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圣東
摘 要: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突破,對應一系列的智能設施以及系統的快速發展,智能的硬件和軟件系統均已經在多個領域取得了廣泛的應用。通過完善基礎建設實施,做好數據處理傳輸的工作,對展示的終端進一步的完善,從而確保智慧校園總體框架模型的順利開展,依托對于數據信息的動態交互,保障信息得到實時處理,深化智慧校園的建設的覆蓋區域和領域,從而促使教育事業不斷的進步和發展。在智慧校園建設中,對于其總體框架模型及其典型的應用有較深的認知,能夠使智慧校園的建設更加科學完善,讓智慧校園發揮應有的意義和價值,從而不斷推動教育體系與模式的改革。
關鍵詞:智慧校園;總體框架模型;典型應用
1 智慧校園的基本概念
智慧校園的建設離不開計算機與信息服務平臺的支撐,通過智能設備與智能算法的軟硬件結合,在校園內能夠為師生提供生活服務、教育科研、資料查閱、個人信息管理等多種功能,能夠促進學校在多方面的管理,使教育模式更加精細化、有序化。與此同時,智慧校園能夠結合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多項新興技術,配合傳感器的信息捕捉,能夠實現多種學習場景和校園環境的監控和調整,能夠完善教學的模式,同時提升師生相互學習和交流的便捷程度。智慧校園建設的關鍵在于充分的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技術,將師生在校園內的多個方面信息以及服務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從而促進校園教育質量的提升,并且極大地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2 智慧校園建設總體框架模型
2.1 校園整體展示與控制模塊
將校園的整體信息進行數字化的展示,通過三維模型來進行虛擬校園的建設。首先可以將學校的整體輪廓以及各建筑進行信息的采集,建立完善的校園模型,然后根據協同校園監控等設備,使管理人員能夠通過在模型中快速的切換不同區域的實時畫面信息,從而對校園的安全防護工作得到加強。再者,可以將數字化校園模型與燈光控制系統與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結合,從而使不同區域的照明和教學實現動態的調控。此外,還可以將學校的基礎設施進行更清晰的顯示,比如學校的電網,下水道管網以及各種空調暖通線路的各項布局與校園整體展示進行結合,能夠使支撐學校運行的設施和服務得到更全面的保障,便于智慧校園的維護和完善。最后,針對地區環境的特點,結合學校的文化和標志性景點,將其信息實現3D全景展示,能夠提升虛擬學校的整體的觀感,使其具有代表性,將校園整體展示表達的更加透徹和清晰。
2.2 數據分析和整合模塊
智慧校園對采集匯總后的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能夠使學校的建設以及各項資源的分配更加合理。可以針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分析,優化各項服務的開展和建設。校園中有相應的一卡通,通過這種校園卡能夠實現就餐、出行、洗浴、購物等各項生活以及學習的需求,對一卡通的數據進行分析,能夠使服務學生生活的多個方面進一步完善。比如對學生使用一卡通在食堂消費的時間段以及消費的金額進行統計和分析,能夠更清楚學生的消費能力,同時根據消費時間段的分析,能夠使食堂更好的準備餐品,保障個時間段的食品供應能力,對于備餐的分量能夠做好動態的掌控。再者,對學生持一卡通進出圖書館和自習室的數據進行分析,能夠更好的了解學生對于圖書館和自習室的具體需求,配合開展線上預約座位等綜合性智慧校園服務的建設,能夠更好的滿足對于學習的各項需求。此外,對書籍的借閱數據進行分析,能夠更好的掌握不同階段的學生對書籍的需求,對于學校圖書館的購書量和書籍種類有較好的指導作用。
3 智慧校園的具體應用
3.1 智慧生活
智慧校園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便利,并且能夠促進校園設備的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比如在浴室設置故障檢測智能申報系統,便于針對設備的問題能夠及時維護;在食堂通過大流量生的品嘗成立智能的食品的評分機制等,能夠促進食堂衛生以及菜品的管理。這些人工智能的應用,能夠使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師生。
3.2 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在課堂中可以實現互動白板等多媒體設施,使老師講授的知識和內容得到更好的吸收和理解。此外,學生的設備與老師的無縫連接,不僅有利于在教學時對內容更好的優化和完善,對于不足之處能夠及時的調整,同時在課堂中所講述的課件以及經典題目與知識,能夠一鍵推送到同學設備中,便于后期的鞏固與學習。再者,智慧教育可以與學生課堂表現以及課后作業完成情況能夠進行實施動態評估和匯總,將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更加直觀的讓老師和家長所了解。
3.3 智慧學習環境
校園中的學生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應對其提供更加舒適、智能的學習環境。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新知識時,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有時并未能充分的進行吸收和掌握,可以將學生學習的知識與圖書館的信息檢索系統進行智能結合,通過學生的管理中心,可以接受到圖書館中相關書籍以及精品課程的推送,這樣使學生學習的知識更加鞏固,并且具有一定的拓展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智慧校園建設總體架構模型進行模塊化的分析和總結,對于每個模塊所存在的意義以及主要的職責進行了全面的闡述。與此同時,梳理了智慧校園在學生生活中的各項應用,通過更加合理的應用智慧校園,能夠獲得更高的教學效率,能夠促進課堂教育水平的提升,同時能夠使學生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適。
參考文獻:
[1] 張成勇. 智慧校園建設總體架構模型及典型應用——以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教育信息化論壇, 2019(2).
[2] 李杰. “互聯網+”時代下職業教育智慧園區建設與應用分析[J]. 中國教育信息化, No.414(3):60-62.
[3] 楊祥來, 馬鳳霞, 喬磊, et al.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國網技術學院智慧校園設計構想[J]. 國網技術學院學報, 2015, 18(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