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秀平
一次我在某鄉村小學階梯教室聽公開課,一位優秀教師借班上課,上百位教師圍坐四方聽課。40來個三年級學生,端坐在教室,挺直后背。
教師上臺,年輕時尚,嗓音甜美,笑容燦爛,舉手投足間女主范兒十足,引得學生們目不轉睛。
教師展開笑容:“老師第一次見到你們這么可愛的小朋友,真是非常開心。”學生表情默然,拘謹嚴肅。
“說說看,對我的初印象,用兩三句話。”這是要給自己挖坑嗎?無前奏無鋪墊無場景,學生為什么要對眼前這個陌生人評頭論足?教師自作主張地按下“自來熟”快捷鍵,學生卻只瞪大眼睛看著教師。
態勢不妙,那就該馬上調轉方向。可這位教師竟然繼續追問,只將人逼到墻角:“說說看,你覺得我長得怎么樣?”
拿著話筒在一個個小腦袋間到處轉悠,現場氣氛更加尷尬。
“你看看,我長成這樣,還滿意嗎?”教師已深陷在自己挖好的坑里,也顧不上民主平等自主的課堂原則,她竟直接在一個女孩面前俯身,笑瞇瞇地遞上話筒。
全班學生和聽課教師的目光,齊刷刷落到女孩身上。女孩抿著嘴,不說話——只是笑。“太不識趣”的學生和太過執著的教師,形成了對峙僵局。
教師再次重復問題。女孩滿臉通紅,過了不知多久,她才慢慢點了點頭。教師滿意地起身,銅墻鐵壁總算開了一道口子。“或者,你還知道老師的其他信息,也可以說說。”教師舉著話筒,繼續在學生桌位間轉悠,再次無人舉手。
越是無人舉手,追問越加頻繁。她將話筒遞到一個男孩面前。男孩忸怩著站起來,吞吞吐吐,終于憋出一句話:“老師非常漂亮,我很滿意。”
“謝謝你,總算討到一句夸贊的話。老師實在太高興了。”可這位教師還不知足,“還有沒有夸我漂亮的?還可以從我外形上說說,跟你們以前的老師比有什么不一樣?”
又一個女孩被拉起來,她羞澀地笑著。
“你只是用笑容來表達,能把你的心里話說出來嗎?”
……
這段課前談話實在不能用語言來形容了。是這個班學生特別不善言辭嗎?還是學生受到的行規教育過于充分?
這位漂亮教師固然有足夠的底氣,自以為能獲得一路夸贊。但這種第一次見面就“夸贊”的行為,農村學生真不習慣。排解鄉村學生的羞澀、拘謹與不安,或許會有更合適的溝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