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跟人們生活有著直接聯系,隨著我國交通建設的不斷成長,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更對實現推動現代化建設的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軌道交通的建設不僅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給人們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因其載量大而形成人員大量聚集,如有突發事件會產生疏散困難,會導致發生人員傷亡,這是消防安全相關單位面臨的首要問題。由此本文就城市軌道交通建筑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且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交通建筑;消防安全隱患
我國城市經濟的發展有效推動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步伐,截止到目前我國已有40多個省市的城市中建設了軌道交通或者正在進行軌道交通建設工作[1]。從消防角度考慮,軌道交通結構復雜、線纜縱橫穿插、通風較差等綜合條件,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十分容易造成火災事故或騷亂引起的踩踏事故,因此,筆者就軌道交通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了詳細分析,望得以有效減少傷亡事件的發生。
1、消防安全隱患分析
1.1運營中存在的風險
(1)消防聯動系統有名無實
城市軌道建設過程中會有很多個站臺,而在站臺的施工中,由于各種因素各站臺不能同時完成施工作業,施工過程中建設消防系統的時候是通過各自分別建設,而非統一建設,使得聯動消防系統聯動效果差或者根本不能達到聯動效果,由此消防系統的聯動性“有名無實”,由此一旦火災發生,消防系統不能進行聯動作業,達不到預期的消防滅火效果,及其容易造成十分慘重的人員傷亡。
(2)人員管理問題
城市軌道建設通常都是承包給施工單位進行施工,由于在建設軌道過程中涉及到諸多環節,承包單位也是承擔不同領域施工范圍,其中自動控制技術、網絡通訊技術、信息管理自動化技術等可能會因同時施工進行大量的交叉作業。而地鐵具有線路長、地下車站環境較為特殊等情況,施工技術人員素質又有較大差異等諸多問題,使得施工人員的管理成為消防安全隱患的最大問題。
(3)突發事件
因為地鐵普遍是在地下,且站臺頗多,這使得一旦有突發事故很難對人員進行疏散。當前軌道交通建設過程中,社會人群越來越廣,人員行為越來越難以控制,雖然我國法制使得社會發展相對安寧,但是難免會有突發事件的發生,且近些年有逐年增長的趨勢。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人們出行安全。
(4)軌道建設建筑齡的隱患
我國的城市軌道從二十世界60年代就已經開始進行建設,距今已經有四十到五十年的時間,這些早期軌道交通建筑已經具有相當的“高齡”,而在這些“高齡”軌道建筑中,消防系統的配備肯定是不齊全的,消防聯動系統等高科技系統更是無從談起,這也給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1.2安全問題存在的原因
(1)安全意識的缺乏是安全隱患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些工作人員存在惰性心理,且因為工期壓力急于交工,因此在針對消防聯動系統的安裝作業上就容易引起疏忽[3]。使得一旦遇到突發狀況,消防設備設施不能及時啟動甚至根本啟動不了,從而深深的埋下安全隱患。
(2)消防設備無人管理、維護,使得一旦在事故發生使不能及時實施救援措施,從而產生大量的人員傷亡事件,使事故進一步擴大。
(3)在軌道建設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水、電、機械等施工問題,作業人員技術素養在此時至關重要,地下軌道狹長且通風差,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施工規范,否則一丁點的作業疏忽都可能造成嚴重的突發事故。
(4)消防裝備匱乏,在前期設計與建設過程中,由未考慮到的因素導致的消防設備設施配備不齊全、安全技術應用不到位、缺少精尖消防設備等,使得在發生事故生時不能有效救援,從而加劇了事故的嚴重性。
(5)應急救援體系的缺失,應急救援體系在事故發生時需及時對人群進行疏散、對事故進行初期救援、對財產進行搶救的整套措施,對突發事故應急有著巨大作用。應急體系的缺失是最需要重視的人為性安全隱患。
2、完善對策及建議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路線長、站點多、客流量大且空間相對較為封閉,在運營中存在頗多安全隱患,一旦發生事故人員傷亡在所難免,是以筆者針對交通軌道建設及運用中的安全措施提出幾點建議。
2.1設計及建設嚴格執行行業規范要求
軌道交通設計不僅影響著人身安全問題,還關系到城市發展安穩性,由此,應在設計初期就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城市軌道交通設計規范》等一系列城市軌道交通法規進行軌道交通設計,并且需結合周邊建筑物及建筑環境情況,合理采購消防設備、明確防火區、防煙區、疏散區以及消防自動報警裝置和安全出口。合理的設計才可以保障軌道建設以及運營安全。
2.2加強工作人員管理工作
消防人身安全生產知識,不僅僅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所以在工作人員上崗之前必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以及《國家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法律內容對工作人員進行一系列消防知識內容的培訓,使工作人員明確知道自己的工作崗位需要掌握哪些消防安全知識、具有什么樣的安全責任。以保障交通軌道在設計、施工、建設以及運營過程中面臨突發狀況可以及時進行相應救援工作反應,從而保障人民人身安全。
2.3加強消防設備配備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老舊交通軌道建設必然存在,這些“高齡”建筑自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內部的老舊設備也是頗多,所以需要及時整修建筑內使用的設備設施,并且在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的段位加強消防設備的配備,安排專崗人員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盡最大可能的避免事故的發生。
2.4建立一體化應急救援體系
應急救援是安全管理手段之一,是針對有可能發生的事故,保證可以及時、迅速、有序、高效的開展救援行動,從而降低事故傷亡和財產損失而預先設定計劃或方案。由此,為了提升城市軌道交通運營人員的應急救援能力,需要針對一切有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騷亂等事故,制訂一套完整的“消防安全應急預案”且在預案中明確救援應急體系。以做到避免事故發生和一旦發生事故可以及時進行疏散救援工作。
結語:
消防安全管理是針對軌道交通建筑消防安全隱患設定的管理體系,是保障軌道交通運營過程中人員安全的有效管理方式,做好消防管理工作是對城市人民人身安全負責,是對社會財產安全負責。由此,為了完成對人民負責、對國家負責的重要使命,我們要嚴格遵守城市軌道交通相關法律法規,嚴肅執行每一項黨和國家教給我們的任務,全心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為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房正龍.中西部城市軌道交通銜接點規劃探討[J].鐵路技術創新,2018(2):57-59.
[2]謝海華.加強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和運營安全管理分析[J].幸福生活指南,2018(16):185-185.
[3]魏溫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檔案管理問題分析[J].今古傳奇:文化評論,2018(5):0139-0139.
作者簡介:
聶純(1986-)女,漢,湖南益陽人,本科,工程師,城市軌道交通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