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佳
[摘 要] 分析當前國際貿易實務教學現狀與困境,教材內容更新緩慢,課堂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欠缺,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足,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缺乏有效融合。主要原因是由于國內外經濟發展新形勢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科研為主的高??己藱C制無法對教師形成有效激勵,國際貿易理論的分析方法與實務脫節。提出以下對策建議:創新課程體系設置,將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有機融合,為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提供深厚的理論基礎,更新教學方法,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模式,拓展課程教學,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優化高校教師考核體系,激發教師參與教學研究與課堂創新的熱情。
[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教學困境;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4-0128-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ifficult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teaching, including the slow updating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ingl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the lack of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the lack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new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the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research-bas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not form effective incentives for teachers, and the analysis method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is divorced from practice.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novating course system, organically integrating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practice, providing profou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teaching, updating teaching methods, adopting teaching mode of interest to students, expanding course teaching, improving students' practical operation ability, optimizing college teachers' assessment system, and stimulating teachers' participation in teaching research and classroom innovation Enthusiasm.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Practice; Teaching Dilemma; Countermeasures
一、當前國際貿易實務教學現狀與困境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國際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地位日益重要。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為30.5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7%,貿易總量首次超過30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我國對外貿易人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不足以滿足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需求。高校作為對外貿易人才培養的搖籃,如何避免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解決好國際貿易人才培養與市場實際需求的矛盾,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發散思維,依然任重而道遠。總的來看,現階段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教材內容更新緩慢
現有國際貿易實務類教材雖然種類繁多,但內容架構基本相似,主要圍繞傳統國際貿易方式,以合同為主線展開。雖然教材版本不斷更新,但也主要是局限在對于一些國際商會規則和條例的更新,缺乏對于伴隨互聯網的興起,國際上貿易形式發生的新變化的體現。線上訂單,線下運輸交易導致現行國際貿易和無互聯網時代的國際貿易差異巨大,貿易投資和貿易模式的改變等方面的內容并沒有在現有教材中體現。教師按照以往教學計劃進行,缺乏對國際貿易新興事物的講解,學生所學知識與國際貿易的高速發展聯系的不緊密。
(二)課堂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很多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師都有較高學歷,直接從高校畢業就從事了教學的教師占較大比例。缺乏在企業中鍛煉和成長的經歷,因此在教授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灌輸式教學方法較多,以教師為主體進行照本宣科。其結果導致學生對國際貿易實務的認識操作較淺薄流于表面,創新意識較差,部分學生甚至對課程產生厭煩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國際貿易實務以雙語教學為主,但學生英語水平良莠不齊,普遍較差,迫使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摻雜了大量的“教學英語”。
(三)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欠缺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要求學生對國際貿易的法規條例、談判則和交易流程都要精準掌握。同時,也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有一定要求,如對國際貿易展位設計與商品展列、國際貿易商務談判等要都要求學生能夠具有現場操作和應變的能力。但是這些在以理論講述為主導的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依然沒有得到鍛煉,畢業后無法勝任國際貿易專業工作。
(四)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足
創新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一個行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有更好更長遠的發展。但目前大多數高校所開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對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還遠遠低于預期。由于缺乏創新能力針對性培養的模式,加之沒有復雜貿易環境的外部條件,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無法在實際的貿易過程中靈活運用。
(五)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缺乏有效融合
國際貿易學科包括“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和“國際貿易實務”三個核心組成部分。國際貿易理論主要解決“為什么以及如何開展國際貿易與分工”;國際貿易政策是在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上解決“一國在特定時期針對某一產業應采取何種貿易政策和措施”;國際貿易實務以合同為主線,著力解決“如何開展一筆具體的進出口業務”,主要包括交易磋商與合同簽訂、合同標的物及與其相關的條款、商品的包裝、價格和貿易術語、國際貨物運輸與保險、國際貿易貨款的結算、國際貿易爭議的預防和處理等內容。長期以來,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教學是脫節的,個別高校將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放在一門課里面上,但多是理論部分歸理論,實務部分歸實務,缺乏將兩者有效的融合,導致國際貿易實務教學缺乏理論深度。
二、原因剖析
(一)國內外經濟發展新形勢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國際經濟陷入低速發展的困境,世界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時期,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涌動,我國經濟也進入了新常態。在國內外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下,傳統國際貿易實務知識型傳授并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不僅對學歷的要求提高了,而且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科研為主的高??己藱C制無法對教師形成有效激勵
高校主要以發表科研文章數量以及科研項目作為教師職稱評定和考核的標準,對于教學以及教材類建設的支持力度不足,無法對教師形成有效激勵。高校新進教師的門檻一般都要求是博士學位,缺乏企業工作經歷,教師在教授實務類課程時缺乏實踐的指導,存在照本宣科情況。
(三)國際貿易理論的分析方法與實務脫節
長期以來,國際貿易理論忽略了企業的主體地位,直到新新貿易理論的出現,將分析變量細化到微觀企業層面,才開始關注企業的異質性與出口和FDI決策的關系。傳統國際貿易理論假定所忽略的貿易摩擦和交易成本,正是現實國際貿易實務所考慮和關注的。貿易利得是抽象的、普遍的,國際貿易實務所考慮的貿易利得則是每一個具體的進出口企業所得到的貿易利得,因而兩者的分析角度和方法不同也是導致國際貿易理論和實務教學脫節的原因。
三、對策建議
(一)創新課程體系設置,將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有機融合,為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提供深厚的理論基礎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具備全球視野、專業知識豐富、思維方式敏銳和處事靈活的復合型國際人才。此課程應以理論為指導,具體案例和實踐操作要貫穿始終,這樣才能讓學生知行合一,達到培養目標。沒有理論的實務教學是“無源之水”,不能指導實務的理論則是“空中樓閣”。因此,在國際貿易的課程體系設置方面應該將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有機融合起來,在實務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抽象的理論和政策分析具體化,運用大量實際案例培養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政策的解讀。同時可以組織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共同針對當前此課程教材中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不斷改進《國際貿易實務》教材,更新教材內容,創新理論和實踐,把兩者有機聯系起來。
(二)更新教學方法,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模式
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學習方法,把所學知識內化從而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社會實踐。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教學設計環節要考慮到此課程實踐性較強的原則,開發以翻轉課堂授課和以比賽制授課的雙模式授課方式,以此打開學生視野、開拓新的領域和創新學生思維。把課程要點和難點通過視頻或者網絡直播方式讓學生提前觀看學習,了解初步的知識體系后再到課堂中進行師生互動。同時可讓學生分組后進行案例分析和實踐操作比賽,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變革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在同樣的課堂時間內增加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對教師的課前準備和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系統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可多利用動畫和視頻技術讓學生直觀并且深入對國際貿易中的問題有所思考,同時在教學中可多使用啟發式、討論式和互動式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體,使他們帶著問題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進入到課堂。
(三)拓展課程教學,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拓展訓練本質上是一種培訓,與傳統課堂教學在教學思想、教學方式和具體實踐方面有較大的差異。傳統課堂以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為主要目標,即通過預設的模式在規定的時間內,教師以講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和知識的傳導。拓展訓練則是通過情景,信息和游戲等方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形成一種新的觀念和能力。拓展訓練經常讓學生置身于不同的情景環境中體驗不同的實踐操作,這種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樂趣,獲得滿足感和提升認知水平。具體而言,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拓展訓練:
其一,設置國際貿易情景課堂,豐富學生實踐認知。通過貿易情景課堂,可以讓學生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參與到國際貿易實踐中來,成為貿易的主體。學生在參與貿易過程中可以逐漸對貿易理論有更具體和深刻的理解,從而能夠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做到融會貫通,甚至可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國際貿易的質量和效率,切實做到此課程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師生互動式教學。
其二,加強課外貿易情景拓展,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打破課內外壁壘,實現課內外一體化發展,讓課內教學成為課外實踐的指導,課外貿易實踐成為課內教學的案例,深化課內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具體操作可由教師設計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有深度的國際經濟熱點話題、練習和案例供學生課后討論。建立校企合作,把學生從“籠子里”釋放到企業中學習最新的國際貿易相關事務和法則,同時開展課外國際貿易辯論和貿易案例比賽,讓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拓展專業深度和廣度,提高國際貿易創新能力。
(四)優化高校教師考核體系,激發教師參與教學研究與課堂創新的熱情
教學與科研是高校最為核心的兩項基本職能,是相輔相成的,高校優化教師考核體系,進行多元考核、分類評價,賦予教學和科研同樣的權重,加大對優秀教材和教學成果的獎勵力度,以激發教師參與教學研究與課堂創新的熱情。
四、結語
新時代的對外貿易已由簡單型、單一型逐漸向復雜型、復合型方向轉變,對外貿易的知識和技術含量日益升級,復雜的經濟形勢下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博弈對國際貿易從業者的素質和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負責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則擔負著重要的使命。面對此課程教學內容滯后于行業發展,課程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實踐操做能力欠缺,學生的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導致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不能很好地處理國際貿易交易全過程。因此首先需要對國際貿易實務進行教材更新,新教材要體現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生動地理解國際貿易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其次,在教學過程中創新教學方法,運用互聯網的便利性開展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教學的設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效果。第三,要對學生進行能力培訓,通過設置貿易情景等方式讓學生直觀地熟悉貿易流程,了解貿易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運用所學知識理論去解決問題。最后,在國際貿易教學過程中要緊跟時代步伐和熟悉掌握各國政策的變化,始終站在國際貿易的最頂層,掌握政策新動向,積極融入電子商務、數字貿易等新內容,保持課程內容的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李根.應用型本科《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2016(1):225-226.
[2]班苑苑.《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立體—序化—拓展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7):128-129.
[3]楊青龍.國際貿易學科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大學教學,2013(1):53-56
[4]Paul Krugman,Maurice 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M].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4:186-209
[5]王金亮.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析——以國際貿易教學為例[J].對外經貿,2016(2):129-131.
[6]沈克華,雷平,舒紅.互動式全英語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類課程中的效果研究[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2017(2):81-88.
[7]趙興龍.翻轉教學的先進性與局限性[J].中國教育學刊,2013(4):65-68.
(責任編輯:張彤彤 藍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