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艷杰 翟立強
[摘 要]?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已由發起倡議階段逐步過渡到具體項目落實階段,項目實施取得的成果已經得到沿線多數國家的認同和積極參與,這為我國國內不同地區對外開放提供了新的契機,尤其是促進了我國國內不同地區與沿線各國深化務實合作。俄羅斯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中俄貿易高質量發展對于“一帶一路”倡議順利推進具有重要意義。邊境貿易是我國對俄貿易的重要方式,中俄貿易要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一定要重視兩國邊境貿易在促進兩國貿易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黑河市憑借地緣優勢,成為我國開展對俄貿易合作重要的沿邊開放城市,深入分析黑河市對俄貿易發展情況并提出發展路徑,將有利于促進兩國邊境地區經濟的繁榮穩定,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促進中俄兩國貿易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一帶一路;邊境貿易;沿邊城市;黑河市
[中圖分類號] F752.7?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5-0069-04
Abstract: Since the launch of the “Belt and Road” is initiative, it has gradually transitioned from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 initiative phase to the implementation phase of specific projects. The results of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have been recognized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by many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which has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opening up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In particular, it has promoted the deepening of pragmatic cooper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route. Russia is an important country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ino-Russian trad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order trade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China's trade with Russia. To enter the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Russia trade,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border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rad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By virtue of its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Heihe Ci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order open city for China's trade cooperation with Russia. An in-depth analysis of Heihe City's trade development with Russia and proposing development paths will help promote the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border areas of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 people of the two The exchanges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ino-Russian trade.
Key Words: the Belt and Road; Border Trade; Edge City; Heihe City
一、引言
俄羅斯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中國與俄羅斯同是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等合作平臺中的重要成員,近年兩國不斷加強政治互信、人文交流、國家安全、區域經濟、科技創新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取得的成果日益豐厚,中俄關系也成為兩國學者學術研究的重點領域,尤其是對俄經貿領域合作的研究。孫先民(2017)以黑龍江省對俄合作為研究對象,從對外貿易依存度、進出口商品結構、境外園區建設等三個方面分析了黑龍江省與俄羅斯貿易發展的現狀,梳理出黑龍江省與俄羅斯貿易合作中存在著對俄進出口商品結構單一、層次較低,貿易主體規模小、實力薄弱,市場化程度低,口岸通道瓶頸等問題,提出了以發展現代易貨貿易突破單純傳統易貨貿易的局限、以發展技術貿易驅動產業創新、以發展現代服務業創造更好的貿易環境等建議[1]。李睿思(2018)認為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的基本情況是俄羅斯對外貿易經歷了危機、俄羅斯與亞太地區合作存在經濟實力差距、與亞太地區一體化過程中自身實力的不足等,指出俄羅斯遠東地區發展困境的解決辦法是選擇合理的突破路徑、加快超前發展區建設,提出了俄羅斯遠東地區與新常態下我國東北地區對俄合作政策建議[2]。劉春富,徐艷艷(2019)以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為研究對象,從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總體趨勢、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結構等兩個方面分析了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發展趨勢與現狀,構建SFA模型對不同樣本的技術效率進行系統評估分析,運用技術效率指標實證分析黑龍江省對俄貿易效率,在得出實證研究結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優化貿易投資互補、建立雙邊貿易配套體系、優化貿易營商環境等政策建議[3]。別切利察(2019)認為“一帶一路”項目為俄羅斯遠東地區帶來了技術、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建設等資源,遠東地區進而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積極推動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國際交通走廊項目,但在項目對接中仍暴露出新的問題,應予以重視[4]。焦方義,陸曼(2019)指出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協同發展面臨著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實施、俄羅斯經濟重心東移、“一帶一盟”建設的對接等新的發展機遇,梳理出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協同發展存在著的貿易結構單一、中俄貿易規模總體規模小、經貿合作形式滯后、俄羅斯對華政策始終有所保留等問題,提出了協同發揮中心城市的推動作用、協同增強區域內物流運輸能力、協同推動中俄邊境口岸建設、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等建議[5]。索中元(2019)分析了“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主要影響因素,提出了深化政治互信、優化貿易結構等對策[6]。徐海等(2019)對黑龍江省沿邊地區開發開放優劣勢進行分析,提出了黑龍江省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的模式與發展方向[7]。雖然,國內學者從中俄經貿合作的整體狀況、中俄產業經濟合作、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協同發展、中蒙俄經濟走廊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對中俄貿易重要形式的邊境貿易重視度不夠,而邊境貿易對于邊境區域經濟繁榮穩定、兩國人文交流、增強彼此文化認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以邊境城市黑河市為例,深入分析黑河市對俄貿易發展情況并提出發展路徑,以期促進中俄兩國邊境地區經濟的繁榮穩定,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促進中俄兩國貿易的高質量發展。
二、黑河市對俄貿易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對俄貿易規模
根據黑河市商務局公布數據顯示,2015—2019年黑河市對俄貿易總額分別為6.79億美元、5.79億美元、5.44億美元、6.42億美元、5.39億美元,分別同比變動為-43.67%、-14.78%、-3.9%、17.77%、-16.49%。從黑河市對俄貿易規模來看,由2015年的6.79億美元下滑到2019年5.39億美元,降幅十分明顯。從與同期變動比較來看,2015年黑河市對俄貿易降幅較大,達到43.67%,五年時間里只有2018年實現了對俄貿易同比增長17.77%,而2016年、2017年與2019年對俄貿易同比變動均為負增長。因此,從整體貿易規模而言,黑河市對俄貿易規模偏小,且具有波動性。
(二)對俄貿易占對外貿易中的比重
根據黑河市商務局公布數據顯示,2015—2019年黑河市對俄貿易總額占黑河市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分別為86%、95%、94%、93%、89.54%。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黑河市對外貿易對俄羅斯市場的依賴度比較高,對俄貿易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占黑河市總體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均超過90%,2016年更是高達95%,這一比重反映出黑河市作為沿邊開放城市,對俄貿易具有獨特的地緣優勢,同時也可以享受到國家給予邊境地區的優惠貿易政策措施,對俄貿易也因此成為黑河市對外貿易的優先選擇方向,支撐與推動著本市經濟增長。
(三)貿易結構
根據黑河市商務局公布數據顯示,黑河市進出口商品并沒有將對俄進出口商品進行單列統計,但由于近五年黑河市對俄貿易總額占總體對外貿易總額中的比重接近90%,有的年份高達95%。因此,本部分分析數據選取的是黑河市主要進出口商品的數據。2015—2018年黑河市出口商品占比前三位的分別是服裝、機電產品、農副產品,服裝、機電產品、農副產品,機電產品、農副產品、電纜,機電產品、電纜、農副產品。黑河市進口商品占比前三位的分別是電力、農副產品、糧食,電力、農副產品、糧食,電力、農副產品、木材,農副產品、糧食、電力。
三、黑河市對俄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對俄貿易規模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具有波動性并呈現下降趨勢
從2015—2019年黑河市對俄貿易規模變化來看,黑河市對俄貿易規模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這些外界因素主要有:俄羅斯自身經濟發展情況、國際大宗能源商品價格波動、盧布匯率波動、貿易投資壁壘等因素。自烏克蘭危機之后,歐美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導致的結果是俄羅斯經濟負增長、資本持續外流、人均收入水平下降、盧布貶值、科技創新能力下降、經濟現代化步伐遲緩等,也就是說歐美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再加上國際大宗能源商品(石油)處于下降區間,石油價格持續下降,由于俄羅斯國家財政具有明顯的“石油財政”特征,致使俄羅斯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下降,消費能力下降。因此,黑河市對俄出口貿易規模隨著俄羅斯居民消費能力下降而減少,明顯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出現了俄羅斯經濟增長時黑河市對俄貿易上升,當俄羅斯經濟負增長或處于經濟滯脹時黑河市對俄貿易下降的現象,這與黑河市對俄進出口商品結構相關。
(二)對俄貿易占對外貿易的比重過高,對俄貿易有較高依賴性
從2015—2019年黑河市對俄貿易總額占黑河市對外貿易總額中的比重來看,對俄貿易成為黑河市對外貿易的優先選擇方向,這與黑河市所具有的地緣優勢高度契合通道經濟作用明顯、但有出口市場單一化、科技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也就是說作為黑河市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的資本、勞動、技術等重要因素當前還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如果經濟增長內生動力不足,經濟增長過度依賴對俄貿易,導致的結果是俄羅斯經濟發展較快,對俄貿易就會增長,黑河市經濟就會增長;反之,俄羅斯經濟發展遇到困境,對俄貿易就會下降,如何提升內生動力將是促進黑河市經濟增長的重要課題。
(三)對俄貿易結構固化,貿易結構存在低級化
從2015—2018年黑河市進出口商品結構來看,黑河市對俄主要出口服裝、農副產品、機電產品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但主要還是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黑河市對俄主要進口電力、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雙方貿易結構相對較為固定,有固化的趨勢性,這也比較符合雙方的資源稟賦優勢,但反映出的問題是雙方按照資源稟賦進行分工并進行跨國交易,貿易主要是依據其比較優勢進行產業間貿易,而產業內分工合作遠遠滯后,貿易結構存在著低級化,這會導致雙方貿易利益的不同,一旦出現利益分歧極易導致貿易轉向,進而會影響到雙方貿易的持續性和貿易結構優化。
四、黑河市對俄貿易高質量發展的路徑選擇
(一)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一帶一路”倡議是合作平臺與合作機制,是以亞歐大陸為重點,面向全世界開放的區域合作機制,其合作框架機制主要由中國與沿線各國發展規劃的對接機制、中國與沿線各國重點領域(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金融合作、產業合作、科技協同創新合作)的合作機制創新、中國與沿線各國的區域一體化機制建設等三部分構成。俄羅斯對于“一帶一路”倡議經歷了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2015年中俄兩國元首簽署了《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雙方將共同推動交通運輸、邊境基礎設施、物流通道等領域的項目合作,推進兩國經貿務實合作。在此背景下,黑河市作為對俄沿邊開放城市,應充分運用絲路基金、亞投行等金融合作平臺,加快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步伐,加快降低商品運輸的物流成本與時間成本,提升中俄邊境地區物流通道建設水平,通過承接“一帶一路”具體項目融入國家新時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進而爭取得到國家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支持。
(二)不斷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
黑河市對俄貿易結構存在著層次較低、科技含量不高、商品附加值偏低等問題,尤其是要注意的是雙方貿易更多的是產業間貿易,且中國商品在俄羅斯市場上會遇到更多的來自歐洲及日本、韓國等國家商品的有力競爭。如果國際市場上外部環境發生變化,黑河市對俄貿易極容易出現貿易轉向的現象,因為雙方合作并不是基于產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的合作,而更多的是商品跨國交換。基于此,黑河市應通過政策激勵與風險保障等政策措施鼓勵企業逐步加大與俄羅斯企業在科技研發、生產加工、產品設計、物流配送、信息傳遞等方面深度融合,逐步改善雙方進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與附加值,不斷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
(三)依托黑河自貿片區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
2019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6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設立。黑河自貿片區是黑龍江省三個片區之一,也是我國最北自由貿易試驗片區。黑河自貿片區的順利獲批為中俄跨境合作帶來新空間。黑河自貿片區將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將打造成為對俄沿邊開放的前沿,重點加強黑河片區新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機制、黑河片區對俄貿易服務平臺建設、黑河片區互市貿易全產業鏈構建、黑河片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黑河片區中俄金融合作平臺建設、黑河片區中俄國際物流樞紐建設、黑河片區中俄合作企業財會審計制度比較等方面研究,以此實現黑河市在我國對俄經貿合作中的功能定位,政府也可以在制度創新中逐步簡政放權,逐步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尤其是通過簡政放權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改善貨物通關條件,提高貨物流通速度,利用國家給予的優惠政策加大對大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四)加大對俄經貿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政府依托黑河自貿片區打造對俄經貿合作新高地,必須在制度創新方面持續發力,不斷釋放政策紅利,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大量企業的入駐,將形成集聚效應及區域經濟增長效應。企業將作為黑河自貿片區建設中的主體,是從事貿易投資、科技創新、生產制造等方面的主要推動力,是黑河自貿片區建設的關鍵要素與核心力量,這就需要大量熟練運用俄語,懂外貿、法律、人文等復合型人才,政府應采取引進與培養并重的措施,加大對本地高校黑河學院的支持力度,支持學校轉型發展,支持黑河學院與黑河自貿片區企業共同構建人才培養協同創新機制,著力培養對俄經貿應用型創新人才,為黑河自貿片區建設升級提供人力資源支持,促進黑河市對俄貿易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先民.黑龍江省與俄羅斯貿易合作路徑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2):37—44.
[2]李睿思.“一帶一路”背景下俄羅斯遠東開發現狀與黑龍江省對俄合作[J].商業研究,2018(9):108—112.
[3]劉春富,徐艷艷.“一帶一路”背景下黑龍江省對俄羅斯貿易效率研究[J].企業經濟,2019(11):48—54.
[4]別切利察. “一帶一路”倡議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發展的影響與促進作用[J].黑河學院學報,2019(11):8—10.
[5]焦方義,陸曼.中國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協同發展的路徑選擇[J].學術交流,2019(8):84—92.
[6]索中元.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態勢及發展對策[J].對外經貿,2019(11):12—15.
[7]徐海,王小琬,陳振廣.黑龍江省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的模式與主要方向研究[J].對外經貿,2019(6):41—43.
(責任編輯:顧曉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