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佩軍
(新疆尼勒克縣中醫醫院,新疆 伊犁)
骨折后的患者容易發生肢體腫脹,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骨折的損傷會導致機體產生大量的炎癥因子,從而出現炎癥反應,其臨床表現就是肢體腫脹[1-2]。本院為提高對四肢骨折后肢體腫脹患者的治療效果,選擇我院收治的270 例四肢骨折后肢體腫脹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其治療方法進行對比分析,探討研究中醫療法對患者四肢骨折后肢體腫脹的臨床療效,具體的研究內容如下。
選擇我院收治的270 例四肢骨折后肢體腫脹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的納入時間為2016 年7 月到2019 年6 月,根據這些患者的治療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135 例,這些患者均愿意參與本次實驗。其中對照組男性71 例,女性64 例,年齡在16~79 歲,平均(39.41±5.14)歲,其中骨折位置在上肢的有75 例,下肢的有60 例;觀察組男性69 例,女性66 例,年齡在16~79 歲,平均(40.11±5.31)歲,其中骨折位置在上肢的有73 例,下肢的有62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骨折位置等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可以進行實驗。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的四肢骨折后肢體腫脹治療,主要的治療內容為囑咐患者臥床休息,適當地對患肢進行運動,但是要保證活動不會對患者造成傷害。定期對患者進行肢體按摩護理,促進血液循環和保持肌肉常態。使用甘露醇藥物治療,使用的藥物為甘露醇注射液(生產單位:浙江濟民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3599,規格:250 mL:50 g),使用方法為靜脈滴注,用量為1 g/kg,1 次/d,治療2 周,如果患者的腫脹消失則停止使用。
觀察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和中醫療法,其中常規的四肢骨折后肢體腫脹治療和對照組相同。中醫療法的治療內容為對患者使用活血化瘀湯、穴位推拿按摩、熏洗敷貼。其中活血化瘀湯的藥方為益母草15 g、白芍藥15 g、丹參15 g、當歸15 g、雞血藤15 g、劉寄奴12 g、澤蘭12 g、赤芍藥12 g、蘇木12 g、懷牛膝12 g、柴胡10 g。使用方法為用水煎服,早晚各1 次;穴位推拿按摩是根據相關的穴位對患者進行推拿按摩,按摩是要先輕后重,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力度進行;熏洗敷貼是指將水煎過的活血化瘀湯的藥渣使用紗布包裹,對患者的腫脹位置進行敷貼,促進患處對于藥物的吸收,一共治療2 周,如果患者的腫脹消失則停止使用。
治療效果:在治療后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檢查,根據對患者四肢腫脹情況的檢查結果將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劃分,主要為:顯著-患者的四肢腫脹情況在 3 d 內開始消腫,并且在治療期間腫脹情況基本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的四肢腫脹情況在3 d 后開始消腫,腫脹情況得到有效緩解;無效-患者的腫脹情況沒有得到有效的消除,或還有所加重。根據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治療有效率進行計算,治療總有效率為顯著率與有效率之和。
腫脹消除和住院時間:對兩組患者的治療進展進行跟蹤統計,根據患者的分組,分別對兩組患者的腫脹消除時間和住院時間進行平均數的計算。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以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對兩組患者檢查情況的對比分析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如表1 所示。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n(%)]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調查分析,對比結果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消腫時間和住院時間都更短(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數據如表2 所示。
表2 兩組患者的消腫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d)

表2 兩組患者的消腫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d)
組別 例數 消腫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 135 3.59±0.69 6.55±1.21對照組 135 6.18±1.24 9.47±1.69 t 6.548 12.364 P 0.001 0.001
四肢骨折是指骨折的位置是在機體的四肢上,骨折是一種損傷性很大的創傷,其對人體的危害程度較大,且還容易引發一些并發癥[3]。四肢骨折是骨科中發病率最高的疾病,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人體的生理結構以及生活方式,使得四肢容易發生骨折[4-5]?;颊叩乃闹l生骨折后會對其身體造成較大的傷害,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導致患者容易產生大量的炎癥因子,從而導致肢體腫脹[6]。
中醫療法是根據中醫理論對患者進行治療,本次實驗中主要對四肢骨折后肢體腫脹患者進行中藥湯劑、穴位按摩和中藥外敷治療[7]。這些方式都能夠調節患者的內部循環,疏通經絡,消除腫脹[8]。
通過對本次研究的結果可以看出,在常規的肢體腫脹治療中加入了中醫治療的觀察組,其治療有效率更高(P <0.0 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從這個結果可以得出,中醫療法對患者的肢體腫脹起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較為快速地將腫脹消除下去。在另外的研究結果中觀察組的肢體腫脹消除時間和住院時間都更短(P<0.05),從這個結果可以發現加入了中醫療法后,中藥的作用可以幫助患者快速進行消腫,減少肢體腫脹對患者身體已經骨折處恢復的影響,減少住院時間,讓患者可以更快恢復。
綜上所述,對四肢骨折后肢體腫脹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入中醫治療能夠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盡快地完成治療,值得在對肢體腫脹的患者治療中推廣使用,增加其治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