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
【摘要】目的 分析胃癌術后患者接受化療與四藤方加減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擇本院2018年1~12月32例胃癌術后患者,將其隨機均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接受常規化療,研究組同時接受四藤方加減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存質量。結果 研究組治療后SF-36分值高于對照組,數據比較差異明顯(P<0.05)。結論 針對胃癌術后患者,在化療的基礎上加入四藤方的效果較好,值得應用。
【關鍵詞】胃癌;四藤方;化療;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02
胃癌是一種發生于人體胃部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疾病,也是目前世界范圍內十分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也是胃癌的高發國家之一,且受到人口老齡化因素、人們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等的改變影響,臨床胃癌患者的數量出現了明顯的增多,且患者的年齡也出現了年輕化趨勢。胃癌患者一般都需要接受及時的手術治療,才能避免病灶組織繼續生長,且在患者手術之后,需要接受化療治療,術后化療可以繼續殺滅患者體內的腫瘤細胞。但是,化療治療會導致患者出現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很多患者都會出現食欲下降、體重下降等情況,且很多患者發病后可能發生脫發、惡心等一系列反應,從而降低了患者的個人生活質量,甚至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我院針對胃癌術后患者的治療,在常規化療治療的基礎上為其加入四藤方加減方案實施干預,臨床反饋情況較好,現結合具體數據等論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從本院惡性腫瘤對象當中納入我院2018年一年之內收治的32例胃癌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本次實驗通過了相關部門的審核,且征得患者個人同意。研究對象入組標準為:吻合臨床胃癌診斷標準、接受影像學及病理檢查確診、具有手術指征、臨床治療齊全。研究剔除如下患者:其它惡性腫瘤對象、精神功能障礙、手術禁忌癥對象、所用藥物敏感患者、個人資料不完整、無家屬照管、中途退出研究、意識喪失、認知功能缺失。按照擲硬幣法將其隨機均分成對照組與研究組,分別各16人。對照組男8人,女性8人,患者年齡55~71歲;研究組男性患者9名,女性為7名,年齡則為54~72歲,雙方對象的年齡、性別進行統計后無任何差異(P>0.05)。
1.2 實驗方法
兩組對象入院后均需要接受手術,手術方式均為胃癌根治術,對照組患者在術后10~15 d手術切口愈合后拆線,并且開始接受化療治療。Ⅱ期患者pT1N2-3aM0等D2、R0切除患者的推薦治療方案為XELOX(1A類)、S-1單藥(1A類),Ⅲ期患者pT1N3bM0等D2、R0切除對象的術后輔助化療方案推薦XELOX(1A類),pT2-4NanyM0,R0切除但未達到D2患者的治療方案為DT45-50.4Gy(1A類),而pT2-4NanyM0,R1、R2切除患者接受DT-45-50.4Gy(同期氟尿嘧啶類)治療。
研究組患者則需要在接受化療治療的基礎上同時接受四藤方加減治療,四藤方的組成為紅藤、野葡萄藤、菝葜、藤梨根各30 g。脾虛證的患者需要在方劑當中加入白術9 g、茯苓12 g、黃芪15 g;陰虛證患者則需要加入麥門冬、沙參各9 g,生地15 g;濕熱證患者需要加入蒼術9 g、薏苡仁15 g。患者將方劑煎煮后需要取汁150 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治療一個月為一療程,治療周期為6個療程。
1.3 研究分析指標
對雙方對象接受不同方案干預前后的個人生存質量情況加以分析,選擇SF-36量表進行分析,量表的分值越高,表示其生存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兩組患者的個人生存質量屬于計量資料范疇,表示為(x±s),需要接受t值計算,若結果P<0.05,則可視為差異存在意義。
2 結 果
從上表1中所顯示的結果可看出,研究組患者接受治療后的SF-36分值明顯升高,且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意義存在。
3 分析討論
從臨床惡性腫瘤的診治情況來看,胃癌是目前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手術治療是目前胃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且患者在術后還需要接受化療治療。臨床認為,胃癌術后患者的首次化療,需要盡早進行,患者首次化療的時間一般不要超過術后2周,如果化療時間較晚,會導致患者身體內的腫瘤出現倍增,且腫瘤細胞對于藥物的敏感性也會出現下降,從而導致患者體內殘留的癌細胞無法被有效殺滅,這對于患者的治療十分不利。如果患者無法在術后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患者的手術效果也無法得到較好地保證。
胃癌術后患者接受化療治療,化療藥物在將患者體內癌細胞殺滅的同時,也會導致其身體內正常的免疫細胞受到損傷,這會導致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現下降,單純的化療治療會造成患者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因此,在胃癌術后患者化療治療的基礎上,加入其它方案進行聯合治療十分必要,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出現的毒副作用,并且盡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與生存質量。
胃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會出現體虛血虧的情況,且患者脾腎氣血虛弱,化療藥物雖然可以起到抗癌效果,但是毒副作用較大,導致患者出現氣虛不運、脾胃受損等情況,進而出現運化無力的癥狀。我院針對這類患者,在化療治療的基礎上加入四方藤,方劑當中的紅藤可以解毒消痛、祛風活血;野葡萄藤可以消腫清熱,也有較好的解毒功效;藤梨根可以清熱解毒、祛風止血,也有利尿除濕的功效;而菝葜則可以散腫消毒,方劑當中這四味藥物進行聯合應用后,可以起到較好的效果。
胃癌術后接受化療治療的患者,如果可以接受中醫辯證論治,患者的自身體質會得到較好的增強,且身體抗病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從而減輕患者化療治療所產生的毒副作用,患者對于藥物的耐受性會得到提高,且身體免疫功能也會得到顯著增強,患者的生存質量就會出現明顯的提高。
通過此次研究,我院針對接受手術的胃癌患者,分別在其術后給予不同類型的干預方案。從相關的研究情況可明顯看出,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接受中醫方案干預的對象,其生存質量分值明顯得到提高,且遠高于對照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后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結合這一研究情況,將四藤方加減與化療聯合用于胃癌術后患者的治療存在極為明顯的應用優勢。
4 結 語
針對患有胃癌且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而言,讓其在術后接受化療治療的同時,接受四藤方加減治療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該治療方案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毛竹君,沈克平,姚 瓊,等.中藥四藤方加減對胃癌癌術后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醫學信息,2015,28(47):16.
[2] 何 萍,沈克平,胡 兵,等.四藤方對人胃癌SGC-7901細胞增殖及凋亡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3):531-533.
[3] 劉 威.清熱解毒中藥四藤方對胃癌細胞作用及機制研究[D].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2011.
[4] 于振洋,何 奇,萬 勝.四藤一仙湯防治草酸鉑所致周圍神經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0,27(27):87-88.
[5] 王菁雯,何 萍,胡 兵,等.中醫藥調控胃癌細胞凋亡作用機制[J].中醫藥學報,2018,46(2):110-115
[6] 管天文.晚期胃癌患者運用放療聯合全身化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特別健康,2019,(21):80.
[7] 劉秀彬,王 猛,田 靜,等.中醫中藥在胃癌化療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9,25(4):636-640
本文編輯:董 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