳輸,而且數據獲得比較容易,進而提高心律失常的檢出效果[4]。本研究為進一步了解COPD患者12導聯動態心電圖評價的意義,將84例該疾病患者納入樣本中展開探究,取得了理想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5月~2019年8月為病例收集時間段,將期間在我院肺病科收治的84例COPD患者納入樣本中,并進行分組。其中,明確診斷為COPD且不合并其他老年性疾病患者44例視為研究組,另外無慢性病史及明顯癥狀體征的40例患者視為對照組。對照組:男性24例,女16例,年齡26~66歲,平均年齡(56.16±7.65)歲。觀察組:男性23例,女21例,年齡26~65歲,平均(56.14±7.63)歲。兩組年齡、性別等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均與COPD相關診斷標準相符[5];(2)簽署知情同意書;(3)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1)合并其它器官功能嚴重障礙;(2)合并嚴重凝血機能異常;(3)合并免疫性疾病者。
1.2 方法
兩組均用12導聯動態心電記錄儀進行監測,心電記錄儀由杭州百慧醫療有限公司生產,監測時準確地記錄12導聯同步心電信息。由科室2名專家進行觀察、分析和整理,并得出診斷結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異常心電圖檢出情況及研究組男女嚴重心律失常和ST-T段改變的檢出率,并進行組間和組內比較。嚴重心律失常的判定,參照《實用臨床心律失常診斷和治療指南》[5]判定標準。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使用SPSS 21.0統計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心律失常檢出情況比較
在心律失常檢出率HE嚴重心律失常檢出率方面,研究組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ST-T段改變檢出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研究組不同性別各心律失常檢出情況的比較
在嚴重心律失常檢出率和ST-T段改變檢出率方面,男性和女性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 討 論
報道顯示,相較于未發生心律失常的COPD患者,發生心律失常的COPD患者,死亡率明顯更高[6-7]。目前,12導聯動態心電圖是COPD患者心電圖檢查的常見監測儀器,在臨床上已被廣泛應用,對心律失常的早發現、早處理以及預后的改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8]。研究表明,相較于傳統心電監測儀,12導聯動態心電圖儀特點和優勢較為明顯,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儀器小巧,攜帶和使用比較方便;(2)檢查時對患者無創,可反復使用;(3)對指標和數據實現動態實時處理,提升診療的及時性和效率;(4)功能強大,如全程記錄與儲存、實時儲存心電信號、隨時發放心電圖信號等,適合長期監護使用;(5)心電信號的發放不受地點的限制,可實現遠程傳輸[9]。本研究嘗試將12導聯動態心電圖應用在CODP患者心律失常的監測中,在納入病例樣本時,選擇的是未合并高體質指數、高血壓等常見疾病的患者,經過研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心律失常檢出率、嚴重心律失常檢出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了12導聯動態心電圖的監測價值,在監測心律失常方面具有較高的檢出率。在ST-T段改變檢出率方面,對照組和研究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主要是因為ST-T段改變的影響因素較多,本研究提示兩組無明顯差異,可以暫時認為ST-T段改變并非COPD的心電圖特點。進一步針對研究組患者的心律失常檢出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男性嚴重心律失常檢出率和ST-T段改變檢出率均高于女性,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發現,吸煙是COPD發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男性是吸煙的主要群體,因而從這一方面來看,男性因COPD發病引發的心律失常可能高于女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生物燃料和煤煙所致的空氣污染也容易引發COPD,而這一群體以女性為主[10]。本研究結果提示的男性和女性COPD患者嚴重心律失常檢出率和ST-T段改變檢出率無明顯差異,說明了性別差異可能不是心律失常的主要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采用12導聯動態心電圖對COPD患者進行檢查,可及時發現心律失常,進而及時處理,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 唐 娟,仲崇俊.12導聯動態心電圖與平板運動試驗檢查診斷心肌缺血性冠心病的對比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8,16(17):110-112.
[2] 江華平,姚 志,范 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心電圖特點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6,21(10):1873-1877.
[3] 熊玉琴,方丁芬,劉耿星,等.十二導聯動態心電圖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8,18(2):158-159.
[4] 李維浩,曹惠芳,朱惠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心電圖P電軸垂直化[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5,38(2):122-124.
[5] 魯 端.《實用臨床心律失常診斷和治療指南》出版[M]//實用臨床心律失常.2003.
[6] 王月文,王 婷,孫更新,等.動態心電圖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診斷價值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36):7128-7131.
[7] 劉國文,李嶸娟,肖 瑤,等.超聲心動圖二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室收縮功能[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8,37(6):571-575.
[8] 鄭光卓.常規12導聯心電圖與24h動態心電圖診斷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律失常檢出率的對比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9):905-907.
[9] 敖雪玲,趙 瑞.EASI導聯與常規12導聯心電圖診斷心肌缺血價值對比研究[J].河北醫學,2016,22(1):72-75.
[10] 蘇 建,程燕雯,杜辛歌,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心電圖表現及其與患者生存狀況的關系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12):45-48.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