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居民對于生活品質也有了新的追求。暖通空調系統的運用可以帶給居民更好的生活體驗,提升居民的生活舒適度。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因為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需要多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配合,這也對施工過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采取措施優化暖通空調系統的施工效果,對提高暖通空調應用質量,促進行業經濟穩定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前饋調節;串級控制;DDC控制;模糊控制
1、暖通空調系統施工階段的影響因素
1.1資金問題
相比于家用型空調系統,暖通空調系統的服務范圍較大,其直接服務于整個房屋建筑。因此暖通空調系統在設計過程中,涉及的設計內容非常多,并且經濟成本投入同比其他空調系統也要更高一些。部分建筑企業在系統施工過程中,會采用現金流量作為支付方式,但是總系統涉及的子系統較多,牽扯多家關系方,因此很容易出現現金流量不能及時到位,或者很多關系方的利益不能得到及時的補償,從而導致了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很容易遇到關系方不配合的情況,從而影響到整個施工過程的推進。
1.2施工方案
在暖通空調系統安裝過程中,因為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因此技術人員需要提前制定纖細的施工方案,從而確保后續施工過程的順利推進。施工方案中的內容涵蓋面非常廣,包含項目施工質量標準、項目施工計劃安排、施工技術選擇等。但是在制定施工方案時,技術人員需要提前做好調研工作,根據詳細的調研數據信息來優化施工方案。部分企業為了縮短設計階段與施工階段之間的時間差,在前期數據調研過程中,數據的完整度和準確性較差,這樣也增加了后續施工問題的發生概率,并且為了更好地完成工程任務,技術人員需要多次進行施工變更,不僅增加了工程總成本投入,而且也增加了項目的時間成本。
1.3工程計量
暖通空調系統在施工階段所需要投入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交高,為了確保成本的合理管控,技術人員需要對各個環節的工程計量做好統計工作,根據相應的分析結果來優化各個施工環節的相關工作。但是部分企業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對于項目的工程計量重視度較低,這也導致施工階段成本投入異常增長,并且還需要進場進行進度修改或者施工返工,從而導致暖通空調系統施工速度緩慢,其應用效果也出現了相應問題。
1.4工程變更
與大多數工程項目類似,暖通空調系統在施工過程中,也會出現施工變更的情況。施工變更的初衷是為了提高整個工程的施工效果,但是頻繁的進行施工變更則表明該項目施工方案存在著較大的問題,從而衍生出施工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導致施工變更的情況。另外,在自然條件影響下、或者施工中意外情況也會導致施工變更的情況,這些情況的發生都會影響到工程后續的施工進度安排,甚至會出現工程項目施工工期延后,給企業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
2、自控系統在暖通空調系統中的應用
2.1很多的干擾性
外部干擾和內部干擾共同構成了空調系統。外部干擾主要是供氣和外殼之間傳熱的干擾。內部干擾通常是指房屋內電器和工藝設備的啟動和停止。廠房內的照明設備和采暖設備對于廠房內溫度變化和影響是有重要因素的。其主要功效是減少干擾性活動對系統造成的影響。除了將整個空調系統的工藝結合建筑系統的自有性能化應用外,還應在同時自動控制的整個系統的設計與研發,通過整個系統的比對分析來查找干擾的來源以及相關影響程度的大小,根據相關數據參數,來選擇有效的控制方案。
2.2針對調節對象的特性
暖通空調的自動控制主要是為了更好的調節房間的舒適環境,確保環境的溫度濕度的控制效果達到預期的要求,在整個控制過程中其主要功能性是其本事的性能屬性,并不是尤其配套的自動控制所決定的。因此分析相關的性能參數與子控制性能的匹配參數是其需要重點校核的基礎參數。該環節的關鍵環節是調節器主要的相關系數。
2.3空調系統的整體可控性和溫濕度的相關性
在空調的系統中的主導地位是相對溫度和濕度的控制。這兩個參數通常是兩個調整量,它們在一個調整對象中同時調整。這兩個參數在調整過程中相互作用。作用的。若房間的溫度明顯提高的時候,若也在含濕量的不變化的情況下,則是需要相對的濕度的下降,而對此在自動控制的過程中是要充分的考慮到濕度以及溫度的相關性聯系的。
空調的自動控制系統是考慮如何更加高效率的調節房間的舒適環境以及房間的溫濕度控制器的控制和轉換,通過這種控制會更好的穿插每個環節,使每個環節更加緊密的結合,當期間任何一個環節出現任何問題,都會或多或少的對于整個室內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發生更嚴重的問題時,會造成整個暖通調節系統工作的正常使用。
2.4具有工作狀況轉換功能的控制
暖通空調系統是按照設定好的工況參數進行預設訂的,使整個系統按照有效性的自動控制體系進行運行,舉個例子,例如冬季工作狀態在加熱器工作時,系統的調節系統調節室內的干濕環境,但在夏季需要切換地表冷器工作。以便控制熱介質并調節溫度。以上是最基本工作條件的轉換。于此之外,整個暖通空調系統都將會一句整個性能的最優化設計工況進行系統的運行。在整個暖通空調系統運行中,應按照全年工況的使用狀況,不管何種工況的處理方式方法務必都要確保系統的運行能達到國家相關節能減排的要求。
3、自控系統的發展
對于自動控制的設備開發和研究,相關技術人員一致都在探索和研究,但相關的科研進度和相關技術設備研發的進展一直都處在摸索階段,直到1788年,英國人瓦特發明了改進的蒸汽機,這一跨時代的舉動標志著人類進入蒸汽時代,這意味著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的工業革命開始了。它也標志著自動化領域技術化和理論化的開始和形成。在1920年,反饋理論被廣泛的應用在電子放大裝置中,同年,美國還生產了PID調節裝置。1948年,基本上提出了控制理論的經典部分。社會在科技的推動下,進入到了一個技術化與理論化的階段。
伴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計算機的水平我國也在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下取得了突破和進步,隨著計算機性能的越來越強大,用計算機作為控制系統取代了原來固有的人工操作,在大趨勢上有效的提高整個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效果。空調系統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統已經實現了云計算應用。
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全球性能源的嚴重不足,通過使用有效的自動控制的暖通空調系統,在達到舒適環境的同時也跟要在節能減排方向上多做研究,對于現階段,低碳環保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工程領域的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要加強自身的專業水平的提高的同時也要認真學習自控技術,只有多方發展才能成為行業內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劉金濤.自動控制在暖通空調系統中的發展與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9(10):157.
[2]郭洋.自動控制在暖通空調系統中的發展與應用[J].山西建筑,2019,45(02):117-118.
[3]隋胄君.自動控制在暖通空調系統中的發展與應用[J].內燃機與配件,2018(1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