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婷
摘 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關鍵,但由于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錯別字現象不斷的擴展,成為了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面臨的普遍問題。同樣也成為了老師和家長當前需要解決的重中之重,因而老師和家長都應該意識到小學生錯別字現象問題的嚴峻性,積極地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本文主要從錯別字現象反思小學低段識字教學出現的問題,并且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錯別字現象;小學低段;識字教學
識字、寫字是小學語文的第一步,在這個過程中錯別字現象不可避免,并且已經成為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阻礙。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孩子們越來越多的忽略寫字,直接用打字來代替,在帶來方便的同時無形之中卻造成了不小的后果。學生開始對漢字不再敏感,甚至在書寫的過程中偷工減料。長此以往,學生的錯別字現象不斷擴展,最明顯的就是形錯和音錯這兩種現象。因而,教師應不斷優化教學策略,家長應講究循序漸進,慢慢引導,最重要的是學生自己要學會花時間記憶和練習,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識字、寫字的水平。
1 小學生常見的錯別字現象分析
1.1 形錯產生錯別字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粗心馬虎的現象嚴重,所以很容易在書寫漢字的時候無故的添加和丟失一些筆畫。舉幾個小學生們常犯的錯誤,很多學生把“肖像”寫成“肖象”,把“吉祥”寫成“吉詳”,把“才華”寫成“材華”,把“喝彩”寫成“喝采”,等等。這種現象和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交頭接耳有一定的關系。但同時,老師更需要對自身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刻反思,在教小學生的過程中,很多老師只是進行簡單的讀音教學,在很難分辨的漢字之間并沒有細致的講解,蜻蜓點水式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于漢字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因而便很容易在書寫過程中出現錯誤。
1.2 音錯產生錯別字
音錯產生的錯別字較形錯來看要更普遍些,社會上很多商家借助錯音進行商業宣傳,吸引他人產生相關的識字誤導。例如自行車廠家在廣告宣傳上打出“騎樂無窮”,服裝店起“衣生衣世”的店名,這些都對學生學習生字產生干擾,因而出現音錯,而寫錯別字。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每個漢字的意義,加深學生對相同發音不同漢字的理解,導致學生在學習漢字過程中似懂非懂,對每個漢字的結構發音以及它的用法,學的似是而非,再加上現實生活中大量類似宣傳語的存在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沒有得到來自老師和家長的及時糾正,因而對于漢字的理解就變得人云亦云了。
2 小學低段識字教學的優化策略
2.1 給予學生識字寫字足夠的時間支持
認識漢字,會寫漢字,并且做到理解、準確不出錯誤是每個人文學修養的基礎,小學正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因此,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督促學生每天拿出足夠的時間學習漢字。首先,老師在課堂上對于每個漢字的講解要做到面面俱到,對于可能會出現錯誤的漢字重點標注,帶領學生一起閱讀,課堂上督促學生進行自主練習,學會將每個漢字放進句子里,或者將很容易出現錯誤的漢字放進句子里,讓學生們進行觀察并糾正,每節課也可以留出一定的時間做聽寫,以便老師發現學生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的進行加強鞏固。再次,老師也可以選擇相對比較放松的教學方法。例如,關于團字和圓字的漢字故事,有一天中午,“團”在逛街,突然見到了“圓”,他熱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圓!”,“圓”說:“我不認識你啊”,“團”說:“我們之前還在一起去給人家拜年,祝人家合家團圓,怎么天氣一熱,你把外套脫掉了,就不認識我了”。這些有趣的故事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而且能夠加深記憶,一舉多得。
2.2 培養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能力
小學生容易出現錯別字的現象,很多時候是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形成的,所以為了更有效地糾正學生的錯別字現象,不僅僅要在課堂上下功夫,日常生活中就更要注意了。在這方面老師需要做的就是鼓勵每個學生要有一個單獨的記錯本,在課堂上,試卷上出現的容易出錯的漢字逐一記在記錯本上,空閑下來的時候多多進行復習鞏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更要擔負起責任,小學生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被街道上的宣傳語所吸引,并且輕松地記住,家長針對這個問題應及時耐心地提醒孩子,進行合理地引導,避免孩子過多地接受到錯誤的信息。日常生活中,家長還可以和孩子以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習,比如玩一些文字游戲,讓孩子在邊玩游戲的過程中,對漢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對于漢字的學習家長不能太過急功近利,文字是需要我們拿出一生的時間來學習的,中國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小學階段是打好基礎的關鍵時期,也是非常容易出現錯誤的階段。作為家長,要擅于挖掘孩子的優點長處,也要發現孩子的缺點不足,幫助孩子取長補短。培養孩子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孩子一起去發現生活中處處隱藏的漢字文化,共同學習,提高孩子對漢字的敏銳感知能力。
3 結語
小學低段識字過程中錯別字現象非常普遍,這一現象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大阻礙,更是小學生學習進步的一大阻礙,解決這個問題是小學教育行業的重點。本文針對出現錯別字的兩種現象提出相應的舉措,認為學生,家長和老師都應該做出相應地調整,給予學生足夠的漢字記憶時間,讓孩子多觀察、多思考、勤記憶,提高學生識字、寫字的水平,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趙中俠.從學生的錯別字現狀反思小學識字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128.
[2] 王德玉.從錯別字現象反思小學識字教學[J].新教育時代,2015(10):185.
[3] 丁如建.從錯別字現象反思小學識字教學[J].現代交際,2017(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