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紅
服務細一點,再細一點;精度高一點、再高一點……
新時代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塑造一種職業精神,即從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等各方面充分體現;激發工匠精神,就要厚植工匠生長的土壤,才能使鐵路永葆生機和活力。
黨的十九大明確強調加強鐵路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提出交通強國,賦予了新時代鐵路人新使命。“敬業樂群”“忠于職守”的傳統美德,需要每名職工堅持一事當前,敢于負責、勇挑重擔、奮力開拓。“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唯有鐵路人立足本職,珍惜并熱愛自己的工作,干一行愛一行,方可在工作中尋找最大的快樂,打開中國鐵路發展新局面。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鐵路在百年的發展變遷中,之所以基業長青,得益于“高質高效、精細精益”。新時代鐵路人只有搶抓機遇、認準目標、執著堅守,通過深入研究市場規律,靈活調整經營策略,才能全面推進鐵路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技近乎道”,一個人對所從事的事業充滿熱愛乃至敬畏,就會把平凡的工作當成一種修行,久久為功,就會在前行中讓“初心”綻放光芒。在不斷發展變化中,唯有精準設計符合客戶需求的運輸產品,規范管理、健康發展,才能實現運輸“一張網”、鐵路“大聯動”,讓百姓共同分享“改革紅利”。
從茫茫沙海到漫漫戈壁,從皚皚雪原到巍巍青山,在中華大地上,“八縱八橫”鐵路網漸趨清晰,高鐵成網,為人們出行帶來便利,發展的背后是數以萬計鐵路人默默堅守、無私奉獻,舍小家為大家的專注付出。心無旁騖,嚴格遵守工作標準,把每個步驟、每個環節都按要求做到位,才是對“敬畏盡責、萬無一失”安全價值追求的最好詮釋。
守護列車安全的“數據俠”劉博、編組場里“無敵解鉤手”陳林、用忠誠守護旅客平安的“反扒專家”宋鵬飛……無論是2019年度的“最美鐵路人”,還是崗位上兢兢業業付出的12306“最強大腦”單杏花、“藍領專家”郭晉龍……唯有在企業內部厚植工匠成長和發展的搖籃,把“匠心”融入每個工作環節,才能成為企業永葆生機的基石。立足平凡崗位,堅持科技助力、細節入手和精準服務,緊扣吻合客戶需求、改善設施環境、改進服務態度的目標,運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等手段,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中國鐵路必將走出一條創新發展的新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