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煤礦的關注度逐漸上升,加強對井筒凍結造孔糾偏技術的分析,并明晰該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據現場作業的經驗和資料進行分析,從而更好的推動煤炭生產運輸的發展。本文分析了糾偏方法,并提出應關注的重點,從而更好的推動糾偏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井筒;凍結;造孔
對于礦井井筒的凍結狀況和施工方案進行詳細的分析,合理計算各種設計參數,結合先進的凍結孔施工設施,控制強化凍結過程,從而實現了對立井井筒快速安全的施工,在施工的過程中如果有發現不妥的現象,應及時糾正,并減少受土段砂層、黏土層的影響,提高對造孔定向和糾偏技術的要求。
1、糾偏的方法
1.1傳統糾偏法
糾偏的方法有很多種,傳統糾偏法在實際的應用中十分廣泛,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掃孔糾偏法是指在黏土層發生偏斜,利用原有的鉆具對其進行掃孔糾偏,從而更好的提高井筒的使用性能,這種方法是讓從噴嘴出來的泥漿,直接沖刷翼層外刃與孔壁接觸的地方,始終保持鋒利的狀態,從而掃出新的臺階把孔糾直;擴孔糾偏法則是使用原有的鉆具,換用較原來鉆頭更大的鉆頭,等到深度達標時再換至原鉆頭,從而使井筒凍結造孔技術得到新的發展;墊、移鉆塔法是指當出現斜孔時,應首先采用墊架子的方式,如果效果不理想,可以采用移鉆塔法,將鉆塔朝偏移的方向推進,并堅持做到快速、穩定,利用上部教直孔段,控制底部孔段,保持鉆具不提離孔底。[1]
1.2使用螺桿鉆進行糾偏
螺桿鉆糾偏是指鉆孔較深時,常常采用的糾偏方式,其本質是利用螺桿鉆與挖接頭構成的彎鉆具,對于一些方向發生偏移,認真分析鉆孔的偏斜情況,為制定更加穩妥的方案奠定基礎。陀螺測斜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內部電動陀螺儀和側向環節,從而使外殼發生轉動,當井下儀外體轉動時,就能夠把測線器外體轉的角度反映出來,通常,定向糾偏要測量出兩個角度,分別為工具面角和工作面角,鉆具組合中的斜向器使鉆具組合成一折現狀,并且通過不斷調整側向力的大小和方位,從而實現定向糾偏的目的。[2]
2、井筒凍結造孔糾偏應加強的重點
2.1進行嚴格的地形勘探
研究者在對煤炭進行開發時,首選應對地形進行全面的勘探,中國的地形比較復雜,呈三級階梯分布,中國的煤盆地形成演化的歷史也比較復雜,研究者應制定合理的方案來進行深入研究,煤炭大多存在于盆地地形中,但是盆地的原形及其構造樣式又比較多變,必須進行嚴格的勘探才能夠滿足其發展要求,在勘探時應用勘探設備進行事前的勘測,確定地形的穩定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從而更好的開展井筒凍結造孔糾偏,當目標不是十分明確時,不能繼續進行勘探,而是應用先進的設備進行仔細的預測,為糾偏技術的選擇奠定基礎。[3]
2.2加強井筒凍結造孔糾偏制度建設
建立健全地質糾偏制度,在煤田造孔糾偏中落實到位,從而保障煤田井筒凍結造孔技術的發展,并且依據當地的地質特點,創新煤田糾偏制度,管理者也應加強對于人員的管理,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對其的操作行為進行有效監督和控制,充分利用先進的設備優勢,創新管理制度,預測造孔糾偏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編制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從而促進煤田造孔糾偏工作的長遠發展,從多角度分析造孔糾偏中存在的危險因素,與專業人士共同研究出科學合理對的造孔糾偏制度,從而為降低造孔糾偏風險,建立符合中國地質條件的煤田有效資源潛力評價,有針對性的對我國的地質條件進行預測與勘探,從源頭來防范風險,最小化分險,完善開發系統決策體系,增強決策者的分險意識,使每項決策的制定都能夠更好的為煤田勘探的研究服務,提高勘探質量,促進井筒凍結造孔糾偏技術的發展。
2.3建立煤炭流動機制
我國研究者應集中力量建立煤炭流動機制,在對我國的地形狀況有深刻的研究的基礎上,有規律的對煤炭進行開采,研制個性化的開采機理,深刻分析了煤炭在地下的流動原理,將其控制在合理的空間內,從而有利于開展,我國更應該著眼于自身的發展實際,從實際狀況出發,制定出能夠適合自身發展的煤炭流動機制,富集規律,方便其在開采的過程中能夠提供參考,對于煤炭在開采時應用的開采機理也應制定出具體的方案,根據方案來實施具體操作,建立專屬于我國發展的煤炭流動機制,從而使我國的煤炭得到更好的開發與利用。[4]
2.4開發檔案信息資源
在檔案管理的建設過程中,使用檔案才能夠發揮其內在價值,但企業檔案的信息化建設就應積極挖掘檔案信息資源,建立安全高效的信息管理體系,對于糾偏技術發展已經形成的檔案,圍繞中心主題分門別類進行編制,以目錄的形式將所有關于安全事故的答案篩選出來,從而形成專項檔案,或者是具有明確的專題,使檔案的管理更加的系統,對于正在形成的糾偏安全生產檔案,也應將其制作成目錄納入對應專題,之后結合數字化工程調出所有安全檔案,根據專題分類掃描或者復印,形成虛擬檔案,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煤礦安全生產的宣傳力度,強化井筒凍結造孔糾偏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作用。
2.5提高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
在開展糾偏工作時,糾偏的質量高低不僅僅與當地的狀況有關,操作人員的專業水準也直接影響糾偏結果,因此,對于企業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審查,堅決抵制無證上崗的現象,應聘請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員開展糾偏工作,同時不斷提高現有人才的專業素質。
結語: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井筒凍結造孔糾偏技術的發展也有了新的要求,提高勘探質量和糾偏水平,對糾偏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做好預防工作,從而提升整個煤田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也為造孔糾偏人員提供一個安全的勘探環境,我國井筒凍結糾偏手段和技術還存在著很多不足,需要技術人員和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制定出專業的糾偏制度,從而為煤炭開發工作的開展提供借鑒,從多角度分析煤炭糾偏工作,提出可行性的策略促進安全性和質量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姜偉,蔣世全,付鑫生,等.旋轉導向鉆井技術應用研究及其進展[J].天然氣工業,2013,33(4):75-79.
[2]陳丁渭.深厚表土層凍結法鑿井外層井壁的受力實測分析[J].四川建材 ,2013,39(01):50-51.
[3]陳強.西部地區全深凍結井筒馬頭門破壞機理及修復加固設計研究[D].準南:安徽理工大學,2013.
[4]張向東,遲殿起,梁智鵬.紅慶河副井馬頭門硐室圍巖穩定性分析[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6(5):479-485.
作者簡介:
徐作敏(1984年2月—)、男 、漢族、安徽省淮南市、中煤特殊鑿井有限責任公司安徽路橋分公司、助理工程師、煤礦凍結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