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昊
【摘要】在工程建設領域中,抱箍法施工因其不受地形限制,無需搭設承重支架,節省大量鋼管材料,加快施工進度等優點越來越被廣泛應用,因而總結出一套成熟的施工工法顯得尤為必要。本文分析了使用無支架抱箍法進行蓋梁施工的特點,介紹了蓋梁無支架抱箍施工工藝和注意事項。通過其受力分析,證明無支架抱箍法施工可操作性強,對地基要求不高,節約建設成本,值得在施工中推廣。
【關鍵詞】蓋梁抱箍法;施工技術;施工流程
“抱箍”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將蓋梁施工荷載通過摩擦力直接傳給墩柱。“抱箍”必須具有一定的剛度,能夠承受一定的重量而不變形。“抱箍”結構形式采用兩個半圓形的鋼板(厚8mm),通過連接板上的螺栓連接在一起,使鋼板與墩身密貼。鋼板的高度由連接板上的螺栓上數決定。
1、采用抱箍法施工的特點
(1)蓋梁底模板以及抱箍均可在地面安裝,沿墩柱采用滑輪組或手拉葫蘆的方式提升到位。而抱箍在施工完畢需拆除蓋梁底模板時,可以下落充當修復缺陷時的腳手架,節省拆除底模及機械安裝的高額費用。(2)與鋼棒托架法相比,無需克服預留孔的傾斜問題,并且不會影響到墩柱外觀的美觀。(3)承載能力要求不高,可以克服采用滿堂支架時如遇地基土質松軟或有流水經過時增加工程難度這一弊端。
2、箍法的力學原理
抱箍法是采用高強螺栓和連接板將兩段半圓形的鋼帶在墩柱上擰緊,形成抱箍,夾緊墩柱后形成靜摩擦力,根據物理學中的摩擦力公式F=μN,鋼帶和墩柱之間的正壓力N乘以摩擦系數μ,即得到最大靜摩擦力F的數值,只要保證該鋼帶與墩柱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足夠大,即可安全支撐起上部荷載。
3、蓋梁抱箍法無支架施工技術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
3.1工程實例
橋梁蓋梁無支架施工在當前工程建設中越來越顯示其優越性。抱箍法是無支架施工的一種切實可行的新方法。曹妃甸市政工程緯一路電廠排水明渠橋蓋梁采用抱箍法施工,在甲方工期緊,地形條件復雜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了其模板安裝、拆除方便快捷的優點,節省了大量材料、人力,保質保量的按時完成了施工任務,取得了良好效果。
3.2施工準備
待墩柱施工完畢后,在蓋梁施工前,對墩柱進行施工測量,作為安裝蓋梁底模的依據。墩柱施工測量與控制的內容包括:墩柱中心位置測量、立柱頂高程測量。墩柱中心測量采用全站儀進行測量;高程測量是根據施工中設立的臨時水準點,用水準儀直接進行,也可以三維坐標控制測量。墩柱中心測量出來后做好標記。根據蓋梁設計標高反算出抱箍下底標高位置并做好標記,以便抱箍準確就位。
3.3抱箍及分配梁安裝
3.3.1抱箍采用兩塊半圓弧型鋼板(板厚t=16mm)制成,抱箍高0.5m,每個抱箍采用16根M24的高強螺栓連接。抱箍緊箍在墩柱上產生摩擦力提供上部結構的支承反力,是主要的支撐受力結構。根據已做好的抱箍下底標高標記,安裝抱箍,位置比設計降1cm,安裝時注意橫坡高差的設置,必須嚴格復核檢查,待確保正確后在進行下一步操作。縱梁采用長13米的Ⅰ45工字鋼。
3.3.2底模鋪裝
底模采用大鋼模,面模厚度6mm,肋板高度10cm。底模鋪裝時要保證底模與墩柱緊密相貼,因底模本身的變形與墩柱成品砼的不完全呈圓形,可能導致模板與墩柱砼間存在空隙,必須用雙面膠帶貼在底模上,或造漿堵縫,保證砼澆筑時因漏漿而污染柱體。底模鋪好后,調整底模平整度。由于工字鋼跨度比較大,考慮工字鋼本身的施工過程中的撓度,可在底模中部預設5mm預拱度,可在中間加上小鋼片墊起。蓋梁底模安放好后,再一次擰緊抱箍連接螺栓,檢查抱箍是否下沉。若發現抱箍并未下沉,就可以吊裝鋼筋骨架及側模。
3.3.3鋼筋骨架制作安裝
(1)蓋梁骨架在硬化平整場地上依主筋制作尺寸放線,然后批量加工。
(2)主筋加工好后,若蓋梁較高,吊車不能吊裝時,則將單片主筋吊至蓋梁頂進行拼裝。若蓋梁高度吊車能吊裝時,則在蓋梁下部搭鋼管架預先將骨架綁扎成型,檢查合格后吊裝。
(3)吊裝前,檢查各吊點是否平衡、牢固,以保證吊裝過程中骨架不會變形。
(4)若是骨架跨度大,吊裝時容易引起骨架彎折變形,考慮制作一個吊裝支架,從而滿足吊裝要求。
(5)若只能吊裝單片主筋,則在吊裝完全部主筋后先將主筋調整好位置,再將主筋用鋼管架起適宜的高度,方便在主筋上安裝套子筋。安裝完套子筋后再將蓋梁整體下放到底模處。
(6)吊裝至蓋梁底模前,預先將蓋梁底模刷脫模劑,并調整好墩柱伸入蓋梁鋼筋,同時將骨架底部預先綁好墊塊,以保證保護層。
(7)吊裝至蓋梁頂向下放時,注意調整墩頂伸入蓋梁鋼筋,若設計要求鋼筋扳成喇叭口時,當墩柱主筋阻礙骨架的正確下放時,將該筋適當調整。
3.3.4側模、端模吊裝
(1)側模和端模采用大塊鋼模板,面板厚度6mm,肋板高度10cm。鋼筋骨架在蓋梁底模上制安好后,檢查鋼筋骨架及側模與端模的刷脫模劑情況。預先在骨架側面綁扎墊塊,然后吊裝側、端模。
(2)側、端在固定前,必須從預先放在墩柱頂上的中心點引線以確保模板的中心偏差符合技術規范要求。
(3)模板空間位置滿足要求后,開始穿對拉桿及進行其他模板加固措施。
(4)在模板調整好后,測放砼澆筑標高控制點。檢查模板的直順度與保護層情況及墊石鋼筋的預埋。
(5)鋼筋骨架及側模吊裝完之后,檢查抱箍是否下沉,確認抱箍沒有移動就可以灌筑砼。
3.3.5砼澆筑
(1)澆筑前預先做好砼澆筑準備工作。再次檢查抱箍螺栓及蓋梁模板螺栓擰固情況,檢查預埋件位置及高度,平整好蓋梁下砼澆筑場地以方便砼罐車行走。
(2)砼澆筑時注意砼澆筑順序,由中間向兩邊分層澆筑,層厚控制在30cm以內,振搗必須要密實、到位。
(3)灌筑砼過程中必須安排專人觀測抱箍和模板是否變形,若有滲漏漿立即停止澆筑并對漏漿處進行封堵。若拉桿出現松動則加強,若支架出現超出設計方案的變形則暫停施工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確保萬無一失。
(4)砼澆筑完后,將柱體受污染處清洗干凈,將蓋梁下場地收拾清潔。然后在砼初凝后,用養生布覆蓋頂面砼及時灑水進行養護,養護天數應不少于7天。
(5)在砼達到75%以上強度后可進行拆模,但底模不能拆,要在達到100%強度后才能拆底模。
3.3.6側模、底模及抱箍構件拆除
在蓋梁砼強度達到設計的75%后,拆除蓋梁側模并及時用養生布覆蓋并灑水進行養生。待蓋梁強度達到強度的100%后對底模及抱箍件與各型鋼進行拆除。
結語:
在道路橋梁的懸空支撐施工中使用抱箍法有許多優越性,如施工便利、節省周轉材料、材料不易破損、方便清理施工現場及施工管理方便等,并且該方法還可以縮短施工工期。從經濟角度來看,其能夠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在高墩柱與水中墩柱施工中,更能突顯抱箍法的優越性,可見其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技術。
參考文獻:
[1]杜清.高速公路橋梁項目中的變截面箱梁蓋梁施工技術[J].工程技術研究,2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