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上周去莫干山上渚山奇幻谷參加國際月季花發展論壇,發現平日常見的月季,原來有著不一般的身世。以前只知道月季的花語包括愛情、純潔、崇高、莊嚴、青春等等,其實最值得弘揚的精神卻是“和平”。
去年金秋,德清承辦首屆美麗中國田園博覽會,在上渚山麓辟出一塊荒地,建了多個展廳。活動結束后,德清人順勢而為,辟建了這個集觀光農業、休閑運動、野奢度假等于一身的奇幻谷。
我參加的這次論壇活動就在奇幻谷奧斯汀月季園,月季園匯集近200個品種共15500余盆月季花,場面比較震撼,但是更讓我震撼的是中國花卉協會月季分會會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佐雙先生對我的知識更新:“中國是月季的母國,有兩千多年的栽培史。1789年,四個中國古典月季品種經印度傳入歐洲,從此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歐洲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抒情方式。”
中國的月季為世界和平唱響了贊歌。
月季出洋的故事大致是這樣的:1789年,拿破侖的夫人約瑟芬皇后在巴黎郊區建立了在花卉史上著名的馬爾梅森月季園,但是月季的雜交育種工作不易突破。后來她指派植物學家從中國廣州的花地苗圃購買了“中國四大名種”月季,這就是斯氏朱紅、柏氏粉紅、黃色茶香月季、緋紅茶香月季。當載有“四大美人”的貨輪即將駛入英吉利海峽時,英法戰爭正打得不可開交,眼前這片海域炮火連天、急浪翻滾,約瑟芬皇后得知消息后即向英國海軍發出一封信,請求為貨船讓出一條通道。英國人相當紳士,不僅一口答應,還安排一艘軍艦護送貨輪安全抵達法國港口。約瑟芬手下的園藝師將這批得之不易的中國月季與歐洲薔薇進行雜交,培育成“雜交茶香”月季體系。
在后來的一百多年里,又經法國園藝家上千次的雜交試驗,培育出一個耐寒抗病花期長的新品種。此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國園藝師弗蘭西斯為使這個月季新品種免遭滅頂之災,以“3-35-40”代號的郵包投寄到美國,又經過美國園藝師培耶的精心培育,得到進一步完善。1945年4月29日,為慶祝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園藝師們從這批月季新秀中選出一個最好的品種,命名為“和平”。
“看,從這個角度說,中國的月季為世界和平唱響了贊歌!”張佐雙教授說。
張佐雙教授還告訴我:“你知道嗎?玫瑰一詞在中國的漢朝就出現了,它的原意并非指向花卉而是形容寶石,所以‘玫瑰二字都是王字偏旁而非草字頭或木字偏旁。在歐洲多個語言體系中,玫瑰是薔薇屬植物的統稱,與月季是同義的,事實也正如此,玫瑰的身上流淌著月季的血液!現在你看每到情人節,小青年都要鄭重其事地送上一束玫瑰向心上人示愛,然而他們并不知道,手里捧著的實際上就是月季!”
中國月季遠渡重洋,走向世界,被歐洲人與當地的薔薇科花卉雜交,綻放出千姿百態的美麗童話。百年滄桑,花開花落,歐美各國所培育出的現代月季已經達到3萬多個品種。1985年,通過專家和群眾的投票,月季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第五名,目前中國差不多有80個城市將月季選為市花。
一年四季常開不敗的月季在越來越被人們喜愛,并從公園、花圃走向更廣闊的天地。經過十年的努力,杭州的高架橋已經成了月季的“秘密花園”,超過100萬盆月季競相綻放,在平時比較擁堵的路段,自駕一族也不再為堵車而揪心了,說不定還能演變為一場美妙的旅程。上海也在延安路高架、南北高架和內環高架上放置了16萬盆月季,扮靚了申城的交通主干道,為初夏送來一陣陣怡人的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