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延蘭

【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營養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的作用影響。方法 從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選擇200例納入研究,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各100例。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額外給予營養治療干預,在此基礎上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血糖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患者的母嬰結局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營養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的作用影響顯著,可以有效強化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改善母嬰結局。
【關鍵詞】營養治療;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4.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5..01
妊娠期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病之一,主要是指產婦在妊娠期出現不同程度的糖代謝異常現象,并且在妊娠前期糖代謝表現均處于正常水平。在孕周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胎兒對于營養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加上分娩過程中對于體力的消耗非常大,如果產婦沒有保證足夠的營養,則容易出現低血糖等問題,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生產風險[1]。這種情況下,結合患者實際給予有效的營養治療干預措施十分關鍵。本文針對營養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的作用影響這一問題,展開以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選擇200例作為樣本,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23~36歲,平均(26.00±1.20)歲;孕周24~27周,平均(26.60±1.00)周。觀察組患者年齡24~36歲,平均(26.12±1.19)歲;孕周25~27周,平均(26.48±1.20)周。一般資料比較,組間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包括叮囑患者晨起口服75 g葡萄糖溶液,將其溶于200 mL的水質;叮囑患者保證足夠的休息,晚上十點后禁止禁食。
觀察組患者額外給予營養治療干預措施,操作方式如下:(1)由專業的營養師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營養干預計劃。綜合分析患者的日常飲食習慣以及入院前1周時間內的飲食情況,為患者制定科學的營養食譜。(2)針對無前置胎盤患者,要求引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入院1周后,對患者實施尿檢,如果檢測結果顯示血糖為正常標準,則可以通過額外增加運動量的方式,促進患者宮縮。(3)詳細記錄每日食物攝入量、饑飽程度、體重變化情況和運動情況,針對營養干預后血糖仍舊未達標的患者,可以給予適量的胰島素干預。
1.3? 觀察指標
觀察統計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血糖指標情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三方面指標。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期間的統計學分析工作,借助SPSS 22.0軟件來實現。期間,P<0.05,提示組間對比差異顯著。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血糖指標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血糖指標情況,可以發現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母嬰結局
觀察組中出現1例羊水過多、1例新生兒低血糖和1例早產兒,其發生率為3.00%;對照組中出現2例羊水過多、1例胎膜早破、2例新生兒低血糖以及2例早產兒,其發生率為7.00%。對比來看,觀察組患者的母嬰結局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本次研究中,綜合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血糖指標情況,可以發現接受營養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分別為(4.26±0.46)mmol/L、(6.80±0.85)mmol/L和(4.31±0.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5.49±0.34)mmol/L、(6.45±0.53)mmol/L和(5.62±0.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除此之外,在兩組患者的母嬰結局這一方面,可以發現觀察組患者的母嬰結局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營養治療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重要性。
綜上所述,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過程中,綜合評估患者的營養狀態,給予針對性的營養治療干預措施,不僅可以有效強化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同時在改善母嬰結局等方面,也同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值得廣泛應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 嵇? ?彥.營養治療妊娠期糖尿病對母嬰的作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17):2453-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