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多
摘 要 近些年,制造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存活下去,加強成本管控是至關重要的。本文針對工序及工藝復雜的不銹鋼制造業,分析目前成本管控中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措施,希望能給不銹鋼制造企業加強成本管控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 不銹鋼制造業 成本管控 問題 對策
一、引言
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發展,在家用電器、汽車業、3C電子產品為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不斷升級、更新換代的當下,不銹鋼棒材、線材作為其零部件的前身,市場份額和市場機會都是很有挖掘潛力的。但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企業面臨著高成本下的低成長,甚至不成長。作為不銹鋼棒材、線材、車用活塞桿的生產制造企業,如何利用ERP(企業資源計劃)科學地設置成本中心、精準地核算產品成本、全面核算供應鏈總成本,為成本管控、低成本領先戰略做好強大的數據依據,是至關重要的。企業管理者要謹記:在經濟低迷期,唯有低成本者才可以生存。
二、不銹鋼制造業在成本管控中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
不銹鋼制造業屬于傳統制造業,存在財務信息化、智能化重視程度不足的現象。大部分不銹鋼制造企業存在未使用ERP系統、未使用成本核算系統的情況,使得成本核算精準度降低。針對煉油、不銹鋼深加工產品的工藝復雜、工序較多、產品規格多的特點,引進先進、科學的ERP系統來完善數據匯集、信息精準化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未使用ERP的中小型企業,多半成本分配方法選擇簡單、分配動因單一,無法滿足各個產品對應的成本精準核算的需求。
(二)核算方法的選取不符合產品特征
成本核算和分配方法符合本公司的工藝流程及產品特點尤為重要。所選擇的方法如果不能精準核算出本公司不同產品的成本,那么會對產品定價產生影響,或對以市場價格下的各個產品的利潤率產生偏差,使得產品盈利能力的分析不客觀、不準確。
不銹鋼深加工制造業的產品生產特點是不銹鋼線材或棒材經過多道工序多種工藝的加工后生產出不同規格即粗細、長短不等的不銹鋼產品。實際核算過程中,大部分公司直接按照當月的完工產量將輔料、人工進行分攤,這種核算方法會導致費用和人工分攤不合理。有的產品經過的工序多,有的產品經過的工序少,比如經過了粗磨工序的研磨棒和經過了粗磨又經過了精磨兩道工序的精磨棒,只用完工產量來分攤就顯得很不合理,計算出來的成本也不準確。
(三)成本費用歸集不得當、不全面
在制造企業中,大多數還停留在只核算制造成本的層面上。在市場競爭逐漸加劇的當下,企業的生產周期也隨之縮短,這樣就使得企業制造成本占據的比重不斷降低。同時,為了適應不斷創新的市場需求及顧客至上的營銷理念,前期的研發成本和后續的售后服務成本的比重不斷增加,忽略了前期的研發成本和后續的售后服務成本,使得成本費用歸集不全面。
(四)企業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成本管控體系以及監督考核機制
大部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未建立成本管控體系及監督考核機制的情況。由于缺乏成本管控體系,成本管控部門分工不明確,責任不清晰,出現問題會發生各部門相互推諉等情況。缺乏有效的成本管控體系,無法有效關聯各部門、各相關人員的成本管控職責。目前的大多企業存在以下現象:沒有供應商評審機制,無法實現采購部門成本管控環節的價優質優;沒有研發階段的研發預算、研發階段材料成本的節約,就無法實現項目成本管控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后期量產后材料成本的真正節約。缺乏各個部門的成本統籌考慮,就會出現一邊熱火朝天地干,一邊不計成本地大量消耗;一邊追求采購成本的最低,一邊因為材料質量低下而增加質量成本等現象的產生。
很多企業管理缺乏監督考核機制。無獎懲機制,在實際管控中會出現個人職責不清晰,缺乏責任心,在實際管控中大家積極性不高,導致企業成本居高不下。
(五)對成本管理人員專業知識培訓不足且職責分工不明確
引進ERP系統后未能對使用人員做好相應的培訓,使得ERP系統在實際使用中未發揮作用,導致成本核算不準確。另外,成本管理人員職責及分工不明確。成本管控人員不單指成本核算人員,還包括生產部門、采購部門、銷售部門等多部門的職責及目標的設定。如果成本管控人員只停留在財務核算人員層面,則不會取得成本管控的實質性效果。
三、加強不銹鋼制造業成本管控的措施
(一)引進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管理軟件,提高信息化程度
ERP是當今比較先進的企業管理方式和手段之一,不銹鋼企業可以引進ERP系統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在ERP系統引進過程中要做到:前期調研充分,充分了解產品,使用者充分闡述需求,給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指導企業完成生產及成本模塊初始設置,使其符合公司產品特征;培訓及指導各個環節ERP使用人員的操作,提高適用水平。在ERP實際使用中要做到各種系統單據制單準確及時,單據流轉及審批及時,線上完成情況即為線下實際情況,不能為了完成系統操作而完成,使得實際情況與系統反映情況脫節。要切實做到用心使用,才能發揮ERP的功效,防止其未能達到既定效果,變成“雞肋”。
(二)成本核算方法的選擇要根據產品特點設定
對于不銹鋼制造企業來說,結合產品特點制定成本核算體系是至關重要的。筆者以傳統成本分配法下的不銹鋼、活塞桿企業產品為例進行分析。不銹鋼棒材、線材產品具有以下特點:原材料品種單一、規格不同;每個產品都要經歷多道工序或多個工藝;產成品規格不同,主要區別區分在直徑、長度等外觀特征上。如果對其直接人工、公耗費用進行分配,選擇的方式方法就很重要。
首先,要將成本核算工作深入工作班組。我們通過優化工序,降低生產成本,縮短生產時間,從而降低人工和設備成本,控制和消除變動因素,提高良品率,減少浪費。在梳理和優化工序過程中要考慮如下問題:不增值的活動能否減到最少;如何讓上下道工序之間的距離最短;相同的行為能否合并;工作位置重新安排調整是否效率更高;能否不要出現等待;能否用最快的速度連接上下道工序。我們可以通過ECRS分析來取消、合并、重排、簡化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