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棟



摘 要:根據《機械制圖》教學需要,調整數學的教學計劃,促進專業課的學習。筆者以《三視圖》的教學為例,分析教學的關鍵點及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從而破解了專業學習中遇到的瓶頸,樹立了學生學習的信心,突出了數學在專業學習中的價值。
關鍵詞:三視圖;數學;機械制圖
1 機械專業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在技工院校中機械專業的學生基本上全為男生,他們數學基礎較差,學習中缺乏自信,所以很多學生從心里面早已經放棄了數學。一方面是他們認為來學校是學技術的,不需要學數學。另一方面數學課的教學對專業課的學習的促進作用沒能有效體現出來,數學可有可無。
2 調整數學的教學計劃為專業學習服務
《機械制圖》這門課程是機械專業學生一年級一期的第一門專業課,對學生后期學習其他專業知識及樹立信心至關重要。《機械制圖》這門課程要求學生具有立體幾何知識,但大部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不強,該課程學起來有困難。為了使數學教學能夠有效的輔助專業的學習,筆者調整數學的教學計劃,將《立體幾何》這一章提前至一年級一期學習。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機械制圖》的學習。
3 以三視圖教學為例進行教學分析
在《三視圖》的教學中,采用由簡到繁、化抽象為直觀從而化難為易,讓學生循序漸進,輕松掌握。
3.1 三視圖的意義
首先讓學生了解為什么畫三視圖。因為認識物體要從上下、左右和前后各個方位去觀察它。如果從單面投影(圖1)或兩面投影(圖2)都不能完全確定物體形狀和大小。
從前面正對著物體觀察,畫出正視圖,反映物體的高度和長度,即上下左右;從上向下正對著物體觀察,畫出俯視圖,反映物體的長度和寬度,即前后左右;從左向右正對著物體觀察,畫出側視圖,反映物體的高度和寬度,即上下前后. 三視圖能反映物體真實的形狀和長、寬、高。
通過舉例說明單面投影和兩面投影不能效反映物體的特征,并用動畫給學生直觀感受,從而得出要三視圖才能反映物體的幾何特征。
3.2 畫三視圖的基本要求
(1)能看見的輪廓和棱用實線表示,不能看見的輪廓和棱用虛線表示。
(2)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
提問:如果要制造一個工件,設計人員先要在紙上畫出工件的圖形,請你想一下, 如何在平面的紙上既能表示出如圖的正面,又能表示出它的底面和側面?
演示:物體的空間立體圖底面向下轉動到與正面在一個平面,再把側面向右轉動到與正面在一個平面,從而得到工件三視圖。
通過平面的轉動讓學生直觀感受三視圖的形成過程,將立體轉化為平面,清楚得到了三視圖的要求(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及它們之間的位置關系。
3.3 基本幾何體的三視圖
課前已經介紹了簡單幾何體的知識,學生對基本幾何體(正方體、長方體、圓柱、圓錐、圓臺、球等)的特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它們的三視圖能比較容易得到。
通過由簡到繁學生對由基本幾何體組合的物體三視圖也能較好的完成。
3.4 重難點突破
(1)畫三視圖中長對正,高平齊相對容易理解,而寬相等很多學生畫不準確。為了學生更好理解,并且畫圖更準確,我們采用同心圓的方法。由于兩個同心圓形成的圓環間的間距在任何地方都是等距的,從而輕松找到關鍵點,突破了重難點,如圖3正六棱柱三視圖。
(2)在畫三視圖中很多同學容易漏畫一些線,為此要學生利用容易觀察的線條結合長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原則完成任務。如在圖4中少畫了AB、GE、EF、FH線條,我們發現GE和HF的位置根據長對正比較容易找到,但是EF的高度相對難確定,于是我們先根據高平齊找到A點,從而得到AB,再根據寬相等利用同心圓法則找到EF的高度。
將重難點突破后,學生對《機械制圖》練習冊中的作業能夠較好的完成。
4 結語
《三視圖》既是《機械制圖》又是《數學》的教學內容,筆者在數學教學中從三視圖的意義到總結畫圖規則,并運用有效的方法突破重難點,從而破解了專業學習中遇到的瓶頸,樹立了學生學習的信心,突出了數學在專業學習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徐岳燦.對三視圖教學的感悟[J].上海中學數學,2019年第7-8期:14-16.
[2] 徐娟珍.機械建筑類數學(第六版 下冊)[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6.
[3] 果連成.機械制圖習題冊(第七版)[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