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山西臨汾市中醫醫院,山西 臨汾)
骨折一般都是在意外情況下引起的,患者發生骨折,劇烈的疼痛會使患者在一段時間內喪失活動能力。此時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保護患者的骨折部位,防止在移動中發生二次傷害。并主動詢問患者的受傷地點、受傷原因等。發生骨折后,不論是在哪個部位,都會出現骨皮質和骨小梁斷層的情況[1-2]。由于骨折的發生,導致骨膜以及周圍神經、韌帶及肌肉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所以,在初步判斷患者的骨折情況后,保護患者受傷部位,入院后,采用X 射線等方式對患者骨折部位進行復查,確認患者傷口[3]。所以,在對骨折患者采用手術室精細化護理,是否能夠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成為本文的研究目標。選擇在我院進行治療的30 名下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內容如下。
選擇2019 年4 月到2020 年4 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下肢骨折患者30 名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使用隨機分配的方式將所選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15 名。所選患者中,男性19 名,女性11 名,最大年齡為50 歲,最小30 歲,平均40 歲。比較兩組患者其他方面資料如性別、年齡等,發現差異較小(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證明此實驗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過程及目的再告知患者后獲得全體患者的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實驗開始進行。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手術護理,觀察組患者進行手術時精細化護理,主要方法如下。
1.2.1 術前常規準備
手術前了解患者的基本狀況,患者在骨折后,心理上面臨巨大的壓力,一部分由于骨頭斷裂帶來的疼痛引起,另一部分則是對于未知的擔心,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好轉,擔心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健康。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主動講解與骨折有關的相關事宜,了解患者心中的疑惑,為患者解疑。并在日常的聊天中向患者多講述一些治療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在以后的治療中主動配合醫師,提高治療成功率。
1.2.2 體位護理
骨折部位會發生嚴重的腫脹、淤青、淤血。在臨床休息時,需要將患者受傷肢體提高,并給予跟骨牽引,用海綿墊包裹患者腳裸,將其固定。并按時檢查患者腳趾顏色、溫度、足背的脈搏跳動情況,觀察患者有無骨筋膜室綜合征的情況發生,檢查患者足部是否有神經損傷。按時為患者進行按摩,促進血液流通,防止出現壓瘡。
1.2.3 精細化手術室護理
患者在進入手術室前對將要使用的器械進行消毒殺菌處理,降低患者被感染的幾率[4]。檢查器械的完整性,并清點器械、手術需要的器材是否在場。進行手術前,向患者注射麻醉劑,并安慰患者不要緊張,將手術創面的血漬使用滅菌皂清洗干凈,注射麻藥[5]。采用空氣止血儀對患者創口進行處理,為手術提供清晰的視野,并準備好應急搶救藥品。
1.2.4 術中與術后護理
手術后保證固定支架位置,并按時對支架的牢固性以及安全性進行檢測,仔細檢查有無松動、是否發生變形。手術之后將患者病肢抬高20°~30°,并詢問患者是否舒適,當患者感到不適時,將細微之處進行調節,改善患者舒適度。對于患者受傷部位進行調整,保證血液的正常流通,防止因血液堵塞而發生肢體腫脹。告知患者在熟睡時一定保證正確的睡姿。并叮囑患者,不要私自更換臥姿。向患者講解正確的臥姿對于手術治療成功的幫助,發現患者出現不對的臥姿,及時調整。患者在養病期間的飲食需要多攝入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對于蔬菜、水果的攝入量也要維持在一定水平,保證患者維生素以及纖維素的攝入量,防止患者發生便秘。患者養病期間切忌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護理人員需要全責的照顧患者的生活起居,輔助患者飲食以及清理個人衛生。手術完畢后,患者在麻醉狀態下尚未清醒,此時需要給予患者低流量吸氧,注意患者口腔內是否有異物,如果有,立即清理,防止出現堵塞呼吸道的情況。對患者的心電圖、心率、血壓等常規生命指標進行檢測。患者清醒后可以適當調節患者體位,對于患有脊柱損傷的患者不能搖床,劇烈晃動,患者需要在絕對穩固的病床上進行休息。骨折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疼痛感[4]。對于骨折手術來說,需要在手術時多次觸碰骨折傷口,增加患者的痛苦。護理人員在進行工作時不僅需要觀察手術傷口,還需要對骨折固定不確切、傷口感染、神經血管損傷、組織受壓缺血進行注意,上述情況都會增加患者的痛苦。以下有幾種方式可以降低患者的痛苦:(1)受傷之后24 h 內創口附近進行冷敷,熱脹冷縮的原理是局部血管收縮,較少水腫,降低痛苦;(2)受傷之后24 h 內對于骨骼肌等肌肉進行適當熱敷,可以降低骨骼斷裂帶來的痛苦;(3)手術之后將受傷肢體固定抬高,增加血液流通,降低痛苦;(4)對患者進行各項護理工作時動作輕、柔、緩,語言溫柔,力度適中,降低患者的不適感;(5)患者實在難以忍受痛苦時,需要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陣痛藥物進行緩解[6]。
1.2.5 出院指導
患者出院后,需要在出院前預留患者的聯系方式以及住址,方便日后的回訪調查。同時對于身體出現不適的患者,必須叮囑患者進行入院檢查。同時每天需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運動強度適中即可,以微微出汗為最佳,促進血液流通,加快痊愈時間。日常飲食可多側重動物內臟等器官,對于新鮮蔬菜攝入量也要保證在一定水平。骨折患者禁煙禁酒。出院后30 d、90 d,到醫院進行復查,主要確定骨折愈合情況。
對于下肢骨折患者固定手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方法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具體包括骨折患者治療情況、術后并發癥發病率、滿意度及生活質量幾個方面。滿意度及生活質量:以自制問卷的形式進行總分為100 分。
數據處理采用SPSS 19.0 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運用()表示,運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進行χ2檢驗,當結果P<0.05 時,證明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骨折患者的愈合時間、下床時間和住院天數均少于對照組患者,對照組和觀察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骨折患者恢復情況h)

表1 兩組骨折患者恢復情況h)
組別 例數 愈合時間 下床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 15 72.30±3.87 75.29±3.97 96.30±4.19觀察組 15 42.37±2.32 45.85±2.41 68.25±2.50 P <0.05 <0.05 <0.05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在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n(%),
組別 例數 并發癥 護理滿意度 生活質量評分對照組 15 3(20) 75.29±3.97 86.30±4.19觀察組 15 0(0) 95.85±2.41 94.25±2.50 P <0.05 <0.05 <0.05
下肢骨折的骨折類型有很多,比如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頸骨折、股骨干骨折、脛腓骨骨折、髕骨骨折和足部骨折。無論哪一種骨折都會給患者帶來十分嚴重的影響,骨折后給患者生活帶來極大不便[7]。所以對于下肢骨折的患者,采用內固定手術十分適合。由于骨折手術屬于創傷性較大的手術,所以在采用正確的手術方法后,正確的護理方式也顯得尤為重要。該文為了探討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的手術室護理配合方法的治療效果,為臨床護理研究提供參考依據,選取該院收治的30 例下肢骨折患者作為該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30 例下肢骨折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5 例。其中對照組骨折患者配合常規的護理進行治療,觀察組下肢骨折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治療,結果表明:觀察組下肢骨折患者愈合時間、下床時間、住院天數及術后并發癥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患者滿意度及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手術之前需要充分的對其進行周密的安排,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手術時機,手術過程中采用全厚皮瓣,避免過分對皮瓣進行牽拉和反折,使患者更好的恢復[8]。
綜上所述,臨床上為患者進行下肢骨折內固定手術進行治療,為患者配合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進行干預指導能夠有效促進患者術后的康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