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田雨 陳芳
摘 要:調查研究發現不同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等特征的女性對母乳喂養的知曉率不一樣,不同的影響因素對母乳喂養認知也有顯著差異。本文研究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的影響因素,針對剖宮產產婦術后存在的母乳喂養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消除不良因素和刺激,提高母乳喂養的成功率。
關鍵詞:剖宮產;母乳喂養;護理
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CITEF)提出母乳喂養是健康育兒的首選。母乳作為嬰兒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對嬰兒智力和體質發育的優越性是任何代乳品無法替代的,乳汁中含有多種抗體和抗感染物質[1]。母乳喂養不僅有利于嬰兒生長和健康,而且還能促進母體子宮收縮,減少產后出血,加速子宮復舊。母乳喂養障礙是指多種原因引起的乳汁量減少,不能滿足新生兒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術后母乳喂養成功率是非常值得研究探討的問題。
1 影響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的因素
1.1心理因素
母乳喂養姿勢及新生兒含接姿勢很重要是主要因素。新生兒含接姿勢不正確,導致產婦心情急躁,喪失哺乳的信心,影響母乳效果。孕婦產前未做好母乳喂養的準備,缺乏母乳喂養的知識,導致不能扎實掌握母乳喂養的技巧,不能理解透徹,這是導致母乳喂養不利的心理因素;剖宮產產婦對手術有恐懼,焦慮,精神緊張,術后因抑郁、疲勞、傷口疼痛、缺乏自信,這就導致產婦機體內催乳素的正常分泌和釋放受到阻礙,進一步影響乳汁的產生和排出,最終導致母乳喂養的失敗。部分產婦覺得哺乳會影響體型,而不能做到有效的母乳喂養。
1.2傷口疼痛
剖宮產產婦術后往往承受著傷口的疼痛,這些疼痛的存在甚至影響到了產婦的正常休息、產后生活和恢復,尤其是對于那些疼痛承受能力較弱的產婦,疼痛嚴重打擊了她們的生理和心肌健康。這就導致許多產婦對母乳喂養產生抵觸和抗拒的心理,不愿意甚至反感,因而能做到及時的按需哺乳,也不能頻繁的給予乳頭吸吮刺激,這就導致產婦機體內催乳素的正常分泌和釋放受到阻礙,進一步影響乳汁的產生和排出,最終導致母乳喂養的失敗。手術中需要用到許多的醫療器械,會與病患的身體器官和血液直接接觸,器械的清潔程度是防止感染的一個重要保證。
1.3藥物、飲食的影響
剖宮產產婦術后需禁食禁飲6小時。術后產婦一般都會采取靜脈輸液治療,產婦擔心靜脈輸液藥物會跟隨血液循環進入乳汁,影響了乳汁的質量,在術后短時間內不給予母乳喂養,從而錯過了刺激初乳分泌的早吮吸的最佳時機,術中出血對身體的一些傷害,術后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產后飲食為流質飲食或半流質飲食,不能及時補充營養。
2 護理措施
2.1心理護理
術前給予她們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術中給她們積極的心理支持,使產婦們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有利于手術的進行,術后護理人員應幫助產婦的保持健康的心態,向產婦及家屬耐心講解心理抑郁的發生原因、結果及預防心理抑郁的必要性,調動他們的警惕心,降低心理抑郁的發生率[2]。指導其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消除不良因素,積極配合護理。
2.2疼痛護理
對于疼痛,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法為鎮痛,其中硬膜外阻滯是產科常用且最為有效的鎮痛方法之一,能夠有效的降低產婦的疼痛感,減輕疼痛應激,協助產婦進行較好的產后休息和體能恢復,告知產婦哺乳時可在大腿上放置一枕頭或采用側臥位,以減少嬰兒壓迫所致的切口疼痛,配合給予適當的護理監督和指導,能夠進一步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
2.3飲食、藥物護理
向產婦說明遵循醫囑,堅持服藥治療的重要意義,講解飲食護理知識,強調煙、酒的限制對控制防治產婦家屬不健康心理的重要性,給予產婦有營養,高蛋白的飲食,多補充維生素和鐵劑。堅持以蔬菜為主,而且還要多吃新鮮水果,減少油膩的食物,每日的飲食也要進行控制,通過適量的運動,減少產婦的心理影響。減輕身體壓力,舒緩呼吸節奏、滿足身體營養需求,為產婦病情緩解提供有利幫助[3]。
除此之外,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產婦對于母乳喂養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生活方式。對于剖宮產產婦,需在手術之前給予正確的母乳喂養知識宣教,讓其有一個提前的思想心理準備。手術之后盡早將寶寶抱給母親,讓其早接觸、早吮吸且時間不應少于三十分鐘,由于傷口及麻醉因素,家人及陪護需幫助母嬰完成此過程,醫護人員需提供正確喂哺知識和姿勢,避免新生兒體重對乳母腹部產生的壓力和摩擦。產婦產后,還需通過地方醫師進行至少三次的產后尋訪,對于有特殊情況的產婦要特殊觀察,醫院產科也要有母乳喂養咨詢電話,最好要24小時全天開通,做到及時為產婦提供幫助,也可提供醫療隊進行上門服務。產婦出院前醫師還需囑咐產婦產后每個月到醫院做一次健康檢查。產婦術后均為意識清醒,在產婦輸液結束后,責任護士及時予以術后宣教,告知產婦如何進行傷口管理,如何注意衛生保健,如何母乳喂養,回去后上肢活動的范圍,何時來院換藥,常規多長時間拆線[4]。不同體質的產婦進行針對性的用藥。
所以,建議護理人員對存在喂養障礙的剖宮產產婦加強重視,在產后護理工作中,充分發揮醫務人員作用,在排除影響母乳喂養器質疾病之后,及時有效的對剖宮產產婦進行正確的母乳喂養宣教與指導。
參考文獻
[1]張曉菁,王謝桐.哺乳期的營養管理[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4):26-28.
[2]張粵濱.行為干預和心理疏導對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和抑郁情緒影響[J].遼寧中醫藥大 學學報,2014(6):222-224.
[3]武萍,郭純全,初玉娟,劉小舟,佟小龍,徐韜.健康教育對母乳喂養的促進作用[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5):115-117.
[4]田儒群.影響剖宮產術后的原因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21):32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